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合到全纳:面向2030的融合教育新视野
发布日期:2019-02-02   作者:特教研究所   

董奇 方俊明 国卉男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残障人经历了被社会排斥、隔离到融合的变迁,残障孩子同样经历了相应的受教育境遇。“全纳教育”的提出,将融合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一般意义上的融合教育的突破和超越,也是融合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残障学生遭遇融合瓶颈

从隔离到融合是特殊教育的巨大进步。然而,残障学生融合教育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在融合教育的边界里,主流社会是“我们”,残障人则被视作“他们”。残障学生要融入主流社会则必须符合“正常化”标准,这个标准便成为阻隔残障学生社会融合的瓶颈。

(一)为“我们”而定的标准将“他们”拒之门外

融合教育是残障学生社会融合的重要前提,它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融合教育的思想基础是“正常化”和“回归主流”,仅仅关注一部分特殊儿童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而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看成是“他们”,是把“他们”融合于“我们”作为目标。残疾儿童能否“回归”到主流社会,需要符合按照正常人“我们”所设定的标准。否则,就只能将 “他们”拒之普通学校门外。

我国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这种符合我国实际的融合教育形式推出后,惠及了无数残障孩子。然而,残障儿童被接纳和安置到主流教育环境中去,既有教师基于班级管理和学习成绩检测的准入条件标准,又有普通学校家长优化孩子成长环境的突出要求,也有校园欺凌在特殊儿童身上的强烈反映。这些都成为融合教育阻隔残障学生的条件和门槛,致使多数残障儿童在随班就读的政策背景下仍然只能待在和主流教育相对隔离的特殊学校中。据中残联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开办特殊学校或在普通学校设置特殊教育班,依然是我国现阶段特殊教育的主流形式,随班就读的推进依然艰难。

(二)进入“主流”学校的“他们”很难成为真正的“我们”

事实上,进入普通学校的特殊儿童,有时难免遭到歧视、排斥、欺凌和冷遇,学习效果不尽人意,随班就读的效果也值得商榷。主要问题在于,我国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还比较薄弱,经费无法得到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编制无法落实,资源教室或中心数量有限且设备设施缺乏,已建成的资源教室或中心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尤其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残障程度和类型的残障孩子而言,随班就读难以满足每一位残障孩子个别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践中,“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现象十分突出,效果有失融合教育初衷。

随班就读推行以来,残障学生不同程度经历过排斥和歧视。有的家长为了确保残障学生能随班就读,甚至不得不全程陪读。例如,横山县一位叫崔鑫的母亲为让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孩子接受普通教育,5年来她陪着儿子上学,学校一度面临较大压力,随着时间推移,崔鑫和儿子才慢慢融入到班集体之中。

(三)残障人被社会放大成为难以包容的“他们”

残障学生即便在学校得到融合,但他们走向社会未必能够真正融合。社会上尽管都很同情残疾人,但真正接纳和包容很难,环境对于残障学生的社会融合存在着巨大阻力。在社会上,“我们”和“他们”也是对待残障人士态度的分水岭。我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结构的社会,人们通常以血缘或距离远近来划分亲疏关系。研究表明,家中有和没有残疾人的市民对于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态度有显著差异。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残疾人的观念还存在不少误区,排斥、歧视残障人士的现象比较常见,真正尊重、包容残障人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残障人和正常人之间仍然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广大残障人士心愿是:有专门的学校接收残疾儿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帮助孩子们康复,还有能够有效解决残疾人就业的窗口,社会不再歧视残疾人群体。

二、全纳教育的历史性突破

随着社会的进步,尽管残障人逐渐被社会接纳,但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无形的标签总是形影相随,即便出于善意而对其特殊“照顾”,有时也难免使他们产生被视为“另类”的感觉。全纳教育思想为残障学生的社会融合创造了历史性突破的契机,无差别原则打破了残障人与正常人之间的阻隔。

(一)无差别原则:打破特教与普通学校的壁垒

全纳教育思想的核心,便是无差别原则所体现的反歧视精神。全纳教育强调关注所有学生,着眼于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位学生,反对以“我们”与“他们”的眼光来区分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学生。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残障孩子本来就是“我们”中的一部分,并不存在“正常化”和“回归主流”的问题,平等享受教育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无差别原则强调:在全纳学校里,不存在谁为特殊者的概念;每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也都有特殊的需求,但每个孩子在享受教育的权利上是无差别的;每一位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每个孩子都是宝”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纳学校里,无差别原则得以充分体现,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壁垒与界限被打破,残障学生的特殊需求最大程度得到满足。同时,无差别原则实质是指每位学生在受教育权利上无差别,在人格尊严上无差别;但在个性化的需求上是有差别的。

