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辅具配置的探究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陈庆
  

 “生命阳光馆”,这个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设立的残疾人馆,以及同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残疾人和老年人辅具展,都展出了大量的高科技含量辅具,如可升降的洗手盆、无障碍边进式浴缸、多功能坐式水疗缸、移位升降机、智能沟通认知训练仪、低视力辅具、盲用电脑等等,辅具已随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医疗、康复、教育教学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通过先进的技术,采用医教结合的手段,改善学生的残障情况,补偿缺陷,开发潜能,提高残障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上海市教委于20078月颁发了《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沪教委基【200747号,以下简称“装备标准”),2009年实施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更是明确提出了“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的目标,强调了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装备标准”要求,创设有利于残障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装备与辅具

课程、装备、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而装备在当今课改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什么是装备?装备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除房舍、场地、绿化外的所有配套设施与设备。如,卫生保健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康复设施设备、行政办公设施设备等等。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装备的核心是教学和康复设施设备。

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是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学与康复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特教学校开展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教学与康复设备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辅具的配置和使用。何谓辅具?简单地说就是辅助器具。美国辅助科技法对辅具下的定义为:“指任何一个(种)产品、设备或系统。不论是现成商品、经改造或特别设计,其目的是用来增加、维持或改善身心障碍者的能力。”由此可见,辅具不一定就是指经过设计的高科技产品,只要是可以增加、维持或改善身心障碍者能力的任何器材都可以称为辅具。

二、辅具的分类

至今国内外对辅具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科技含量分类

按照科技含量分为高科技辅具和低科技辅具。一般而言,将易制作、易取得且低价位的辅具称为低科技辅具,如,拐杖、沟通簿等,反之,制作复杂、包含一定科技含量且高价位的辅具称为高科技辅具,如,电动爬楼车、电子式电脑语音沟通设备等等。

2.按应用范围分类

按应用范围可分为通用辅具和特殊辅具。通用辅具是指可应用于不同情境的辅具,如,摆位椅。特殊辅具是指为了某一特定功能应用而设计的辅具,如,助听器等。

3.按功能分类

按功能可分为十大类,分别是,摆位辅具、电脑使用辅具、环境控制辅具、沟通辅具、听觉辅助系统、视觉辅助系统、行动辅具、电脑辅助教具、休闲及娱乐辅具、日常生活类辅具。

4.按设计的目的分类

根据辅具设计的目的可分为:辅助类辅具、复健类辅具和教育类辅具。辅助类辅具主要是协助使用者完成某项功能活动的辅助器具,通常用于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袜器。复健类辅具主要是协助使用者学习复健技能所需的器具,如,站立架。教育类辅具主要是协助使用者学习并与教育相关的辅具,如,蒙氏教具等。

5.按辅助程度分类

按辅助程度分为最小辅助辅具和最大辅助辅具。最小辅助辅具用于扩增原有能力。如,助行器,最大辅助辅具则是用于取代原有能力,如,义肢等。

另外,辅具还可按照设计规格化程度、使用者所需技能、软硬件特质等进行分类。

三、辅具配置的原则

1.合理性原则

每一种辅具都具有其基本功能,如,踝关节训练器是用于踝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的辅具,因此,在辅具配置时首先要了解辅具的功能、适用范围、适用年龄等,做好切实可行的配置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配备,充分发挥辅具的效能。

2.适切性原则

辅具是用来增加、维持或改善身心障碍者能力的器具,在特教学校中辅具的配置必须遵循适切性原则。要从盲、聋、弱智、脑瘫、自闭症等不同残疾类型和不同年龄阶段残疾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进行辅具的配置。避免出现不顾残障学生的特点以及特殊学校的教育与康复训练实际需求进行配备的现象出现,如,没有重度脑瘫学生却配备了重度脑瘫的康复辅具。

3.规范性原则

特殊学校中配置的辅具应符合国家相关系列产品的标准要求,同时,符合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和结构的一般要求,为保证教学和康复的效果,既要考虑辅具的数量、质量和功能的最优配置,其技术指标也要力求符残障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安全、环保、卫生的要求。

 

四、辅具配置的实施

(一)让“装备标准”成为辅具配备的指南

“装备标准”中对辅具的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辅具的名称、规格要求、配置数量等等,这些要求操作性强,可以帮助特教学校的教师购置辅具时有章可循,使辅具真正意义上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学段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康复需要。

根据“装备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配备的辅具包括:语训器具、运动康复器具、感觉统合器具以及在个别化训练中对学生进行感知觉、认知、精细动作、情绪等方面的训练用具。

