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鸿嫣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对祖国对家乡尽责任。视障学生在家庭中属于独生子女的也很多。特别是全盲学生,因为看不见,所以在家往往娇生惯养,父母几乎包办了一切家务,学生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含辛茹苦,更不会想到感谢父母之爱;在学校,优美的校园,良好的设施,耐心的教师无时无刻不在为视障学生服务,但是优越的条件却让有些视障学生不懂得珍惜,觉得对我好是应该的。不仅如此,由于视障学生长期以来受到了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与帮助,久而久之造成有些学生在心理上把他人的给予和关爱当作一种理所应当,缺乏关爱他人之心。
如何在盲校开展感恩教育呢?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因为视障的缘故,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大多只局限于学校和家庭,所以我认为对他们的教育就要从他们的身边开始,我以学校倡导的“社会给我们千份爱,我们还社会一颗心”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在不同年龄段开展不同的感恩主题教育。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视障学生,刚刚脱离幼儿园,来到陌生的环境。他们还比较依赖父母,在这一阶段父母仍然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培养对父母之爱,是感恩教育的基础,也是为人孝道的根本。在每年“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时,我都会开展“今天我当家”的系列活动。从简单的为父母做一件好事,给父母写一封信,到让学生回到家中扮演父母的角色做小当家,跟着父母去菜场买菜,回家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和父母一起处理一些日常琐事来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学生们在这些互动活动中,感悟到要体谅父母,关爱父母,从而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也从活动中发现了孩子的成长,惊喜于孩子的转变。很多家长在事后的家校联系册中感慨于第一次听到孩子的谢谢声,感动于第一次看到孩子把茶端到自己面前。
到了中年级,除了父母以外,学生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活动圈子。老师、同学,就在身边,却常常被忽视,学生的心中只有自我的世界,以我为重。根据这一情况,我以“爱学校”的系列活动为主,以“手拉手,结对子”为辅,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例如:在“珍贵的盲文书”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利用学校资源,带领学生参观盲文印刷厂,让学生了解所用教科书的来历。在活动中,低视生向盲生叙述所看到的,盲生可以把摸到的盲文点字的内容告诉低视生。又如:在“辛苦了,尊敬的后勤老师”活动中,我组织学生与学校后勤人员结对子,和食堂师傅一起洗菜,和学校采购员一起购买用品,到木匠房体验木工活,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让学生知道学校中的一草一木、用的水电、师生的用餐、桌椅的维修保养等日常工作都是后勤人员辛勤劳动换来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之间不仅互帮互助,弥补了彼此之间的视觉差异,加深了彼此的关心,而且从身边的点滴开始,让他们体会到身边的不起眼处都包含了很多人的心血,以此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
高年级的学生心智各方面较成熟,他们的感恩教育可以从身边走向社会。学生作为残疾人接受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怀,那么是不是永远只能作为一种弱势群体被对待呢?这时我的感恩教育又进一步上升到关爱社会这一主题。作为残疾人,是不是也可以尽自己的所能去关爱身边更需要关爱的人呢?残疾人也可以在帮助他人的活动中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我结合重阳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敬老院看望孤老。在敬老院里,学生献花给爷爷、奶奶们,一起为爷爷奶奶唱歌、背唐诗、跟爷爷奶奶聊天,让各位爷爷奶奶能感受到盲童的一片爱心、孝心。望着爷爷奶奶们的笑脸,听着爷爷奶奶们的感谢声,对学生的触动也很大,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关爱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也体会到尽管眼睛有残疾,但我们的心不残疾,也可以“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关爱身边每一人”。
众所周知,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学习积累过程,不是单靠几个活动就能解决问题。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教育,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个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把视障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贯彻“针对差异、按需施教”思想,为提高他们的素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而努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盲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