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盲校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徐征清

 

用知识充实学生,让学生理解生命。在实施生命教育纲要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知识不仅能给视障学生带来光明,更能激发起他们生命中的希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视障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从而使他们肯定自己,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中去,真正地享受生命。

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1.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的可贵。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是描述人性情感的作品。这类作品由于内容、题材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很容易被感染。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又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叙述了假设作者得到三天视力后要做的事情,生动真切地展现了盲人女作家美好纯洁的内心世界。作品强烈渴望光明,充满乐观情绪的文字,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高度热情和对生命意义的顽强追求。她那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高度的艺术文化修养、对理想的热烈憧憬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这些充满激情、充满憧憬的文章,我们有意识地引导视障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内在含义,感悟人间真情从而激起他们正视生命并懂得应当如何珍惜光明,如何珍惜生命,如何对待生命,这种热爱生命的态度尤其值得视障学生学习。

我们还通过对课文作者生平事迹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向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课文中的很多作者尽管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苏轼、史铁生、海伦·凯勒等。教师在讲课时充分利用“旁逸斜出”的方法,对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作比较详细的讲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向这些作者学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

例如:《石缝间的生命》通过对生长在石缝间的野草、蒲公英和松树这三种生命的描绘,揭示它们在生物学、哲学、美学上的意义。

教学中,我们着意地把这种从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示扩展到人类生活,于是石缝间的生命就成了人类拼搏精神的象征并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借此希望人们“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意图,帮助视障学生从中获取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引导学生把发现别人的美作为一种智慧,让学生认识到承认并欣赏别人的美是一种豁达。学会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塑造开放的心灵,是使自己拥有无限可能的前提条件,进而也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

3.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到在珍惜、欣赏自己的生命,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进一步体验生命的快乐。

在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病重并准备放弃生命的琼珊在看到老画家贝尔曼冒雨画在墙上的那一片金黄的叶子后竟然奇迹般地坐了起来,就是这片始终没有凋落的叶子给女画家灌注了生命的力量,唤起了她要活下去的意志和信念,使她最终摆脱了死神的威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他自身的价值

又如《送花》一文,写了亚当夫人两次来访的不同情景。前一次,她“病得走不动”,“孱弱”地“坐在车上”,已到了“活不了几个礼拜”的程度;后一次,她居然“自己开车来”,“病好转了”。亚当夫人正是听从了守墓人的劝告从狭隘的亲子之情中走了出来,精神境界的升华使她意外地恢复了健康,从而变得快乐。《送花》揭示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的道理,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必定也会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对社会的有所贡献才能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

二、积极拓展课堂,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1.创办“感觉”文学社,编辑“感觉”期刊

在阅读教学进行生命意识渗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生命问题题材,促使学生思考生命问题,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如让学生把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写出来,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苦闷忧伤,享受自己的快乐幸福,让学生把写作当作倾吐心声、舒缓压力的“减压”活动。

又如我们创办了“感觉”文学社。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老师予以鼓励,让学生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老师积极收集学生随笔、练笔中的佳作,并将它们辑录成集,名为“感觉”。当学生拿到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感觉”杂志,看到自己的文章时,都喜出望外。由此,很多同学都激发了写作兴趣,踊跃投稿,并热烈期盼着下一期“感觉”的付印。

2.创办“感觉”剧社,排演剧本

利用编演剧本对学生进行体验教学,也是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个亮点。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衰、乐,然后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前提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宽容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共享。

我校的“感觉”剧社已排演了《雷雨》、《等待戈多》、《放下你的鞭子》等剧,参加了长宁区及上海市的各类比赛并多次获得大奖。

三、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在实践中渗透生命教育

每当春暖花开之际,我们带领学生走进绿地、走进公园,手把手教他们触摸植物、品闻花香;每当硕果累累之时,我们带领学生来到田间、来到农家,挖山芋、烧菜饭……通过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与大自然有了亲密的接触,开拓了视野,品味了生活的无穷乐趣,对于生命充满了热爱之情。

盲校中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让学生认真解读和剖析每篇课文中的生命意识,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人生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从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作者单位:上海市盲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