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摘要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老校长、老教师谈《上海特教》

沈巧珠(启音学校名誉校长):

我希望在《上海特教》上介绍一些0—3岁、3—6岁的婴幼儿期聋儿康复研究方面的成果,把国外先进的聋儿康复理念引进来。因为0—3岁聋儿语言康复是一个基础,而3—6岁的孩子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

朱凤华(启音学校特级教师):

希望《上海特教》介绍一些关于聋健一体化教育的案例,案例内容可以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沈云裳(原上海市盲校副校长):

办一本上海特殊教育的专刊,这是我们多年来的意愿。卢湾区教育局为上海特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希望《上海特教》要体现上海风格,海纳百川,吸收国内外各种信息,要有“高”、“新”的东西,更要有务实的东西,要体现上海的特色。

许汝元(原上海市聋人中学校长、第五届特教专委会秘书长):

拿到刊物很高兴,我能体会做这件事的艰巨性,希望《上海特教》办成综合性的杂志。纯理论性的杂志读者面不会很广,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从实践中来,然后指导实践,让大家看后有所启发。


群策群力

——本市特教界有关单位座谈会发言摘要

本市特教界各单位有关人员座谈会于045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四聋校会议室召开。应邀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华东师大特教学院、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部分特教学校等单位的有关领导、教师代表及卢湾区教育局领导。与会者围绕怎样办好《上海特教》提出了真知灼见:

梅次开(上海市特级教师):

试办《上海特教》是一件好事,走出了本市特教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是上海特教事业发展的里程碑。长期以来,上海特殊教育没有研究所,也没有专门的刊物,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不相称。我认为《上海特教》办刊要有明确的宗旨:立足本地,服务本地;同时影响全国。在五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1、宣传特教方针;2、介绍特教动态,可以有市内外的,也可以有国内外的一些特教的照片、简介等;3、交流特教经验,展示特教成果;4、宏扬特教精神;5、促进特教科研。我希望《上海特教杂志》办成纯本地的刊物,形成“实在、活泼、前沿”的风格。

办好《上海特教》困难很多,如,刊号、发行、资源整合等问题,但我相信在卢湾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特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特教》一定会越办越好。

缪满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办公室主任):

感谢卢湾区教育局为全市特教事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为了办好《上海特教》,我两点建议:

1、《上海特教》杂志要明确三个定位:一是窗口,进行国内外交流;二是桥梁,构架政府和学校办学的桥梁;三是纽带,成为各类学校之间、家校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

2、《上海特教杂志》要办成综合性的刊物,可设置“政策法规”、“行政管理”、“师资培训”、“教育评估”、“教育教学研究”、“国内外信息动态”、“办学经验交流”、“人物风采”、“学校风采”、“群众呼声”、“家长知音”等栏目。

希望《上海特教》杂志不断积累经验,争取办成有上海特色的专刊。

张福娟(华东师大特教系主任、教授):

创办特教杂志非常不容易,万事开头难,我认为《上海特教》既要吸纳国内外的特教信息,又要吸取其他刊物办刊的经验。上海特教要与国际接轨,华师大对外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可利用华师大人力资源优势,为《上海特教》提供国外特教前沿的信息资料。《上海特教》杂志要为基层老师搭建研讨与交流的平台,提供展示实践、研究成果的舞台。

于素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特教部主任):

在卢湾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上海特教研究所创办了《上海特教》,这是一项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建议《上海特教》的定位、发展趋势要有特色,应有固定专栏介绍特教信息。

董颖苓(上海师资培训中心教师):

希望《上海特级》增设“康复训练”和“工读教育”栏目。

毛爱群(卢湾区教育局副局长兼特教研究所副所长):

市教委把办好上海特教研究所的任务交给卢湾区教育局,卢湾区教育局一定会搭好台,从人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证,努力办好研究所和《上海特教》杂志,为上海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沈之菲(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海特教研究所要把《上海特教》杂志定期办下去。我建议每期杂志由一个区域或一个学校支撑。编辑部人员可采取专兼职相结合固定,另外可邀请一些专家撰稿。

何幼华(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

办好《上海特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目的是给大家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我认为办好《上海特教》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要确立《上海特教》是“我们自己的杂志”的意识。大家要把《上海特教》当作自己的杂志,要从资金的筹措、编辑人员的落实、杂志的发行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大家也可与企业联系争取经费的支撑,我也积极争取从市教委的教育基金中为《上海特教》争取一些经费。二要形成办刊模式,体现前瞻性、先进性的特色。宣传政府决策、展示特教教育教学科研及教育教学实践的成果、关注国际特教动态、报道热点问题;反映特教与家长、社会互动的情况等。三要进行国内外交流与对话。特教工作者可把国外的信息、资料带回中国,也可把《上海特教》主要内容翻译成英文带到国外,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四要帮助上海特教学校总结成功的经验。编辑部专职人员要深入特教学校第一线,了解各校的动态,把基层学校最成功的经验提炼出来。五要组建《上海特教》征订、发行网络。只要大家群策群力,打造《上海特教》的品牌,把它办成特教的窗口,肯定会受到大家欢迎。


