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普陀启星学校副校长郭海瑛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彭薇

 

有这么一位老师,坚守特教岗位18年。熟悉她的人都说,与她在一起,总能感受到师爱的温馨与智慧。市总工会领导在一次评审会上含着泪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实在忍不住,被你感染了”;著名钢琴家孔祥东聆听她的故事后被深深打动,邀请其学生同台演出;作家叶良骏专门为她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我因你而感动”……

她,就是普陀区启星学校副校长郭海瑛。日前,她当选上海新一届“十大杰出青年”,成为本市首位获此殊荣的特殊教育领域老师。郭海瑛说,智障孩子也是文明的创造者。对他们,教师除了献出爱心,还要有闪光的智慧。

敞开心扉融入社会

18年前,郭海瑛放弃到普通学校教书的机会,留在特教岗位;18年后,一同从师范学校毕业的40多名同学中,仍坚持在特教岗位上的只有她一人。郭海瑛说,很多智障孩子内心敏感又封闭,对他们的教育,除了传授简单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心态教育”,即培养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

一天,郭海瑛一口气买下学校门口报摊上所有的《新民晚报》。她告诉一脸愕然的摊主,“想请你给学生们上堂课,讲一讲如何分发报纸,让学生一起动手参与”。为鼓励学生敞开心扉,郭海瑛在学校开设“心理活动课”,先后把收银员、理发师、厨师等各行各业的人请进课堂上课,与学生交流。开始,有的学生遇见陌生人不知所措;但在老师引导下,他们与陌生人交流的欲望越来越强,“你上班前要做准备吗?”、“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郭海瑛还带着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她说,孩子们的生活很简单,往往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但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学生常向老师询问超市情况。郭海瑛就将学校附近超市的场景布局、商品分类等拍成DV,放给学生看;再联系超市工作人员,让学生现场体验。如何使用钞票、怎样辨认食品保质期,有时候一教就是几个小时。去了三四次超市,大部分学生都已学会购物。她还把学生带进饭店学习铺桌布、摆椅子;带进公园教他们赏花、画花、种花等。

智障孩子也有人格魅力

郭海瑛说,教育智障孩子,同样应该致力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初到启星学校时,郭海瑛在班上开了一次特殊的“拍卖会”,还给每个孩子发“见面礼”———“5000元钱”。拍卖价格表上写着:“礼貌500元,诚实500元,爱心1000元,智慧1000元……”有的学生“买下”诚实,认为这是人的立身之本;有的学生“买下”友情,认为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一个小小的拍卖会,蕴含着对“价值”问题的思考,成为郭海瑛寓教于乐的一次成功探索。

《千手观音》播出后引起轰动。郭海瑛买来节目光碟放给学生看,还讲述感人的幕后故事。郭海瑛告诉孩子们:“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同样,你也要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

老师影响下,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乐于助人。学生岳岳在电视台录制节目时,表现出的热情与自信,给导演留下深刻印象,还获邀将参加特奥会闭幕式演出。

“我有一大叠‘精神存折’”

常有人问郭海瑛:“整天和‘傻孩子’们呆在一起,你能得到什么?”郭海瑛说,孩子们给予我的,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我有一大叠“精神存折”。孩子们的点滴举动都能让她欣喜不已:在她生日时悄悄给她买蛋糕;从很远的家里走来,一路捏着一块糖带给她吃;常收到祝她节日快乐、但又满是错别字的贺卡;已毕业的学生偶遇她时伸出双臂和她紧紧相拥……

也有人问郭海瑛苦不苦。她总是笑笑说:“心境不同,生活的色彩也不同。无论在哪个岗位,假如我们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生活就会变得绚丽多彩。”

(文:解放日报   摄影:普陀启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