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学生“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上海市盲童学校  徐洪妹

2016年,中国教育部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视障学生同普通学生一样,面临时代的挑战,同样需要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六大核心素养。上海盲校从办学实践出发,将盲校学生的“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帮助视障学生正视自身障碍,珍爱生命,乐观向上,积极融入社会。

一、   视障学生“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解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健康生活”,主要指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3个基本要点。

(一)珍爱生命

指视障学生知道自身残疾及残疾对于劳动、就业、社交、心理等的影响;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了解医疗、康复知识及最新的科技成就,并能掌握康复技能,运用补偿的理念、方法、技能实现学习、生活、劳动、收集信息的无障碍;养成健康文明融合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健全人格

指视障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观,能够时刻保持自信,坚守自爱,不畏惧未知,能够克服困难;面对诱惑时,能明辨危机和凶险;遇事冷静思考、理智面对,掌握一定的情绪管理技巧,合理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面对挫折,能做到不抱怨,汲取教训,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从容不迫地生活和工作。

(三)自我管理

指视障学生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正视自身障碍,懂得阻止障碍进一步扩大的方法及补偿的手段;能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能合理安排自身的衣食住行,不依赖他人;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二、     视障学生“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

针对视障学生身心特点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点亮心灯”的办学理念:通过医教结合、针对差异的方法,从校园文化、个性化课程和德育活动等三方面的建设来关注盲童的生命的价值,引导他们正视缺陷、乐观向上,珍惜生命;在教育中传递知识、培养技能、挖掘潜能,点亮盲童心中自强不息的明灯,让盲童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看到美丽的世界,让每一个盲童鲜活的生命由“活着”走向“活好”进而升华为“活出价值”,以此来达到教育和培养视障学生具备“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目的,提升视障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重塑校园文化,营造健康生活氛围

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核心素养,我们重点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视障学生的精神风貌。

1. 精神文化方面

加强校风建设。我校提出了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校训:自尊自强、团结向上。校风:博爱自强、求实创新。学风:自强自信、尚学笃行。教风:博爱奉献、敬业创新。我校还创作了校标和校歌。通过师生共唱校歌,学生合唱队的校歌表演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我校还不断加强宣传,让校风有深刻的感染力,使每一位校园人拥有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形成学校集体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

2. 行为文化方面

为了进一步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为师生的行为,学校向全体师生提出了“六个一”行为文化要求。要求教师要做到:一种追求: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一种精神:大爱无私的精神;一种过硬:师德规范的过硬;一种优秀:教育教学水平的优秀;一种一流:教科研水平一流;一种高超:信息技术水平高超。学生要做到:一种追求: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一种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过硬:行为规范的过硬;一种优秀:学业水平的优秀;一种一流:才艺技能的一流;一种高超:信息技术水平的高超。“六个一”的提出,进一步规范了师生的言行,让广大师生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3. 物质文化方面

在物质文化方面,2012年至2013年,通过校安工程和学校修缮工程,重新改建和装修了教学楼、宿舍楼、康复楼等多幢大楼,并对每幢楼进行冠名,赋予深刻的寓意形成独特的校园人文氛围;文脉廊成为我校展现百年办学经历的历史长廊;校史陈列室不仅展现了学校历史历程,更有前辈们和学生的奋斗事迹。文脉廊和校史室建好后,通过参观等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百年办学历程,使文脉廊和校史陈列室变成开展学生德育活动的基地,激发学生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意志。

(二)开发个性化课程,增强健康生活能力

根据我校“医教结合、按需施教”的课程理念,从视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积极构建个性课程体系,主要开发符合视障儿童需求的视功能康复、定向行走、运动康复、言语语言康复、感知觉康复、认知康复、心理康复、社会适应、职业康复、作业康复及保健11门特色课程,完善我校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1. 补偿类课程

如视功能训练、定向行走课。视功能训练课是指通过有目的、系统地训练指导低视力学生学会视觉操作、掌握视觉技巧的一门补偿性课程。定向行走时使学生掌握定向行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借助其他信息或设备行动自如,完成包括学习和生活在内的各项活动,实现生活无障碍

2. 康复类课程

具体包括运动康复,言语语言康复、感知觉康复、认知康复、心理康复及作业康复等课程,主要是借助专业技术设备或康复方法帮助视障学生改善其自身障碍对其生活及学习的不利影响。

3. 功能类课程

也称生活技能课程,指以开展和培养实际生活中重要且必备的活动与技能,并考虑学生本身的能力以及在适应环境上的独特需求来设计的课程。

4. 保健类课程

如眼保健和营养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的眼病状况和发展趋势,教会学生懂得眼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同时要开设一些实用的、有助于学生现在或将来生活的身体保健方面的课程供学生选修;针对脑瘫、癫痫及哮喘等疾病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5. 特长类课程

如歌唱、舞蹈、手工艺、体育等领域,对有一定天赋或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并创造各种展示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创新德育活动,增强健康生活信心

我们确立以“自强不息”精神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帮助视障学生正视自身障碍,勇敢面对困难,不断顽强拼搏,以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态度面对人生:一是制订德育目标和分年级要求,探索“实践、体验、感悟”的德育工作方法和策略;二是多途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三是优化教育网络,开展家长培训,合力加强学生教育。

 

三、     视障学生“健康生活”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视障学生“健康生活”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培养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珍爱生命

通过德育及生活教育课的实践,我校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过去的自我否定到现在的接纳、欣赏自己,不断增强自信心;学会接受不同意见,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每位学生都掌握了视功能训练、定向行走、运动康复等多项康复知识和技术,基本实现了学习、生活以及劳动等的无障碍;通过多种模拟演练,也掌握了各种灾难情况下的逃生技能,通过眼保健、卫生课等,养成了积极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生存技能和生活质量。

(二)健全人格

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以及德育、心理健康等课程的开设,使我校的视障学生较之前更加地自信,能够积极应对各类不利局面,合理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遇到挫折,能够迎难而上,通过合适的方式寻求有效帮助,解决各类问题,能够处理好和同学、老师、家长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并懂得感恩。

(三)自我管理

我校学生通过文化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在自我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80位学生通过努力,考上了华师大、上师大、第二工业大学。在大学生活中,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不依赖他人,顺利完成学业;也有部分毕业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大胆创新,取得了事业成功;还有部分学生在个人才艺特长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如2015年学生合唱队跟随彭丽媛参加了纽约联合国邮票颁发仪式,他们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国内外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我校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开发个性化课程以及开展各类德育活动,使学生在珍爱生命、健康人格和自我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这将进一步激励我校坚持不懈地落实国家有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文件精神,使我校的办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