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海特教》叫好
沈幼生
收到《上海特教》(试刊),尽管只是薄薄一本,但我内心充满欣喜之情。作为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近年来,上海的特殊教育也与时俱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多年来让人感到有一丝遗憾的是,偌大上海竟然会没有一份特教刊物,这与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的定位,与上海特殊教育的发展是很不相称的。现在,在广大特教工作者的急切期待和“千呼万唤”之中,《上海特教》终于应运而生了,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自然要举双手为之鼓掌叫好了。
从第一期试刊来看,内容虽然尚嫌单薄,但设置的栏目还是不错的。“高层声音”、“本期聚焦”及时传达了领导机关对发展特殊教育的最新指示,聚焦了特教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兴奋点问题。“特教动态”和“区县传递”为本市特教工作者提供了发布信息、交流动态的平台。“环球了望”、“各地传真”有利于特教同行开阔视野,扩大信息,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相互学习、借鉴的目的。总之,试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今后进一步办好刊物,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做出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上海特教》既然是我们特教工作者自己的刊物,这里就不揣浅陋,提几点看法。
第一, 刊物的定位要准。《上海特教》作为上海的特教刊物,首先要立足上海,要大力反映上海在特殊教育方面的新理念、新经验、新探索、新成果。为上海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发布信息、交流经验、切磋研究提供一个舞台。但是,光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上海还应该面向全国,做到“海纳百川”,全国特教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应该在《上海特教》刊物上有一席之地。刊物的版面应该从现有试刊的19页,增加到48页,使其可承载更多的信息和内容。当然这有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 刊物的内容要实。试刊的内容较偏重于新闻性,以动态报道和工作计划居多。这是需要的。但是作为一份教育刊物,不能不考虑到它应有的学术性,光有新闻性是不够的。我想,每一期都用一定篇幅用来刊登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前瞻性,又注重实践性、可行性的教育论文和经验总结。因为刊物面向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基层的干部和教师,所以刊载的文章应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于那些失之空洞的理论文章、言之无物的经验介绍,尽量不登和少登。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最好每期能精心组织几篇重头文章,抓住当前特殊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或理论阐述,或实例分析,或释疑解惑,使人读后真正感到有所“得”,有所启示和得益。
第三, 刊物的版面要活。试刊的封面设计还不错,但内页的版面安排还略显呆板。其实,所发的文章可长可短,有的动态和信息报道语言要精炼,有时寥寥几语道出事实就可以了。《学校风采》这一栏目大有文章可做。所宣传和介绍的学校不必面面俱到,应该重点展示其办学特色和亮点。和人一样,学校也应该各有其貌,切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除文字以外,可配之以图片。封面、封底和封二、封三可以做成彩页,介绍有关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成果。考虑办刊成本的增加,在所宣传学校自愿的基础上,酌收一些成本费、版面费我认为也在情理之中。
第四, 作者的面要广。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刊物要办好,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一支热心的作者和通讯员队伍。如果刊物既有一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理论工作者,又有广大一线的实践工作者为其作者队伍,为其做智力支撑,提供丰富的稿源,那么《上海特教》能够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刊物,成为特教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应该不是一句空话。
以上几点,仅就管见所及而言,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上海特教》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只要锲而不舍,一定可以稳步而至千里。今天这颗幼稚的小苗,有园丁的呵护和浇灌,也一定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别看现在还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眼前的定是“应日荷花别样红”的绮丽景色。
祝《上海特教》办刊成功,越办越好。
(作者单位: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