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进修学前融合教育的简述
支炜
张怡
图:德国不来梅州州长接见来自中国上海的两位教师
伊尔莎·薇尔曼(左一)张怡(左二)德国不来梅州州长(左三)支炜(左四)库伯·缪乐(左五)
上海市教委与汉斯·塞得尔基金会有长期教育方面的合作,并签定了《中德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合作项目协议书》。为了更好了解德国在学前特殊教育方面的经验,提高学前特殊教育工作的质量,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学前特殊教育实践者的交流、沟通,促进学前特殊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合作。经上海市教委与汉斯·塞得尔基金会牵线,在卢湾和普陀区教育局及卢湾区辅读学校、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张怡两位老师赴德国不来梅州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进修(
一、德国学前融合教育概况
(一)德国融合教育的背景
基于德国二战后的历史背景,越来越多的德国教育界人士开始重视对有特殊需要帮助者的教育。起初,德国融合教育的原型来源于意大利。在A.N.Leontjew、Wygotski、Luria、Galperin、Anochin、Elkonin等许多发展学理论专家的理论支撑下,与教会思想不谋而合的Prof. Feuser等专家开展研究,撰写、出版了融合教育的有关书籍,建立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自1983年起,这一理论最初在幼儿园中开始尝试,通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融合教育的成果,德国不来梅州已出版了许多相关书籍,并已成为全德国的典范。
(二)融合教育观念的转变
20多年前,在德国幼儿园中出现障碍儿童时,不少家长持反对的态度。随着社会的进步,配套措施的到位,融合教育得到了政府、社会、家长的普遍认可,在不来梅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每个班级已都有障碍儿童。大家一致认为儿童是有差异的,要尊重每一个儿童,要针对每个儿童发展的不同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最合适的教育。
融合教育开展以来教育工作者已在教育观念上达成这样的共识:1.有特殊需要帮助的儿童应与正常儿童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一起生活、学习;2.有特殊需要帮助的儿童在幼儿园(或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治疗;3.所有的儿童都享有同等的交往权利,教师要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4.教师以儿童为中心,考虑幼儿的需要和发展。
(三)融合教育的含义
Prof. Feuser等专家从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环节、学习关系、学习效果等方面对融合教育进行了解释。
融合教育的含义包括(Integration zu realisieren heißt,daß):
1.所有儿童(alle kinder)
2.所有的教育环节(an\mit einem gemeinsamen
Gegenstand)
3.学会合作(In cooperation miteinander(In cooperation miteinander)
4.在儿童各自的发展水平上学习和游戏(auf ihrem jeweiligen Entwicklungsniveau spielen und
lernen)
二、德国学前融合教育实践
(一)建立融合教育办园体系
德国基督教幼儿日间托管机构联合会建立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的社会阶层家庭的不同类型的幼儿园:
1.从年龄阶段来看:有供8周——3岁幼儿入园的幼儿园,有3岁——6岁幼儿入园的幼儿园;
2.从社会阶层来看:有为平民阶层服务的幼儿园,有中产以上阶层的幼儿园(如,Bremer
Kids);
3.从幼儿园的类型来看:有传统型幼儿园(如,Unser Lieben Frauen),有开放型幼儿园(如,Am Fleet),还有满足有特殊需要幼儿的寄托所(如,Kinderhotel\Kinderstation\Hort)。
(二)创设学前融合教育的环境
德国不来梅州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就是自然、和谐。教师们不仅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然的学习、活动、生活的物质环境,而且还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为障碍儿童和非障碍儿童真正融合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
从物质环境方面来看:
1.室内环境
德国幼儿教育极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这是同德国幼儿园的教育观分不开的。德国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是:1.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 2.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和人进行相互作用。 3.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课程。 由此,德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教育策略,认为教室的布置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1) 教室装修
教室装修的风格突出和谐统一,考虑对绿色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材料选择到设计、实施都注重安全、环保、卫生。幼儿园处处充溢着一种淳朴自然健康向上的清新感,艺术化的环境布置完全是自然物的造化,使儿童置身温馨舒适的环境中。
(2)走廊、室内环境的布置
在室内环境的布置时,把自然的环境引入室内,经常根据季节的变换,节日、教育主题(圣诞节、灯节等)的需要来布置自然的环境。室内的空间悬挂风铃、动物灯饰等学生作品,为孩子创设展示学习成果的空间;在走廊中开设了家园联系园地,为家园双向交流创设了环境。
(3)融合活动的室内场所
在德国不来梅州幼儿园中,通过变化的矮柜、可以移动的屏风,可以放开和收拢的帐篷、可以随时拉开和关闭的布帘,按各种功能来分隔室内活动区,通过空间区隔有意识地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各种区域的功能为他们提供不同活动的操作材料,任幼儿自由选择,通过提供融合活动的室内场所,通过孩子不同的自主性体验,增强孩子运用材料的能力,拓展他们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另一方面,孩子在与他人互动的中,发展了孩子的社会性,为满足幼儿的交往合作需要提供了更多融合的机会。
2.户外环境
户外场地是富有变化的:平地、缓坡、土坑、阶梯、木屋、帐篷、迷宫、树丛,每个角落都是有趣的地方。户外的设施和材料也是极其质朴的,除大型组合式的运动设施以外,场地上全都是可以任由孩子们搬动的废旧材料和自然物,孩子们融合在这宽松的、亲近大自然的学习、活动环境中。通过玩沙、玩水、玩木头等充分接近大自然的各类游戏行为,亲近自然爱护家园注重环保等价值观都会在这里得到体现,发展了孩子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从心理环境方面来看:
创设一个宽松、自然的物质环境是必要的基础,而平等、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对于儿童的学习、活动、生活来说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老师们为孩子创设的心理环境主要体现在尊重、信任和关心上,“尊重、信任和关心”也是德国不来梅州学前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