1语训辅具

语训辅具是对学生进行听力和言语训练的器具。包括言语治疗、语言康复以及听觉干预等辅具。如,言语语言综合训练辅具、模型、图片、言语训练用镜、辅助语言交流的交流板等等

2运动康复辅具

运动康复辅具是对以脑瘫为主的肢体障碍学生进行大小肌肉训练的器具,主要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两大类。

物理治疗辅具主要用于对具有粗大动作障碍的学生进行训练的器具。如,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强上肢肌力的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借助上肢帮助进行步态训练,矫正行走中的足外翻、髋外展,增加行走的稳定性的平衡杠(配矫正板);脑瘫等站立功能障碍者站立训练的站立架等等。

作业治疗辅具主要用于对具有精细运动障碍的学生进行精细动作训练的器具。如,用于对手指屈肌痉挛和挛缩畸形的学生训练的分指板;用于偏瘫、四肢瘫等功能障碍学生进行协调性训练的插板等等。

3感觉统合辅具

感觉统合辅具主要用于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本体觉施以刺激,以促成中枢神经形成有效感觉组合。进行触觉训练的有按摩球、平衡触觉板等等;进行平衡、本体觉训练的有:脚步器、平衡木、晃动平衡板、滑梯与滑板、蹦蹦床、阳光隧道等等。

4个别化训练辅具

个别化训练辅具主要针对智障学生进行感觉、认知、精细动作、情绪等方面的训练器具。主要包括感知训练辅具、认知训练辅具、精细动作训练辅具等等。

1 感知辅具包括了声、光、色、触觉训练等各类辅具(含玩具)。

n    听觉训练辅具:提高听觉敏锐力(接受和辨别各种声音的能力)的辅具。如,响铃玩具、各种乐器、听觉筒。

n    视觉训练辅具:提高视觉敏锐力的辅具有:色板、放大镜、人的表情画等等;提高视觉的协调性与追踪能力的辅具有:万花筒、手电筒等等;提高视觉的形状辨别能力的辅具有:带插座圆柱、棕色梯、长棒、拼图板等等;提高视觉的形象-背景判断力的辅具有:照片、立体图书等等;提高视觉记忆能力的辅具有:走迷宫、录像、照样串珠、剪纸等等;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辅具有:插棒板、积木、钓鱼等等。

n    触觉训练辅具:提高触觉辨别能力的辅具包括触觉板、神秘袋、温觉板等等。

n    嗅觉和味觉训练辅具:嗅觉筒和味觉瓶等等。

2)认知训练辅具包括益智训练器具和数、形训练器具(含玩具)。

n        益智训练辅具:主要用于智障学生发展观察、记忆、想象和发展比较、分类、配对、排序、判断等思维能力。如,配对辅具、排序辅具、拼板辅具等等。

n        数、形训练辅具:主要用于帮助智障学生形成数、形等概念。如,数棒、拓印数字、串珠、小数架、塞根板等等。

3)精细动作训练辅具:主要用于对精细动作的训练,如,拧螺丝、老鼠吃奶酪、打桩桌、穿衣板、写字板等等

二)按照“基本必配,按需选配”的要求进行配备

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充分调查研究后,根据残障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保证达到聋校、辅读学校教学基础要求的同时,装备标准加强了对学生康复训练的辅具的配备要求。在装备标准中分设了“必配”和“选配”两种配备方法,既确保教学和康复的基本必需,又可供学校个性发展,自主选择。各特殊学校应首先满足基本必需的配备,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配备的标准,避免“超标而不达标”的现象出现。

(三)辅具既可是现成的商品,也可是自制研发的教具                  

在近几年的特教学校(机构)装备调研中发现,各特教学校比较热衷于购买现成的设备,老师的自制辅具不多。诚然类似于运动康复辅具和感觉统合辅具由于专业化训练的要求,老师一般不能自制,但如语训辅具、个别化训练辅具中有不少教师可以自制,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及时调整和更换,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如,中重度智障学生在烹饪课中不能正确运用平刀法批出厚薄均匀的肉片和鱼片,成品都是一头厚一头薄,不能达到规范的操作要求,针对学生在批肉片和鱼片上存在厚薄不均匀的现象,教师设计自制的“平刀控制器”就解决了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平行运刀的问题,使成品的厚薄达到了均已一致。

如,脑瘫学生要把字准备地写入田字格有不少困难,教师就把画有田字格的纸塑封,先是放大了的田字格,逐步过渡到标准尺寸的田字格,从而使学生能通过反复多次地练习完成学习的任务。

综上所述,辅具的配置对残障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辅具的支持,特殊学校中相当多的康复和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受到一定的阻碍。而辅具的使用则能使辅具发挥应有的作用,配而不用,不如不配。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辅具,使辅具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