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社会适应为核心的辅读学校课程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蔡蓓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形态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作为依托于这些领域的特殊教育也获得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轻度弱智学生进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辅读学校的教学对象正逐步从单纯的弱智学生转向以伴有严重行为障碍、语言障碍的中重度弱智学生、脑瘫学生以及缺乏沟通能力的自闭症学生为主。面对这些教学对象,国家制定的适用于轻度弱智儿童的统一的课程计划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辅读学校的课程及教学模式亟待改变。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特殊教育也在课程与教学层面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依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思想,对上海市辅读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力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特殊教育先进思想,符合学生特殊需要的课程体系。

一、        社会适应是中重度弱智教育的核心

西方相关文献中,适应能力在智力落后的定义与教育过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美国智力落后协会(AAMR)1983年、1992年、2002年的定义都强调了智力与适应两个方面的障碍标准。Luckasson(1992)规定了10种基本的适应能力:沟通、自我照顾、家庭生活、社会技能、社区生活、自我决定、健康与安全、功能性的学业、娱乐、工作等。AAMR(2002)对适应行为有如此规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运转需要学会的一系列概念的、社会的和实用的技能。可见,学生能否具备足够的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是辅读学校的课程最需要关注的。

诸多关于特殊教育课程的研究表明,适应能力与学业发展是特殊教育课程设计的两条主轴线,缺一不可。香港弱智学校课程重视培养儿童学习技巧、工作技能与态度、社会沟通、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语文、数学、人文及社会、实用技能等六大学习领域和12门基本科目。邓猛(2004)指出:特殊教育课程不仅应该包括传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更应包含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近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大力发展以生活质量为导向、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与康复服务,提高残疾人自我决定、选择能力,这也是与重视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是一致的。

二、        以社会适应为核心,整体构建辅读学校课程体系

(一)培养目标指向社会适应

朴永馨(1994)认为中度弱智儿童培养目标应该为:全面发展、补偿缺陷、准备进入社会。这个观点载入了1994年国家教委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并以此确定了生活适应、活动训练和实用语算三个方面的训练内容,着重培养中度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在最近颁布的国家《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中也把适应作为核心,着眼点在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在上海市辅读学校课程建设中,希望通过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紧紧围绕着社会适应的核心要求,从低年级侧重于培养家庭生活的自理自助能力到中年级侧重学校生活中的沟通能力,最后到高年级侧重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自立能力,形成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能力体系,达到“成为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的共同目标。

(二)课程体系构建围绕社会适应

辅读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体现特殊教育先进的理念,要以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为导向,以学生的社会适应为核心,体现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教育与康复相融合的理念。课程在考虑弱智学生特殊性的同时,更加重视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共性,鼓励他们对社会主流环境的参与,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在课程中的地位,真正实现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我们依据弱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适应的目标要求整体构建了三大类课程,分别是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补偿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中设置了包含实用语数在内的六门科目,学习步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为他们现实的生活和将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发展性课程设置了五门科目,针对学生独特的发展需求,注重对他们潜能的开发,拓展他们发展的空间;补偿性课程设置三门科目,着眼于学生最可能出现的基本障碍,为他们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与康复训练,帮助他们能够较为顺利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三)课程内容凸现社会适应

辅读学校的课程内容与普通学校相比,还是具有其特殊性的。它是以智力落后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为基础来确定具体课程目标与内容,为他们将来顺利过渡到成人生活奠定基础。因此在低年级段的课程中可能包含了一些普通儿童在自然生活中通过自我探索、模仿、非系统的口耳相传就能够获得的一些知识内容,如基本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感知觉与动作能力,在这基础上,中高年段的课程内容中更多包含对学校生活、对社区生活适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为学生开始步入社会生活提供帮助。在高年级段,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过渡性课程以帮助他们适应即将到来的成人生活,如家庭、社区劳动以及相关的独立生活技能等。

三、关于课程实施的一些思考

(一)课程实施的弹性化原则

辅读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兼顾了弱智学生在学业与适应能力方面的发展,兼顾了弱智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性与差异性,更是考虑到弱智儿童内部存在的差异,突出缺陷补偿与发展潜能之间的结合。我们要考虑到辅读学校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要求课程在实施时更加具有弹性,以适应他们的个别化需要。因此在课程实施时要考虑为学生安排弹性学习时间,让残障程度较轻的学生可以在知识与技能学习上加深加广,残障程度较重的学生可以获得在感知、动作等方面的补救机会,同时也为学校和教师实施个别化的教学留有充分的时间。

(二)处理好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在辅读学校课程整体设计中既包含了综合性的科目,也有分科性较强的科目。学校实施课程时,如何做到既要关注到课程的整合,又要注意课程的分层,这是一个难点。分科教学要尊重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教学中要将必需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分解,体现小步子、多循环的原则,注意课程内容与要求的个别化,同时要注意避免将知识点孤立、脱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在各门科目中合理融合社会适应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与知识内容,并适度进行经验扩展活动。此外,学校应该通过综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整合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并应用于真实的生活。综合性课程不仅有助于真实生活情景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过去、现在的经验相联接,达成有意义的学习。因此,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需要一定的整合,以帮助学生将片段的、零碎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实用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

 (三)探索教育与康复训练的优化组合

目前,在特殊教育研究领域中依然存在以康复为先还是教育为先的争论。有些专家提出辅读学校的课程应以康复训练为主,但有些专家认为单纯的康复训练是一种消极的方式,把学生视为患者,忽视他们是主动发展的个体。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观点上来看,在辅读学校课程构建中,随着教学对象残障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低、中年级段适当增加康复训练的课程比例是符合学生缺陷补偿需要的。但是,我们要避免把康复与教育完全对立起来的取向,而应充分体现医教结合的思想,在关注学科知识教授与生活能力培养的同时,医学评估的介入、专业康复训练器材使用方法以及培养学校康复训练专业人才,同样是辅读学校课程中亟需的。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避免机械的训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康复内容的目标更明确、形式更多样、评估更有针对性。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需要探索康复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寻找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最佳结合点。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