(二)同在蓝天下:建立无歧视排斥的全纳社会

全纳教育的理念极富人性化和理想色彩,它深刻反映了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新残障观。“全纳教育”的原则之一,就是以全纳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建受人欢迎的社区、建立全纳社会和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类和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从排斥、隔离、融合到全纳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更高境界来看,全纳教育在我国不仅限于实现残障儿童平等就学的目标,而是要建立一个没有歧视排斥,平等接纳所有人的全纳社会。

有人将全纳教育归纳为接纳(Acceptance)、归属(Belongs)和社区感(Community)(简称ABC)。我们认为,还应当加上发展(Development)和公平(Equity)(简称:ABCDE),其根本宗旨是建立没有歧视和排斥的全纳社会,让同在蓝天下的每一个孩子在一个无歧视排斥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为适应未来的全纳社会奠定基础。与其将全纳教育看作精准的教育模式,倒不如将其看作是美好的教育理想。

(三)融合到全纳:奠定学生步入全纳社会基础

从隔离到融合,再到全纳的转变,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转变,更是人类在科技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对教育的终极价值深刻反省后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特殊教育思想的历史性超越。它标志着当代特殊教育已从慈善型、福利型向权利型、普惠型的方向转变;也标志着特殊教育已不再是个别乐善好施者的义举和点缀太平盛世的摆设,而是人文与科学精神有机而完美的结合,是实现教育民主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由之路。

全纳教育环境不仅使特殊儿童一改在他人怜悯和呵护下饱含眼泪和艰辛,在隔离环境下成长的境遇,使他们充满自信且坚忍不拔地在融合环境中成长,最大可能地发挥潜能,为适应未来全纳社会奠定基础;而且还有助于正常孩子在和残障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学会尊重和包容,养成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和正直善良、勇于担当的杰出人格,成为建设全纳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2030全纳教育新视野:让残障人同样生活得很精彩

展望2030年,全纳教育为残障孩子的融合教育拓展了新的视野,残障孩子同样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同样可以活得很精彩,同样能够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一)以“零拒绝”的全纳姿态,让残障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全纳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残障学生融合教育理念,残障学生成为主流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必须突破“正常化”和“回归主流”思潮的羁绊,还必须突破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进入主流学校的藩篱,以“零拒绝”的全纳姿态,向所有残障孩子敞开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的大门。未来的融合教育不再囿于对残障学生的安置形式和教育策略,而是站在全纳教育的高度,为残障学生社会融合提供前瞻性理念,渗透人文主义精神,形成与人权意识、教育机会平等、教育以人为本等思想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敞开“零拒绝”的大门,平等接纳每位残障孩子,促进正常儿童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共同发展。

未来全纳教育发展最重要的突破口在于有效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填补残障学生和正常学生家庭间的“数字鸿沟”。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和普及的当今社会,可借助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将优质教育资源以“慕课”“微课”等形式呈现给无法到学校就学的重度残障孩子,借助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智能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共同体”,让残障孩子与正常孩子一起学习交流,接受老师辅导答疑,并在虚拟情境中熟悉主流社会,初步建立社会融合的自信心和自强精神,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

(二)尊重每位学生的特殊需要,为残障学生全面提供无障碍条件

残障学生某一方面或许是弱势,但不排除其他方面存在强项。因此,每位特殊学生都值得尊重。学校的职责就是最大程度地发现他们的特长,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包容他们的缺点,倾听他们的呼声,尊重他们的需要,最终实现从“他们”到“我们”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种全纳教育的新理念,对整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会具有重大意义。

全纳教育的实质性变革在于为残障学生全面提供无障碍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只要在校园内,所有场所均应该具有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要全方位满足残障学生的特殊需要。在人文环境上,也应为残障学生营造全方位无歧视、无排斥的良好氛围。同时,又不要对他们事无巨细地处处提供“照顾”,以免强化其自身的残障意识;而应当鼓励他们尽量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强化“我能行”的意识,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

展望2030年,残障将不再成为特殊学生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和正常学生融合的障碍,残障孩子将和正常孩子一起沐浴在公平、和谐的阳光下,在没有歧视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成为人格完善、身心愉悦、技能在身、信心满满的社会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