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我读到的是执着和感动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读《探索·研究·交流——<上海特教>精粹》一书有感

沈幼生

 

这本由上海教育科研基地特殊教育研究所主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探索·研究·交流——<上海特教>精粹》的书籍,我把它放在书架上最醒目的位置,便于自己有空就可以浏览翻阅。

这是一本厚重的大书,说它“厚重”,除了因为它是一本16开本的杂志型书籍,版式新颖、装帧精美;除了因为它是一本篇幅近500页的厚书,卷帙浩繁,大气凝重;更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让人读后得益匪浅。书中按其内容分为“开篇”、“论坛”、“研究”、“环球”、“资料”等栏目。即以“研究”这一部分而言,就囊括了“视障教育”、“听障教育”、“智障教育”、“融合教育”、“自闭症教育”等诸多研究领域。由此也可以看出,上海特殊教育的对象已从原来的盲、聋、弱智儿童的教育逐步拓展到包括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病孩等范围。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特殊教育更是如此。为了因残施教、育残成才,广大特教工作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生态学、神经生理学等多门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通过教育训练、医疗康复、职业教育等多种手段,为残疾儿童提供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赢得成功、融入于社会、自立于社会。这130多篇文章就是他们辛勤耕耘在特教园地里的研究成果和智慧结晶。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特教工作者为造福残疾儿童孜孜矻矻、呕心沥血的爱心和奉献;可以看到上海的特殊教育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重视下取得的长足进步和发展的轨迹。说它“厚重”并非是虚饰溢美之词。

这本书能顺利付梓出版,缘起于上海特殊教育研究所编辑的刊物《上海特教》。四年前,也即20043月,上海特教研究所挂牌后开始运作,随之《上海特教》以季刊形式在众望所归中正式面世。《上海特教》诞生以后,它力求立足卢湾,面向上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为特教工作者搭建一个探索特教规律,总结教改经验,提升教师水平的可供学习、研究、交流的有效平台。我们知道,体现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给残疾人以更多的关爱,给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营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对残疾儿童提供更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上海,作为一个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理应在构建一流教育,包括一流的特殊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特教》在人们的热切期待和千呼万唤中应运而生。难怪刊物一问世,就叫好之声一片,受到广大特教工作者的高度赞誉和热情肯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办刊伊始,就能定位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20043月,《上海特教》呱呱坠地到20077月,《探索·研究·交流——<上海特教>精粹》一书杀青成书,时间虽然只过去短短的三年,但上海特教研究所的同仁就为我们献上了这样一份厚重的大礼。她们从13期刊物所刊载的众多文章中再次沥沙淘金,撷萃存菁,遴选了130多篇文章编成此书,奉献给广大特教工作者。综观全书,如上所述,内容遍及特殊教育各个领域,使各类特教学校的教师都有所借鉴,俾有所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拓宽视野,学习、吸收别国先进的特教理念和成功经验,刊物还专门辟有“环球”和“资料”栏目。书中收录了多名作者分别赴德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考察、进修的文章,读后很有启迪。而如“智力障碍定义的演变”之类的资料,则使读者在对残障概念的界定、残疾儿童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有关残疾人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解读等方面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在翻阅全书时,我就在想:《上海特教》是一本立足于上海,但又面向全国的特教工作者自己的刊物,上海市32所特教学校、1700多名特教教师需要有这样一个刊物来学习、这样一个平台来展示,他们也迫切希望通过刊物听取高层的声音、获得专家的指导、有机会与同行进行切磋交流。应该说,《上海特教》作者队伍的面是很广的,既有上海的,也有外地的;既有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领导,也有特教和普教学校的基层领导;既有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又有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刊登的文章,既有最新的前沿特教理论和动态的阐述介绍,也有可操作性很强的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既有宏观层面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略,也有实践层面的德育、教学工作的方法探微和策略研究……这些反映特殊教育新理念、新探索、新经验、新成果的美文佳作,显示了区域整体推进的丰硕成果,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教师在课改中的真知灼见。有不少文章观点鲜明,材料翔实,文风活泼,颇具启发性和可读性。这本书名为“精粹”,它收入的文章也确实多为上乘之作。从让更多一线教师的研究文稿能够收入本书这一点考虑,编者在衡文选稿时,确定了每位作者只能刊用一篇文章的原则。这样做,难免会有遗珠之憾,有不少好文章只能忍痛割爱。但我觉得它对更多地展示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鼓励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是大有裨益的。

上海特教研究所成立几年以来成果累累,《探索·研究·交流——<上海特教>精粹》只是其中之一。对主管的市教委和卢湾区教育局的领导,特别是对主其事的特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顾爱玉和支炜、曹婕琼、呼琼霞等老师,相信特教工作者包括我都是怀着深深的敬重之情的。她们以真诚无私的爱心,坚定执着的追求,心系特教事业,情牵残疾儿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了保障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利,彰显他们生命的价值,让缺损的生命经过教育与康复焕发出勃勃生机,让缺萼的花朵也能在春风雨露的滋润下粲然开放,她们创办《上海特教》杂志,开通《上海特教在线》网站,组织特教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和成果评审,在组织交流教改经验、推广特教科研成果、搜索分析情报资料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有口皆碑的。在这本书中,我读到的“感动”,大而言之,是为广大特教工作者;小而言之,是为特教研究所的几位同仁。她们这种献身特教、甘于奉献,追求卓越,勤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借此机会,我冒昧提出一个建议:《上海特教》应该有一个固定的“人物”栏目,以介绍这些特教精英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

《探索·研究·交流——<上海特教>精粹》一书折射出的是上海特殊教育的精彩、上海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精彩。我们期待着并相信《上海特教》将会给我们奉献更多的精粹和精彩。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年聋哑技术学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