真实情境浸润 滋养智障学生青春——以《青春期的情感变化》一课为例
发布日期:2019-04-16   作者:顾华青   

智障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心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由于他们的很多改变略迟于一般学生,且“叛逆”等典型的青春期表现不甚显著,导致养育者倾向于将他们当作“孩子”,忽视了他们的青春期发展。因此,智障学生在面对青春期身心的巨大变化时,羞怯、困惑、无措的心理状态会提升焦虑水平,甚至引发一系列行为问题。

智障学生语言较为匮乏、思维水平受限,较难通过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的理解、感受一般是通过行动传达、在行为训练中达到内化。用身边的真实故事和情境引导智障学生正确理解、合理接受自己的青春期变化,并通过故事分析和情景剧表演的方式,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表达内心,习得恰当的行为,可以帮助智障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针对智障学生的情境创设贵在“真实”,只有符合他们发展水平和表现特点的故事和情境才能有效触发他们的感受、引发他们的表达、激发他们的行动,实现塑造恰当言行的目的。

一、教学资料与资源

《青春期的情感变化》是我校心理健康学科自编教学资料第二册第二章《青春心事》中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从生理、意识和情感三个层面出发,针对智障学生在青春期可能出现的身体、想法、情感的突出变化,给予知识和应对策略上的指导。

本堂课是在完成了“身体变化”“想法变化”两个内容的教学之后,进一步引申到“情感变化”,主要讨论的是智障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后,对于可能出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情况应当如何正确处理。

学校在开展15-18岁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了“情境资源库”,其中包括与青春期情感相关的若干故事。本堂课所有给出的故事和情境假设,就来源于此。这些故事都曾真实发生过,且表现形式区别于一般学生,符合智障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具有针对性,且易于让智障学生理解和分析。

二、学情分析与目标

这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共9名智障学生。通过前期面向教师、家长的青春期问题调查、以及面向学生的观察评估发现,学生当中有3名青春期情感有所发展,个别已经尝试交往,但由于处理方法不妥当,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4名学生尚未出现明显的青春期情感变化,但对身边的同学的情感状况有了解;另外2名学生因程度较严重,青春期情感没有发展,但能够判断行为是否妥当。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青春期情感特点(会对异性产生好感且不稳定),明确应对策略是“谨慎处理不冲动”,并能够运用知识和策略恰当处理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分层

目标

认知

策略

应用

A

理解青春期情感特点

辨析不恰当的行为及后果,归纳对策

分辨自己与同伴的情感变化;组织编排情景剧

B

说出青春期情感特点

辨析言行,理解对策

分辨自己与同伴的情感变化;参与情景剧编排与表演

C

复述青春期情感特点

辨析言行,复述对策

分辨自己的情感变化;参与情景剧表演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出现情感变化之后该怎么办。智障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较弱,需要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具体事件的引出,借由教师充分的引导,引发学生的语言和行动表达。

三、教学过程与步骤

本堂课通过“复习导入—案例探讨—实践应用—整体回顾”四个环节开展教学。先复习之前学的两个“变化”,然后通过故事分析逐步引出三个知识点,归纳出“谨慎处理不冲动”的应对策略。随后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练习使用对策,最后总结回顾。

(一)讨论真实故事,层层递进,明确知识点

本堂课的知识点有:1.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2.这种好感不稳定,容易变,要理解;3.产生好感以后,可能会有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要谨慎。这三个知识点之间存在层层深入的关系。为了指导智障学生切实理解知识点,明确要“谨慎处理不冲动”的对策,教师通过对三个真实故事开展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

知识点

故事

讨论分析

结论

1

“感觉有些不一样”

l 可以吗?

l 你有吗?

是好事

2

“喜欢对象常变化”

l 你理解吗?

l 你有吗?

很正常

3

“围追堵截的追求”

l 这样的行为恰当吗?

l 应该怎么样?

要谨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青春期情感特点与自己的状态比对分析,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辨别讨论,引出应对青春期情感变化的对策。

【教学片段一】

故事引入——学生自述:我和芳芳从小学开始就一起在资源教室里上课,她一天到晚哭鼻子,很烦人。现在,我们都进了纪勋。有一天,老师开了个玩笑,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我忽然发现芳芳笑起来原来那么好看!我觉得自己心跳也快了,耳朵也红了,然后就不由自主地一直想看她。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就叫喜欢……(播放音频)

师:这个男生怎么了?

生:他喜欢一个女生了。

师:哦,他原来就喜欢这个女生吗?

生:原来觉得她一天到晚哭鼻子,很烦人。

师:那现在呢?

生:现在觉得女生笑起来很好看,所以喜欢了。

师:看来,这个男生对女生的感觉发生了变化。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呀?

生:……(害羞地笑)

师:你们觉得他喜欢女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

生:是一件好事。

师:为什么是一件好事呢?

生:证明他长大了,长大了男生就会喜欢女生。

师:非常正确!进入青春期就意味着我们要长大了,而长大的标志除了身体的变化、想法的变化,还有情感的变化。我们情感最大的变化就是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是一件好事!

【教学片段二】

故事引入——教师讲述:有一位女生最近陷入了烦恼。在她的班里有一个男生个子很高、长得又帅,运动特别好,她很喜欢他,每天都会忍不住去看他;可是,她的班里另外还有一个男生,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脾气特别好,又很热心,常常帮助她,她好像也有点喜欢他。她很苦恼,于是她来问心理老师,这样是不是太“花心”了……

师:你们能理解这位女生吗?

