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心功能 为普特融合提供保障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浦东新区自1998年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以来,全面推进,初具规模。目前,新区安置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中小学校有近两百所,总计随班就读学生千逾名。随着随班就读教育方式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支持系统不断完善,新区随班就读工作得到了飞速地拓展和提升。

基于《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和要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构建了较为有效的管理支持系统,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着随班就读、医教结合等工作,为普特融合教育之纵深发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一、制度先行,理顺管理体系

1.建立管理网络,健全规章制度

近年来,浦东新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面对地域大、学校多、特殊学生多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局基教处的领导下,从组织管理网络的构建着手,建立了区级、片区、基层学校三级管理机制,实施分片区管理以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同时,不断指导、发掘基层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特色与亮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形成互相学习不断提升的格局。

为增强随班就读工作的可控性和有序性,中心研究并调整了基层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工作要求、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下发了《浦东新区随班就读教研活动管理制度》、《浦东新区随班就读生学籍管理制度》、《随班就读学生审批办事指南》、《申请随班就读学籍家长须知》等文件。

2.中心加强指导,基层深化内涵

中心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在巡视走访时,访谈随班就读师生,听随班就读随堂课,评析学生作业作品,查阅工作手册,反馈总体意见与建议,尽力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指导与服务。协助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分析个体对象的发展情况,参与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综合评价,与随班就读教师一起合作、开展工作研究,积极解决学校、教师在随班就读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深入,基层学校不仅完成了基本框架的构建,还进一步深化了工作内涵。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特教教研组在每学期初制订相关工作计划,期中落实并有效开展,并在期末进行总结、反思并考核。还认真构思组织学生层面的各类活动,进行教师层面的课堂教学、个别化制订、个案交流和网络研讨等活动,以期促进探索推广经验,有效提高基层教师的特教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比如,新港中学的随班就读师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展开了“阳光宝贝,炫我风采”才艺比赛系列活动,表现了学校“阳光育人,多元发展”办学理念下的新发展和新成果;顾路中学的两位随班就读同学在“放飞理想”风筝节比赛上大放异彩;泥城中学组织了“水族馆 寻奥秘 东方明珠 看发展”的随班就读学生探索活动;书院中学组织全体随班就读生参观了上海市航海博物馆,孩子们在那里学习打水手结、发莫斯电码,了解航海历史;上南二村小学为随班就读学生举办生日会;万祥学校举行了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展示活动,11位教师精心投入,得到了好评。

二、服务为主,优化工作机制

1.架构网络平台,提高中心工作效率

浦东新区的地域特点决定了特教指导中心的工作量大,分布广,虽然采用了分片区的组织架构实施管理服务,但是在传统技术下,效率仍有待提高。中心为此改版浦东新区特殊教育指导网,作为中心服务与展示的网络平台,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服务与管理的质量,并为各基层学校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随班就读工作的平台。各基层学校均能进入这个专属自己的窗口,及时查看、接收、上传各类信息与公告,了解兄弟学校特教动态,掌握基础的医学知识。中心日常管理工作也依托特教指导网顺利展开。

2.组织多级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开展随班就读工作,不但需要老师有一份热爱特殊学生的情,更需要有一定的特教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此,中心与各级相关部门联系协作,争取各个层级的机会为基层教师搭建培训网络——选送骨干教师赴日本参加为期半月的特殊教育陪训;选送随班就读教研组长参加华师大的市级培训;选送热爱随班就读工作的一线老师参与教发院培训部和特教学校联合举办的区级培训;要求参与的培训者上传下达,开展学校层级的特教师资自培工作;与教研室密切合作,协助随班就读中心教研组开展综合调研及包括网络教研在内的教研活动。中心藉各项举措努力推动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定期考核肯定,激励基层工作积极性

中心每学期根据巡回指导老师走访、观察、了解的各校开展随班就读的工作情况,对其进行考核评估,充分肯定基层学校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做出的成绩。期初工作会议上进行分类表彰奖励,如信息上报优秀集体和个人、康训组织管理先进集体与个人、教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还不定期召开校际交流会,如“随班就读”工作的计划交流、试点学校的特色工作交流、国际专家进驻学校切磋咨询等,并出版了《2014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设计集锦》,以期鼓励和引领参与此项工作的一线教师。

