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异国岁月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盛焕

 

由于父亲工作调动,我有机会在新加坡上了两年的学校。其中最深刻的体验就是过语言关和交际关。

因为出国前没学过英文,在家里突击强化了七个多月的英语,总算通过11月初的外籍学生入学考(英语勉强及格,幸好数学和中文成绩出色),成为了当地一所普通中学的一名学生。

这所学校的生活对我而言是一次考验。因为我是班上唯一的聋哑学生,而我所在的班级又是高手云集的快捷班,压力自然很大。而RESOURCE TEACHER(资源教师)不一定每课必到,这决定了我更多的时候必须睁大眼睛看老师的每一个口型,每一次板书,但因为语言原因,我通常看得稀里糊涂,只能快速地翻词典,几个月不到词典给翻烂了。中考,几门得了红灯,排名在班级最后几名,这对之前在中国总名列前茅的我来说,是个大打击,我自然痛哭了一回。哭过之后,我明白了,我只能靠自己。此时我逐渐摸索出课堂上理老师讲义的经验,加上RESOURCE TEACHER的帮助,慢慢适应了学校生活,也培养了自己超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意识。这样我即使RESOURCE TEACHER不在场,也能理解老师的讲义了。大考,终于考到了全年级第三名,之后保持在全年级前五名内,直到回国。

成绩单让我找回了自信,与健全人的平等交往也让我受益匪浅。甚至入选学生会做宣传部工作,为新生入学仪式设计制作海报,当上调查报告小组组长,带领一群健全同学走访社区,整理成一个个报告……

虽然我与父母一起生活,衣食无忧,但也尝试过打工,给社区当过义工。

我的经历告诉我,聋人其实也能行的,只是自卑和怯懦阻碍了自己才华的施展,导致了聋人的自暴自弃和得过且过。看着外国聋人同学自信的神态和阳光的笑容,看着他们敢于尝试一切,敢于领导健全同学,我感慨万千。

不过,三年国外生活,也有遗憾,就是没能完全融入当地生活,我和当地人仍存有隔阂;我也深深遗憾,就是没能坚持每天看报纸,了解当地生活。因为报纸是迅速了解当地生活的窗口。如果能再次出国读书的话,我一定尽力每天看报纸,多和当地人打交道。

有人问我,毕业后还要出国吗?我的答案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不是想出国就可以出国的,出国,其实不过是到不在中国的学校读书罢了,还要花很多钱,要忍受在异国他乡的孤独。而有回报吗?还不一定。

不过,出国,是将来的必然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人生道路上想尝试的道路。

所以,出国并不神圣。

(作者:聋青技校四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