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低年级段听觉言语“医教”康复模式的实践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成旭星*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上海积极启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项目,把医学康复融入到教育康复中。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端听辅设备的日渐普及,使得听障学生的听力补偿达到了最大化;但由于聋校缺乏有效的康复手段和经验,听障学生“听说”障碍依然没有突破。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重文化知识传授,轻缺陷补偿、潜能挖掘,使学生的言语康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构建聋校“医教”康复模式,既是时势所趋,也是针对我校生源变化,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策略和发展特色进行新的定位,使学校特色得到全面落实,提升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为其他类似学校提供可供仿效的范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推广价值。

二、研究概况

(一)概念界定

医教是指康复医学,即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对听障学生的听觉言语进行康复干预,弥补或重建他们的听觉缺失,改善提高他们的听觉言语功能。是指特殊教育,即对听障学生实施教育,使他们成长成材。

康复:是指根据听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等方法,对听障学生的听觉、言语、语言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干预与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听觉言语机能。

模式: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本课题试着将听障学生听觉言语的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提炼、总结并归纳,形成解决听觉、言语、构音中常规问题的最佳方法。

(二)研究目标

通过相关理论、情报、专业医学知识学习与培训,总结我校原有听觉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与经验,借助最新的医学康复手段,重点对聋校低年级段听觉语言教育康复进行实践研究:1.探究适合低年级段听障学生听觉言语发展需求的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有效方法与途径;2.总结、提炼有效的方法并形成可参照的、有效的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模式。

(三)研究内容

1. 积极探究聋校低年段听觉言语医教康复的有效模式;

2. 运用康复模式开展典型个案研究,解决听觉言语中的典型问题;

3. 补充、完善能体现“医教结合”理念的听觉语言康复校本课程。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 准备阶段(20119—201112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的听障学生听觉言语医疗康复及教育最新动态;对听障学生的听觉、言语能力水平进行科学测试,了解整体水平与常见问题及原因。

2. 实施阶段(20109—20128月):主要以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形式开展“医教”康复模式的实践研究。

3. 总结阶段(20129—201212月):主要以经验总结法为主,整理各项研究资料,发表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过程

(一)聋校低年段听障学生的听觉言语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运用不同的工具和量表对听障学生的言语功能、听觉功能、语言功能和学习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

1. 呼吸存在严重问题:几乎90%的学生都伴有胸式呼吸或胸腹联动问题;近70%的学生存在音调异常问题;60%的学生伴有共鸣问题。

2. 听觉能力明显不足:听觉补偿较适的有15人,占总人数的30.61%12.25%的学生处于听觉察知阶段,40.82%处于听觉分辨阶段,24.49%处于听觉识别阶段,处于听觉理解阶段的只占22.45%

3. 语言水平显著滞后:仅2人基本完成词语、词组、句子、短文的理解能力测试,语言水平达到5周岁儿童;3人达到熟练造句阶段,达到3周岁儿童语言水平;2人测试至早期造句阶段,达到2周岁半儿童语言水平。

4. 学习能力亟待提高:用希-内学习能力量表测试,发现优良者占14%,中等(包括中上、中下)的占42%,临界水平或低于临界水平的则占总人数的44%,整体智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智力发展较迟缓。

数据分析:言语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思维与智力的发展水平,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因此,改善听障学生的听觉言语问题,提高听觉言语能力已迫在眉睫。

(二)建立“聋校听觉言语医教康复模式”项目管理机制

1.开展研修,构建人本化的管理机制

1)全园培训,树立医教结合理念:对全体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理念务虚、问题会诊、策略指导,为课题顺利开展出谋献策。

2)组内研修,学习医教结合方法: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专项康复技能培训,学习专业评估、科学诊断、掌握医教康复手段、制定康复计划,实施矫治方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项目研发,探索医教结合成效:积极开展医教结合教学康复实践探究,从教学目标和康复目标两个维度,监控教学过程,检验医教成效。

2.搭建平台,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机制

1)借助网络平台,加强课题过程管理:通过平台及时把我课题进展动向,有针对性地检查课题推进及落实情况,使课题探究活动更加透明、更具实效。

2)借助操作平台,探讨各类医教手段:借助专业操作平台,让教师掌握各项专业康复技能和手段;针对不同障碍,选择有效康复手段,提高康复的成效。

3)借助言语列车,分享同课异构智慧:开发“言语列车”平台,分享自编校本教材、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开展同课异构实践,提高教学康复效果。

