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挂枝头 书香满校园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读《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散文选》时想到的

沈幼生

一天去学校,杨七平校长送我一本新编印的《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教工散文选》。浏览这一篇篇文章,仿佛阵阵书香扑鼻而来,一种兴奋、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其实,这书中的文章在成书前我都已细读过。去年上半年,学校送来一厚叠文稿,希望我帮助做些修改润色的工作。对此,我很乐意去做,因为阅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应该说,聋青技校在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是有其一席之地的。194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创办了这所学校。之后,继任的刘佩琪、戴目都是上海教育界声名卓著的校长。1956年,因在聋人职业教育上取得不俗的成绩,在教育部提议下,学校正式挂牌改为现名。这在当时是全国唯一一所对聋人实施正规、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全国各地的聋人青年争相负笈来上海求学。这所被誉为中国聋人“最高学府”的特教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自强不息、残而有为的聋人建设人才。

我是在1995年到这所学校工作的,当时主持校政的是虞国平校长。虞校长和前任三位校长一样,都有明晰的办学思路,他除了提出要向教学和管理要质量外,还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向教科研要质量。为此,学校明确提出了“学习理论,调査研究,总结经验,以研促教”、“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切其所用,助其成功”的教科研工作指导思想。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研究和教育科研使原来看似单调枯燥的教学工作变得乐趣无穷。教师在教研工作中逐步尝到了甜头,学校的教研气氛日渐浓厚,研究的成果也不断见之于各类教育刊物的版面。1997年,学校把已发表的50余篇文章辑集成书,编印了第一本论文集。至今,学校教师已发表了500多篇文章,编印了6本论文集和2本教学成果选。全校50名不到的专职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都有论文发表。有一年,三位青年教师同时申报中学高级职称,结果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除师德和教学效果好之外,应该说,和教科研成果的丰硕也不无关系。

宋朝朱熹曾有诗云“问渠何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特殊教育较之普通教育,还是一块刚刚开垦的“处女地”,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尚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学校领导认识到,要真正做到育残成才,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好学勤思的书香校园。只有以文化立校,学校才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基于此,校工会和教工团支部发起组织绿叶读书会。取名“绿叶”有这样两个寓意:一是聋生是红花,教师甘当绿叶,不求名利,默默付出;二是就如绿叶离不开泥土、阳光、空气、水一样,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书本和知识的滋养。读书会甫成立,教师纷纷报名参加,连食堂的师傅也不甘落后。读书会推荐优秀书目,让会员在个人研读基础上进行交流,写出读书心得张贴在橱窗里。校刊《青技通讯》除刊载德育、教学、教科研和对外交流的有关信息和动态外,有一个版面专门刊登教工撰写的读书心得及散文随笔。

2006年,在毛康庄校长主持下,学校编印了第一本散文选,用作学生课外阅读的校本辅助教材。全书26万字,分“教师篇”和“学生篇”。“教师篇”这里先略去不赘。“学生篇”的内容有“菁菁校园”、“写山画水”、“青春感悟”三个部分。聋生虽然双耳失聪,有口难言,但他们同样对生活、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我校的小记者团和文学社办的《聋生之音》内容丰畗、图文并茂,很受学生欢迎。许多学生参加市里各类征文比赛,屡屡得奖,一点也不比健全学生逊色。小记者团还曾被评为上海市学生明星社团。去年,已经毕业的小记者盛煥还送我一本她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的50万字的长篇小说《铿锵玫瑰》。可以说,喜欢读书在聋青技校师生中已经蔚成风气。

回顾这一段过程,我觉得今天的聋青技校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书香满园。品读经典,滋养人生,开卷有益,勤笔勤思已然成为很多教师的文化自觉。现在,不但语文教师经常“下水”练笔,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都养成读书写作的好习惯。这本收有130多篇文章、400多页的散文选就是明证。

《教工散文选》由“师说心语”、“他山之石”、“园丁风采”、“书林一叶”、“乐山乐水”、“情思翩翩”这六个部分组成。细读其中每一篇文章,我觉得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学生,爱特教教师职业。这里,让我摘抄书中的几段话:“真正的宝藏不是珠宝,而是人的心灵世界,当仁爱充满我们的心灵时,心灵就是富可敌国的宝地”、“让我们用最美的青春年华来谱写一曲特教园丁的奉献之歌。让‘爱’这个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时时回响在我们朝气蓬勃的校园!让聋生在爱的怀抱中成长”、“作为一名工作在特殊教育园地的教师,我知道自己可能无法用美妙的歌声向学生们传达爱的祝愿,但我可以用爱的教育去浸润学生的心田,帮助他们走上与同龄人一样的幸福人生路”。举其一不举其十。这种充溢在校园里的爱,正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原动力。

至今犹记,当年我曾和教师们一起探讨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我的看法是一个称职的特教教师应该做到“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口能明其言、笔能述其文、手能通其意”。“德能正其身”就是要做到严以律已、身正为范;“才能称其职”就是要勤于学习、学高为师;“口能明其言”就是要思路清楚、出口成章;“笔能述其文”就是要经常练笔、落笔成文;“手能通其意”就是要手语娴熟、交流通畅。从《散文选》中许多文章来看,教师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奏响无声世界的爱之歌”,这是让我们这些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们深感欣慰的。我想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市示范性特教学校、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应该是和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分不开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聋青技校有这样浓厚的教研气氛和文化氛围应该说是和领导的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校长杨七平在当教师时就嗜书成癖、好学深思。当了校长后,尽管事务纷繁,但他还是勤于读书、笔耕不辍。有这样的领导和教师,我相信聋青技校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我期待着读到新的、质量更高的论文集和散文选。

(作者系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