1.尊重。教师尊重每一位儿童(包括障碍儿童)人格,教师们认同每个儿童选择不同学习、活动、生活方式。在上课或与儿童交流时,教师都采用坐势、跪势,与儿童眼光平视,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儿童。
2.信任。老师相信孩子在能力范围内能独立完成学习、生活自理的任务,给每一位孩子最少的帮助,尽可能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行。(as less help need ,as most on their own。)
3.关心。适时、适当给予儿童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地方,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引导孩子用自已的方式来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形成学前融合教育的模式
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开展,德国不来梅州逐步形成了四种学前融合教育模式:
一是巡回教师模式。由一个巡回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地区特殊儿童教育指导工作,并向第一线的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提供教材、教具以及教学策略。
二是团队教学模式。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室中共同协作完成教学工作。
三是有限的移出式服务模式。根据特殊学生的不同情况,在特定的时间和专用教室里接受物理训练师、言语训练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教师的个别化教育。
四是志愿者服务模式。这是德国特有的教育服务模式,德国法律规定年青人在工作或读大学前必须有一年社会实践的经验,这些年青人自愿为障碍儿童服务。经过培训,协助特殊教育教师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化辅导、训练,并向特殊教育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进展。
从不来梅州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来看,巡回指导教师、专业训练师(咨询师)的介入为融合教育提供了专业性的指导,志愿者参与有了充足的人员保障,满足了特殊学生的需求。团队教学模式发挥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系统合作作用。四种模式的综合运用保证了融合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设置学前融合教育的课程内容
融合教育的课程内容确立以每一位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注重每一位幼儿的多元化智能开发及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位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课程设计充分注意每一教育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与渗透。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有效融合教育内容,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使正常儿童与有特殊需要帮助的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五)提供融合教育中的个别化措施
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比普通儿童更大,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分析,根据A.N. Leontjew儿童发展理论,教育工作者要观察儿童的行为,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和儿童的成长积累资料;同时还要为特殊儿童需要提供适合他们的辅助手段。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
第一,积累个案资料。
老师为特殊儿童积累的个案资料有:1、新生儿出生诊断(病理情况报告);2、2岁前,医生根据病理情况提出需特殊帮助的建议;3、3岁前,医生根据病理情况提出需特殊帮助的建议;4、入园前的家长问卷(在家的各种行为习惯、有何特殊需要等各方面情况、家长背景);5、第一次与家长、孩子见面的情况(一个老师与家长谈话,一个老师与孩子谈话);6、政府公众健康办公室的医生诊断;7、在孩子入园前其他幼儿园的建议;8、家长提供的信息(习惯、注意事项、其他建议等);9、有关各类治疗师的建议、意见;10、入园情况分析;11、半年一次制订目标;12、半年一次小结个案情况,制定下学期目标;13、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职责。
第二,提供人性化的科技辅助手段。
在学习期间,我们看到德国不来梅州教育机构都拥有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每一所幼儿园都从吃、喝(如有食物选择板)、如厕(如有扶手的厕所、换尿布床)、坐(如有特殊坐垫、椅子、踏板)、立(如有站立车)、行(如有矫正鞋、康复车、行走器、楼道电动椅)、教育(如有电子接触交流器、各种特殊的教具)等方面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度身定制了个别化需要的辅助用具。特别是一些专业的特殊教育技术研究机构,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为多重残疾儿童研制教育生活、教育需要的用具,补偿或提升了障碍儿童的残存和潜在的能力。
第三,根据A.N. Leontjew理论观察儿童成长。
A.N. Leontjew→行为发展理论表明人的行为分两种即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
A.N. Leontjew制订的“主要行为”的观念,它可帮助我们推断出儿童发展的阶段。人的发展阶段为(1)感知阶段(出生至4个月);(2)操作期(4个月——1岁);(3)有目的的行为期(1——3岁);(4)象征期(3——6岁);(5)学习期(6——14岁);(6)工作期(14岁以后)
老师们根据A.N. Leontjew理论,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儿童的各种行为,并根据某一阶段的主要行为,了解儿童的经验,了解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老师们针对个体的个案记录,进行情况分析,采取个别化的教育措施。
第四,儿童成长评价。
教师们对儿童的评价有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两方面。一方面,根据政府部门制订的评估量表对儿童的认知、运动、语言、感知、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量化评量;另一方面,根据教育团队中各教育者不同视角综合整理和分析各种资料,形成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整体评价。
此次学习对我们来说受益非浅,我们对德国不来梅融合教育的背景、融合教育开展的总体情况有了大致的印象。这里把我们在德国不来梅州实地了解、体验的学前融合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我们还会将德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先进经验与上海学前特教教育发展的实际结合,形成有上海特色的学前融合教育,为推进中德双方学前教育的优势领域献计献策。
(作者单位: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上海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