1:不能理解,喜欢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2:……可以理解。

师:为什么可以理解?

2:我也说不清楚,可是我喜欢的人也变过,虽然不是同时,但喜欢的时间也都很短。

师:你能具体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吗?

2:就是一段时间觉得有个人的性格很开朗,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有别的毛病,就不喜欢了。然后就喜欢了一个很安静的人,但是又觉得有点闷。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

师:谢谢你的分享。其实,青春期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阶段,身体在变、想法在变,情感也在变,所以,我们喜欢的对象也会跟着变。这种情感很正常。关键在于,对待这种“变化莫测”的感情,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学片段三】

故事引入——动画展示:男生小李喜欢班里的女生小洁,想要和她做亲密的“好朋友”。可是小洁不愿意,于是,小李就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堵”小洁,一定要她也喜欢自己……

师:你们觉得小李的做法妥当吗?

生:不妥当。

师:为什么不妥当?

1:如果被老师知道了,肯定要被批评的。

2:小洁会告诉家长,他会被家长“投诉”。

3:他这样做会让小洁更加讨厌他。

……

师:“喜欢”没有错,怎么做很重要。喜欢一个人,要控制好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情,不能太冲动,不能让我们的“喜欢”变成别人的“麻烦”。如果你是小李,你会怎么做?

1:不告诉她。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关心她、帮助她,让她慢慢喜欢我。

2:告诉她。但是不会强迫她一定也喜欢我。

师:现在的我们,情感还不稳定,我们需要时间去累积“爱”的能力。“对异性产生好感”标志着我们正在长大,长大就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事情要多想一想后果,“谨慎处理不冲动”就是我们长大的证明。

(二)开展情景表演,小组合作,应用对策

经过三个真实故事的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明确应当谨慎处理自己在青春期的情感变化,不冲动行事,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由此,进入实践应用环节,创设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通过编排表演情景剧的方式,演习“谨慎处理不冲动”的应对策略。

教师给出预设的情境之后,先引导学生讨论应对方法,确定“去还是不去”,分析理由,再讨论具体应该怎样表达。然后,由各组小组长分配角色,组织语句,编排剧情并进行表演。教师在旁进行辅助。

【教学片段四】

情境创设——动画引入:小甲和小乙(两人为异性同学)在学校的合唱课上认识,互有好感,加了微信好友。小乙约小甲周六出去玩,小甲不知道该不该去,就来找好朋友小丁求助……

第一小组表演

小甲:我该不该去呢?

小丁:你很喜欢她吗?

小甲:我也不是很确定,有一点好感吧。

小丁:你们两个单独出去好像不太好,万一被老师知道了,肯定要挨骂的。而且,你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去了可能会让人家产生误会的。

小甲:那怎么办,要么就算了。

小丁:那你怎么跟她说呢?

小甲:我就说我不去。

小丁:那好像有点太直接了,人家又不是坏人。就说你有事去不了吧。

小甲:好的

小甲:小乙,不好意思,周六我有事情,去不了,以后再说吧。

小乙:那好吧。

第二小组表演

小甲:我该不该去呢?

小丁:你是要和她单独出去吗?

小甲:看她的意思好像是的。

小丁:这样好像不太好吧。万一她要骗你怎么办?

小甲:那你能不能陪我去呀?

小丁:这样也可以,不过我们都应该先跟父母说一下。

小甲:她也可以叫她的朋友一起来,大家一起玩,比较好一些。

小丁:没错。

小甲:小乙,我要先问一下我爸妈,另外,我能叫我好朋友一起出来玩吗?你也可以叫你的朋友一起。

小乙:哦,这样也不错。好的。

……

由于预设的情境切合实际、真实可理解,因此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自如地表达,他们的大部分语言和动作都是自然流露、即兴发挥的。

四、教学反思与展望

智障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尤其是青春期情感发展引发的行为问题一直是大龄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进入职业教育阶段的智障学生在生理上已经进入青春后期,但心理上有些才刚开始萌芽,他们既有青春的冲动,又缺少应对的方法,情感水平和表达方式也与一般学生有所区别。因此,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从真实的体验出发,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青春。

(一)情境真实,问题具体

智障学生的青春期情感表现较为简单直接,易冲动行事。因此,用符合智障学生发展水平和行为特点的真实故事引导,从他们真实遇到的问题入手,创设相应的情境对学生展开行为后果的分析和恰当方式的演习,可以更好、更精准地提供指导与帮助。本堂课情景剧表演选取的情境来自班级内一名学生的真实情感困惑,通过与同伴一起讨论和演绎,有助于他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研究共性,关注个性

智障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开展青春期教育时不仅要关注智障学生共性的发展,还要关注个性化的问题。在本堂课中,针对是否能够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易变化”这一特点,有个别学生表现出了不理解,尽管在课堂上已经给出了解释,但个别学生仍有可能不理解,因此,在课后仍需要需进一步跟踪。包括对于该班级当中个别学生存在的情感纠葛与困惑,仍需要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指导。

心理健康课关注的是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恰当的行为方式为目标。我们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陪伴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作者单位:徐汇区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