三、部门联动,服务特殊儿童

1.“医教结合”,提供优质康训服务

六年来,中心按照既定目标,每年为260名左右的学生提供康复训练服务,期间认真履行职责,始终坚持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校服务的宗旨,边实施、边改进,不断完善管理服务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康复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中心每年组织华师大、医学会、浦东妇幼保健所的教授专家对康训学生进行康复效果的评测与比照,对整体工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实施方案,保障了每一期的康复训练活动安全、按时、有序、有效地开展。

2.配合其他中心,辐射听障、视障学生

中心除了积极推动区域范围内工作,还配合视障、听障中心完成对视障、听障随班就读学生的指导与服务。

中心在上海视障教育指导中心的主持下,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提供了助视器使用训练、定向行走训练、视功能练习、学科知识补习、心理疏导等几方面的工作,对相关任课教师进行相应的眼病知识宣传工作,针对课堂教学提出改良建议,并对部分家长进行了眼科保健方面的指导。

中心协助听障中心完成了各类制度与职责的制定,包括听障学生的评估制度、应急指导制度、例会制度、巡回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完成了辖区内听障学校走访工作、FM调频系统的调整保养工作;全程参与到新生认定的咨询工作,扩大了听障中心的影响,同时接受各类听障家长(非随班就读学生)咨询;做好政策宣讲、帮助听障学生做好康复与规划;协调帮助解决个别手术患儿的教育与服务。

3.尊重生命,倾情温暖孤残儿童

辖区内的宣桥学校有一些市儿童福利院寄养于当地家庭的的孤残儿童。学校对这些孩子格外关爱,克服了空间场地有限的困难,专门开辟了资源教室。中心对这些特教班的孩子也始终牵挂在心,帮助学校配备了专用的器械和设备,提供了接受专业康复指导的机会;为每次参与康训的孩子提供点心和奖品;联系建平中学、浦东供电局、阿克苏诺贝尔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做方案、订计划,与孤儿们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帮困关系,组织参与了“元旦迎新联欢”“元宵探老联谊”“六一草地结对”“彩虹天使”等活动,使参与活动的各方都受益匪浅。

4.甘做桥梁,支持自闭症康复干预项目

中心组织管理的“浦东新区自闭症干预工作”从2010 9月至今,每年度惠及自闭症学生约55名。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遵循医学介入的原则,积极推行医教结合的训练模式。通过医学的全面测评与分析,一边制订出学生的训练目标,同时让教师直面学生的发育目标,制订设计出与自闭症学生心理年龄相匹配的康复训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请医学专家、教育专家深入训练现场进行指导,同时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交流、培训、咨询、改进策略等综合服务。

5.集结力量,铺设“送教”良性轨道

中心参与管理的“送教工作”在残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集合多方力量,铺设了“送教”的良性轨道。

开学前,送教工作领导小组对新送教的孩子全部进行家访,了解第一手信息,为每位新生找到合适的老师。开学的第一天,送教老师就对孩子们进行生活自理和运动技能的评估,并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制订送教学生个别化教育的长期目标及每月送教的短期目标;送教前老师们精心备课,送教后记录日常干预情况,及时留痕学生成长轨迹。同时,中心定期组织送教老师进行研讨活动,让许多老师从特殊教育的“门外汉”,到能走上演讲台做业务培训,专业素养日益提高,积累了近80篇的优秀教案,40篇个案小结。

目前,浦东新区共有131位需要送教的学生,中心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改善软硬件,使送教上门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让送教的孩子在家里也能平等地享受到教育和教师的关爱。

中心的重点是随班就读工作,而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由于区域大、分布广等原因,需要各部门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需要各校领导老师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们还将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特殊教育的氛围,在条件许可时组建一支由学生、教师、家长、医生等社会各方人士合成的相对专业的志愿者队伍,使爱心与科学相结合,以期支持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使中心工作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