(三)构建“聋校听觉言语医教康复模式”实施框架

1. 确立“聋校听觉言语医教康复模式”五项推进策略

构建聋校“医教结合”康复模式是对现行聋校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更能满足听障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其应具有如下五个推进策略:

1)分层性原则:加强听觉、言语、语言三大板块的主、客观评估,给出科学诊断报告;能根据诊断报告对学生开展分班、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的听觉言语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2)针对性原则:根据目标音开展言语训练时,要选择针对性的呼吸、唱音、舌操等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发音方式,提高发音的真确性和清晰度。

3)整体性原则:集体、小组与个别化三种康复训练是一个完整过程。教师上完集体沟通课后,应及时记录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小组和个别化康复教师开展针对性的矫治和强化训练。

4)实用性原则:教师采用康复手段必须是简易、有效、可操作的,能切实帮助听障学生改善呼吸、发声、共鸣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听觉言语能力。

(5) 补偿性原则:充分发挥补偿功能,借助一切技术和手段给听障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康复环境,补偿他们的功能缺陷,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 构建“聋校听觉言语医教康复模式”基本运行机制

3. 开展“聋校听觉言语医教康复模式”实践探索活动

在评估诊断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医学、教学康复手段,对听障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听觉与语言能力。

1)集体医教康复模式

l 理论基础

以医教结合为基础,以听觉康复、言语矫治、语言教学为载体,通过科学、系统的各类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促进听障学生听觉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发展。

l 基本程序

l 教学原则

建立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听障学生的听、说兴趣;教师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兼顾个别差异,给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适当的时候,有选择地使用专业设备,改善听障学生的听与说。

2)分组医教康复模式

l 理论基础

以“医教结合、综合康复”为指导思想,做好集体康复教育和分组康复教育间内容、方法上的衔接,进一步提高分组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l 基本程序

l 教学原则

集体沟通教师真实、客观地记录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矫治的语音、词句;康复教师要根据集体沟通中的反馈,合理调整或修改分组教育康复方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3)个别化医教康复模式

l 理论基础

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实施个别化干预,才能有效促进听障学生的发展。

l 基本程序

医学、教育评估要科学、规范,并有诊断意见和建议;要根据诊断书制定相应的教育、康复计划,并按计划书开展实施,及时记录每天效果;定期做好阶段测试与调控。

四、研究成效

(一)主要结论

1.根据课程设置和学生沟通需求,按声母习得规律调整课程和年段目标,用“医教”理念编写符合听障学生实际言语能力的校本教材是对听障学生实施“医教”康复训练的重要前提。

2.根据听障学生的不同听觉言语康复需求,确定不同年段的“医教”康复目标、内容、形式与方法的操作体系和实施策略,是对听障学生实施“医教”康复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3.对不同听觉言语障碍、不同听觉言语能力和不同听觉言语基础的学生,必须开展科学评估与诊断,采用补偿性、针对性、多样化的实施策略和训练方法。

4.培养和造就一支有职业操守,有专业康复技能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地开展听觉言语“医教”康复的必要条件。

(二)创新之处

1.以“医教”为理论支撑,构建了聋校“医教”康复模式运行机制。

2.以“医教”理念完善了聋校低年段语训校本课程教材和相关配套课件。

3.构建了集体、分组、个别化三种医教康复模式,改善了学生“听说”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形成了几十份典型案例。

4.走出了一条课题研究与培训同步的“研训一体化”教师自培之路,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康复教师队伍,有效提高了教学康复质量,办学特色更显成熟。

(三)学生变化

1.医教康复训练有效矫治了听障学生的呼吸障碍,其中21.95%的胸式呼吸得到纠正,12.20%得到改善;52%的学生言语呼吸功能得到提升。

2.以目标音开展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了学生的语言障碍。56%的学生能用口语与他人进行正常交流,33%的学生言语清晰度得到了明显改善,23%的学生语音、语感得到发展,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能力。

(四)教师成果

近两年,教师的6个课题分获全国、市、区一至三等奖,7篇论文发表于不同刊物;在全国第一、第二届康复技能大赛中,6位教师获1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在2014年全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录像课例评选中,我校选送的两节课获1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学校培养了1名区骨干、2名区骨干后背、3名区希望之星。

(作者单位:闵行区启音学校)

*课题组其他成员:石筱菁、金岚、颜燕萍、赵彩丽、秦胜英、沈晔、邱芳、蒋燕、李燕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