校长、教研员、教师谈《上海特教》

沈幼生(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校长):

《上海特教》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卢湾区教育局为上海特教界办了件好事、实事,但也是一件难事。要把《上海特教》办成高质量的杂志我建议:一是面向全国,稿源质量要高;二是扩大版面,从19页扩大为48页;三是作者队伍要广,汇集特教专家、一线的教师、家长等方方面面的精英,打出《上海特教》的品牌。

袁进兴(上海市盲校校长):

怎样办好《上海特教》我提出四点建议:一要面向基层,办成综合性刊物。二要逐步变为正式刊物,重视稿源的质量。三要组建正式的编委队伍。四要争取领导的重视、基层学校的支持。

李冠华(董李美凤康健学校校长):

《上海特教》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信息及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我建议《上海特教》要反映特殊儿童、家长、教师、校长等方面的内容,围绕热点话题进行交流。

王秀娟(普陀区启慧学校校长):

期盼已久的《上海特教》终于见面了,大家感到很高兴、很亲切,试刊中设置的“高层声音”和“两会话题”很好,为我们一线特教工作者提供了信息。

张爱芬(闵行区启智学校校长):

我们上海特教学校需要领头人、领头机构,把大家团结起来,体现海派风格,形成一个氛围、在一个时间内坐下来交流,特教研究所的成立、《上海特教》杂志的试刊,正是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吴晓华(闵行区启音学校校长):

长期以来上海没有特教杂志,卢湾区教育局为特教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寄托了特教老师们的心声,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与探讨的平台。建议《上海特教》杂志成立理事会,经费分散负担,也可以通过搞一些活动相互支持、勉励。

倪美华(南汇致立学校校长):

《上海特教》的经费可以让各校分担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上海特教》这个窗口了解每所学校的发展情况。

姚平(浦东新区特教学校校长):

期刊资金要有保证,但更需要的是打造品牌。栏目设置要集思广益,建议设计一份《上海特教》“征询表”,征集栏目、听取意见。

曹静萍(闸北启慧学校校长):

《上海特教》是老师们的心声,是否能多印一些,学校可以出些经费,让老师们人手一份。建议《上海特教》每期有一个重点,设置“下期预告“栏目,围绕一个热点问题,让老师积极投稿。

赵绵浩(虹口密云学校校长)/王英上南辅读学校)、李宝恩奉县惠敏学校)、沈静芬黄浦区晨光学校)、康宏达松江辅读学校)等学校的校长积极表示:

办好《上海特教》,这是全上海特教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全力以赴,从各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龚惠芳(嘉定辅读学校校长):

搭建多层次平台,做到既有上海特教共同特点,也要有各校特色,最好加上一点国外信息。

朱银珍长宁辅读学校校长)、郭奕敏第一聋校校长):

《上海特教》要围绕课程与教学,尽量满足一线教师的需要。

沈熙民(青浦聋哑辅读学校校长):

《上海特教》既是交流的平台,也是竞争的平台。

施凤静安南阳学校校长)、张洁华宝山培智学校校长):

建议设置“局长论坛”,引起领导的重视。

胡银林青浦区初职校长):

久旱逢甘霖,《上海特教》是上海特教人翘首以盼的杂志,愿她越办越好。

陆振权(浦东新区教研室教研员):

《上海特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建议增加“特教康复” 和“工读”栏目。此外,杂志要规范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开始就把它做规范。

苏金根(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

这本杂志很亲切。教师可以进行学习,也可以相互交流,更能促进特教的发展,这是一件好事,应该办好。建议设“人物专访”栏目。

张秀红(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

有随班就读的学校也应考虑给他们一本,因为普通学校中可看的特教杂志实在太少了。

朱一华(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

有随班就读的普校教师很需要特教刊物,但校领导很少订阅。我们的发行量要上去,一定要让有随班就读的学校也能看到《上海特教》。

邱轶(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

《上海特教》要向正规路上靠。建议设置“热点问题”栏目,做一些有深度的研究。

高茉青(卢湾区康复指导中心教师、巡回指导教师):

我觉得这个刊物办得很好,他汇集了上海乃至全国关于特殊教育方面的信息。如在“高层声音”这一栏,使我们了解了“十五”期间特殊教育事业的总体目标,加强特殊教育的科学研究,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使我们工作有方向,行动有目标。

金洁等教师(淮海中路小学):

刊物中的“聚焦、动态、风采”等栏目,更使我们看到了实在的内容,各区县的特教动态,对我们基层开展随班就度很有益处。她起了一个桥梁、纽带作用,创设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的场所,也补缺我们随班就读闭门造车的现象。

葛秋萍、吕桂英等(师专附小、瑞金二路小学教师):

希望《上海特教》能经常刊登一些“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案例和有关各区县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有效管理、安置和后续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资源教室的开发、运用。我们想通过贵刊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使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本刊编辑部 整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