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数学课程校本化实施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郁若萱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首次将培智学校的数学学科更名为“生活数学”,对培智数学教育设定新的目标:“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至2016年,根据方案,教育部发布了配套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其中《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接受性。培智学校学生要回归社会,在社会中生活,数学的学习就成了他们参与生活的基础。让他们学会实用的数学技能,以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

    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的实用数学课程。2017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又颁布了《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稿)》。纲要中指出:学生通过学习实用数学,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学知识、基本计算技能,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由此可见,生活数学对于培智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培智学校数学教师,学习并准确把握数学的课程标准(指导纲要),根据智障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开发适切的校本教材非常重要;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必须的路径。

一、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2005年,上海市教委出台《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辅读学校课程方案》,2007年教育部出台《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都强调地方、学校对特教学校课程改革的参与、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特教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特教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学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型课程,对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来说,学习有很大困难,但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却有着积极意义。我校根据《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完成了18册数学校本教材的编制。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

1.细化课标

研读课程标准,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形成我们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我们对数学课程方案、标准、指导纲要等文件进行研读、比较、分析,主要依据上海的课程纲要进行了标准细化。对纲要中各个板块的内容与要求逐条进行解读,根据教学经验,分析哪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接受,然后作相应的细化与铺垫,使难点分散;还针对纲要中打星号的内容,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有选择性地删减。删减内容虽然没有在学本中呈现,但在教参中我们建议老师可视学生实际情况,对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2. 定位内容

确定了数学学习标准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将数学各部分知识点排列组合,组织成螺旋上升的学习体系,把某内容的学习定位到某一年级的某一册。内容定位时,我们是以“数与运算”板块为主线,因为该板块的内容最多也最为基础。将“数与运算”板块的所有要求细化好并定位好后,然后再逐一将“数前概念”“图形与几何”“生活中的数学”三个板块的内容相应地匹配进去。在整个的内容定位过程中,注意知识点的安排与衔接,要求连贯并强调知识排列的螺旋递进。此外,我们还注意保证每册教材中至少包含两个不同的板块。

3. 编写学本与教参

经过标准细化,内容定位后,数学组教师以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理念为指导思想,遵循以下原则,分册编写了学本及教参,:

(1)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直观与抽象之间的关系;

(2) 贴合数学课程指导纲要,参考其他各类优秀数学学习材料;

(3) 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

(4) 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以生活为核心;

(5) 注重智障学生的智力和适应行为能力缺陷的补偿;

6)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 试用与修订

在全校范围内试用18册校本教材。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制订分层教学目标、撰写教案、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并实施教学。每位老师每学期需做好5篇精备的教学设计,并将教学实施录像、教学资源素材形成文件包,交由学校学术专业委员会审核,通过交资源库,目前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资源库。经过一年的试用,收集、分析各班数据,撰写试用报告,并邀请华师大教授参与研讨,基于实践对教材做进一步的修订,18学本与9册教参已由人教社正式出版。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对校本课程实施有着极其重要性,我校教研组通过编写校本课程,对数学课程的整体规划能力,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这也促进了大家数学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数学校本课程实施

在数学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根据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着重进行生活化情境教学,即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活化情境,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接受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我们的情景创设更注重以下几点:

1. 教具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运用学生接触得到的、熟悉的生活中的实物,引导他们观察,教师及时捕捉教学的时机进行适时的解疑授惑。

如在教学《轻重》时,我想让学生认识天平秤,并通过观察天平秤的变化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我本来设想是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如苹果、桔子、铅笔、橡皮等进行比较,他们应该能较容易地理解轻重的含义。但在实际授课时我发现他们对天平秤的概念比较模糊,做题时有对有错,而且课堂气氛比较沉闷;BC组的学生甚至有点茫然。于是我想到了学校器材室的跷跷板,学生每天都能看到,而且是经常接触的实物。因此在上《轻重》的第二教时时,我把跷跷板搬到了课堂,学生一见到都很兴奋,我顺势抛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今天就让我们来比比班级里的同学谁轻谁重,大家说好不好?”“好!”随着一声响亮地回答,大家踊跃举手。原本需要花一节课的内容在几分钟之内解决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几轮的活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都能直接说出谁轻谁重了,其他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说说或用手指出轻或重的小朋友。

2. 操作多样化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比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时,我出示图形后让学生找找教室内的长方形,再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通过亲手操作来感知长方形的特点。学生兴趣高昂,然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制作长方形,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再找找家里的长方形,这样层层递进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自己通过操作获得的知识印象也深刻,记忆牢固。

3. 情景故事化

智障学生对直观生动的形象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合理创设故事情境,把学习内容编成简单的生活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数学教学的乐趣,有效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了解到学生很喜欢喜羊羊,所以在教学《上、下》方位概念时,给学生讲了个故事: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是好朋友,它们合建了一幢房子,现在让他们分别住进一层、二层、三层。然后提出问题:谁能说说它们谁住在上面?谁住在下面?学生情绪高涨,抢着回答,而且正确率颇高。

其实生活化情境的形式还有很多。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以生活情境为媒介,以数学知识为内容,以问题解决为主线;让学生经历生活情境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真正地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宝山区培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