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忱
上一篇文章集中阐述了教师要不要搞教育科研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教师需要教育科研。接着就要探讨第一线教师能不能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我的回答同样是肯定的,教师有能力开展教育科研。当然同时需要解决一些观念、方法、技术上的问题。
我曾多次在教育科研的相关会议上提到目前的教育科研活动中存在着“鸡鸭同讲”的现象。对于这个自创的俗语,必须作简单的解释,就是鸡和鸭这是两种不同类的家禽,本应都有其各自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可当这两类都说着一样的话,或是“叽叽叽”“喔喔喔”,或是“呷呷呷”,那一定是一种天下奇观。但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管是课题的选择或是成果的表达,出现太多的类同现象,出现“鸡鸭同讲”,这就是病患。
参加各种项目或成果的评审会,常有这样的感觉,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单位的研究都用相同的或相似的话语方式来阐述其研究内容。如果抹去单位和作者姓名,根本分不清天南地北,张三李四,看到的只是似曾相识的熟脸。此类情况在第一线教师研究中比较突出。主要表现特征:
1.选择课题跟风走:当初“布鲁姆掌握学习法”“加德纳多元智能”等引入国内,充斥于耳的都是布鲁姆、加德纳。而今,“绿色评价指标”“STEM课程”“核心素养”等成为热点,学校的研究又众口一词。
2.立题意义介绍:宏大叙事、上挂博引。即便是日常教育的微观问题研究,都要把领导讲话、文件精神、专家理论全部挂上边。
3.研究内容:扩大内涵、不着边际。明明是日常教育、课堂教学的一项探索,却要从培育时代新人的意义、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远远说起,上升到广阔的研究领域,却离开了本项研究的主题。
4.总结成果:缺乏针对性,无限拔高。把原先很鲜活的实践经验,成功做法硬要上升到原理,形成模式。由于这样的研究,都不是第一线老师擅长的,于是在追求“高大上”的过程中,只能“拿来主义”,学着说领导的话,借用着专家的话,放弃了真实可爱,研究就变成了人人皆知、人人能说的“人要吃饭的真理”。
教师的研究如何定位——解决实际问题是根本。教育科学研究是分类型的,一般认为包括着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等,各类研究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每一种研究都要确定自己的研究功能。有人作了形象的比喻,基础理论研究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是对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的研究,目的是认识真理性;应用研究着重解决“干什么”,是对被确定的理论验证其实施范围,转化成实际功效的研究,目的是解决实践的可能性;开发研究则要解决“怎么干”,是在明确方向、目标、范围等前提下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方法、措施、路径等。
笔者认为,作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等第一线的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多的不是去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也不是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胡乱拼装拿来粉刷门面,而是运用或引用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去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我们的研究对教育理论进行检验、校正与修复。所以,最大量的研究应该定位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层面上。
定准位置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守学校阵地,着重开展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的问题实在太多,教育既要解决自身内部的问题,即找到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制约的规律,同时又要解决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关系与问题。然而越是宏观的问题,全局性的工作,涉及的方面多,因素变量多,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很难掌控,势必增加操作上的困难。
还有,同样一个工作目标,同样一个研究方向,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面对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譬如: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优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基本素养,开展相适应的教育培养;根据学生层次、类别,构建与实施相适应的课程;运用科学的方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等一系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集中问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学校教师所要面临和解决的基本矛盾并不完全一样,分别要研究的问题或所解决问题的重心当然也不一样。
作为基层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也需要思考这些命题,但真要进行研究并最终期望能获得成效的却是以上命题在微观层面上的突破。如:学校管理制度设计、课程整合与实施、师资队伍的改善、教与学水平的提高、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教育环境创设等具体问题的探索。本市一些基层单位搞了多年的研究,却拿不出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原因之一就在此。一心想搞个综合的、整体性的大课题,但囿于缺乏驾驭大型课题的能力,不能很好掌握系统整合的研究方法,对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不够等等原因,最终总结成果时只能东拼一块、西凑一块,马虎塞责,或捉刀代笔,草草了事收场。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教师的科研远离自已的困惑与问题,离开了学校、课堂、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研究而研究,往往是无功而返的。
下面介绍一个范例——
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科研成果“浦东新区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在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有基层学校单位申报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进入全国一等奖。
作为国内第一所招收脑瘫学生集中入学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初期,学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就从调查入手,通过先后两次全面调查,对每个学生的病史、瘫疾程度、认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等逐一记录,积累基础资料。没有现成的课程可以使用,组织老师试着编撰校本教材,在教学中加以完善。没有专业的教师可以引进,与医疗机构合作,专业医生介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十多年的时间里,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始了对脑瘫儿童康复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由于研究的内容就是教师面临的问题,每当通过研究解决了一个问题,教师的信心与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就提升一个台阶。在研究中,学校确立了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两大目标,相继开发编写了以突出“生活适应”为核心的,分别为《沟通与交往》《康复》《心理健康》《生活自理》和《益智活动》五套课程90册教材;撰写了29篇经验总结、37篇研究个案、170余篇教学案例及两本专著;制作了近200多件教具、学具,为脑瘫学生的康复教育提供了重要辅助。最终形成完整的脑瘫学生医教结合的学校教育模式,为中国的特殊教育谱写了华彩篇章。
这个案例可供总结的内容很多,但教师的研究要明确定位,真正让教师在研究中受益却是根本的。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