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再现记忆最好的载体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文来杯”赛获奖随感

何立峰(聋人)

 

没有想到我的摄影作品《积淀》获得了2007年“文来杯”上海市师生摄影作品创作大赛教师组一等奖。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手捧证书和水晶奖杯的时候,心潮起伏,不能平静。同事们兄弟姐妹般的关爱、情深意重的祝贺让我感动,虹口区聋协主席、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费锋和聋协副主席沈清以及正奥地利攻读硕士学位的上海聋校学生胡晓姝特地发来祝贺的短信令我兴奋不已。能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榕屏同志合影,我感到十分荣幸。在此,我将参展的体会和获奖的喜悦与大家分享,希望有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人在聋校担任美术专职教师,指导听障学生绘画。学生的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和本市少儿绘画比赛中获奖,还辅导学生获2007年闸北区学生摄影赛集体一等奖我喜欢摄影,摄影有助于我的绘画,反过来绘画又提高了我的摄影水平。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已的专业水平,做好本职工作和辅导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拍照,业余时间参加了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摄影艺术培训北京摄影大专函授班和数码影像技术培训班学习。通过这几年老师面授和摄影实践活动,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学习中我逐步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生活是美好的,但更需要善于去发现它、表现它。我感觉到,绘画与摄影都是艺术,在许多地方是相通的:绘画要构图,摄影要取景;绘画要讲透视,摄影要分层次等。画好一幅画和拍好一张照一样,都要作者去感受美、表现美。过去我学的绘画知识,对我学习摄影是有帮助的;后来所学的摄影知识,对我提高绘画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不少帮助。

摄影家的优秀作品以及他们丰富的创作经验,使我受益匪浅,并从中得到启迪。我经常阅读有关摄影方面的书籍杂志,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并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在我拍摄的许多照片中,自已比较满意的一张是《交流》。我抓拍了一位失聪学生,正用手语与小伙伴“交流”,从人物的眼神、动作以及画面所展现的环境氛围,充分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渴望——要冲破无声世界的屏障,享有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的权利,表达了聋儿的心声。该作品入选上海市残疾人摄影比赛展。这使我体会到,摄影这门艺术,并非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它需要我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用心去把所看到的精彩瞬间拍下来,留下一个生动的图像记载和美好的记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幸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快乐是可以创造的。”这句话用在这里不是非常的恰当,但是,如果可以把摄影比作快乐,那么获奖就是幸福的。对我来说,每次获奖都是意外。听说“快乐摄影的理念”在摄影界中广为认同,那么,在快乐摄影的基础上,如果再多一些认真,根据不同时节不同的主题,给自己布置相应的“作业”,并努力去完成,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参赛也好,做“作业”自己欣赏也罢,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己多了些思考,多了些练习。如果自已没有什么满意之作,那可以在网站或摄影杂志中去欣赏别人的佳作,感受别人的创作智慧,学习获奖者好的技法,发现被淘汰图片的不足之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比较与鉴别中可以提高自已。

回过头说说我拍摄《积淀》的经过。当我用照相机镜头去捕捉七宝的美景胜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用作品去展现七宝镇这座经济强镇、文化大镇、教育重镇的魅力与风采,让更多的人了解千年古镇七宝。我站在像章店前取景时每一个角度都会让我产生强烈的感受:像章收藏小店门前挂的大红灯笼,有点褪色还依旧色彩分明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画像琳琅满目的像章以白瓷为主,又分为单色、彩色,有的外勾金边、绚烂夺目,有的造型别致、多姿多彩……构成一幅内涵丰富而又十分和谐完美的画面。记得40多年前自已的幼儿时期,我天天佩戴着毛主席像章上学,在毛主席像前行礼;那时大人们给我拍的旧照片也常常引起我童年的回忆。如今,我面对此情此景,产生了把它变成影像的冲动……于是我选好了镜头按下了快门,让摄影成为“再现记忆的最好的载体”。

最后感谢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上海站老师、“文来杯”上海市师生摄影作品创作大赛暨展览组委会,为我创造了学习和参展的机会。我知道,摄影实在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参展,仅仅只是入门,深造还须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一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