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话特教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尹后庆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同样,我们的特殊教育事业也将翻开新的一页。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把握工作基调,走好开局第一步。

浦东新区“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市政府“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精神指引下,在新区残联、妇联等的支持下,通过全区300多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创造了一定的业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赢得了社会的赞扬。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主要抓住了五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重视、加强投资、调整布局、更新设施,有力地促进了特教事业的发展。在“十五”期间,浦东新区政府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达八千多万元。对全区特殊教育布局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优化组合、资源共享。初步形成特殊教育系统化,学校设置均衡化,教学科研网络化,残障儿童接受教育一体化,残障学生发展多元化的新格局。其次,突出中心、抓住主体、送教上门、分类教育,有力地促进了特教质量的提高。这几年,浦东新区初步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辅读学校为中心,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的家庭教学为辅助的多种特殊教育模式,注重实效,讲究质量。第三,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训练、早期教育,有力地促进了特殊教育的早期干预、早期介入。此项工作由康复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协调残联、儿保等有关部门,及时做好残障幼儿的筛查、鉴定、安置及康复指导的工作,使每一位残障儿童的缺陷及早得到补偿。第四,科研引领、行动研究、校本研修、形成特色。几年来,浦东新区基本形成了一支富有爱心、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特教师资队伍,涌现了不少市级、区级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浦东新区特殊教育进行了“生命教育”研究、“康教结合”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等二十多项课题研究。荣获科研成果奖7项,教师发表论文50多篇。初步形成“脑瘫教育”特色、艺体教育特色、“三技训练”特色。第五,建设队伍、发展内涵,有力地促进了特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及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速度。

我们要认真研制浦东新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积极开创特殊教育新局面。浦东新区十分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划,特别要在市委市政府对浦东新区“一个作用,三个区”的发展定位的指引下,在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有利推动下,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科学的、系统的特殊教育新路。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目标,积极打造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特点的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建设好一所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以其为中心,重点抓好“一个中心,四个点”的新一轮特殊教育布局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将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特教教师进行分期分批的专业培训,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康复理疗知识、康复训练技能、心理医疗知识、心理辅导能力。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将进一步挖掘潜力,协调社区、形成合力,全社会共同来关心残障儿童。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未成年残疾人教育体系。主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思想和理论,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要求的特殊教育。

开局之年话特教,我们满怀信心,面对一个个残障孩子的殷切目光,我们要努力、要创新,要让每一个残障孩子及其家长看到希望。让每一个残障孩子今天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质教育,明天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创造幸福人生。这也是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为浦东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能做的应有贡献。

(作者系国家督学、浦东新区社发局局长)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