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筱菁*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信息技术要以学习简单的电脑操作、网络应用以及其他现代化通讯方式为主,帮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工具更好地适应生活”、“注重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资源,处理好基础知识传授与生活能力培养的关系”。因此,如何让智力障碍学生与正常人一样享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享受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帮助他们更好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国际大都市生活,是我们的研究目标和工作重心,也是我国当前建立和谐社会、实施公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具体的实践
(一)编写具有生活化、实用性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根据智障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完成编写《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章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篇;第二篇章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应用篇;第三篇章是信息化社会实践篇。这些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努力做到取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智障学生获得社会适应性行为能力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建立配套的特殊儿童学习网站
根据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能力,制作了与校本课程《信息技术》相配套的智障儿童学习网站《点点乐》。其特点是:它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可反复练习的次数。这样可以延长知识记忆的时间,调动智障学生多种感官,保持学习注意力,让智障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图1所示是特殊儿童自动化设施操作网站《点点乐》的几个界面截图。
图1“IC卡电话操作”界面 图2“地铁站自动售票机操作”界面
《点点乐》网站是利用多种多媒体制作软件有机地结合,将知识的表达为多媒体化,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情景中,获得了模拟场景与操作与体验,对智障学生而言极具优势。它不仅控制着真实场景中的一些有限因素,如:危险性、时间、费用与人力等,还有助于学生开展网上自我学习。学生非常喜欢,学习欲望很高,学生常常会主动要求拷贝回家练习。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我们让家长将这些多媒体学件,拷贝到学生家中,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发挥其更多的作用。
(三)推广“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
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模式(即“问题式教学模式”),以实际生活为主线,把日常生活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设计成问题式的单元教学计划来实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和理解,符合智障学生认知特点,形成一个符合现代特教需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实际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调动多种感官,保持学习注意力,教学效果较好。原本只能坐定几分钟的学生,现在也能坐上一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开始学会在电脑上自主学习,经常到下课的时间都不愿离开机房。学生学习的效果大大地出乎我们的预料,使得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信心倍增!图3、图4是乐乐班两位同学的“电子小报”作业,无论是内容的选择、图文的编辑,还是颜色的搭配等都令大家赞叹不已。这些足以说明智障学生是有潜力的。
图3 图4
(二)家长方面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不但学生们喜爱,而且许多家长也积极主动地关心与配合。许多家长从昔日不过问学校教学内容,到现在主动关心与认可,常常来校主动要求把他们孩子的电脑作业拷回去或要求发邮件给他们。我们信息技术的知识传授与巩固的场所,由原来的校内延伸到了家庭,教学辅助人员由原来的教师扩大到了家长。
(三)教师方面
近年来,课题组的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自我加压、与时俱进,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手段有了很大的变化,传授知识与评价更加趋向科学合理,在研究能力、多媒体制作技能等有了很大提高。一位教师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幼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者”,一位教师获国家“高级多媒体作品制作员”职业资格证书,三位教师获国家“中级数码影像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两位教师获国家“中级网页设计制作员”职业资格证书。
(四)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师的14项操作学件、单元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案例、论文等分别获区、市、全国的一、二等奖,在杂志刊物上发表,在研讨会上交流。
四、体会与思考
(一)辅读学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智障儿童学习信息技术刚刚起步,其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都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再加上计算机发展的迅猛,我们要不断地去加以修改与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学生需求。
(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把它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智力障碍学生是有潜力的,只要我们在课程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评价的手段等方面能以人为本,讲科学,重实效,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惊喜。
(四)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特殊教育,都应该以学生为本,注重他们的发展,爱护他们、欣赏他们。呼吁社会各界多给弱智儿童一些关爱,多给他们尝试使用一些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机会。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共同参与这类研究,给予我们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略)
*课题组其他成员:施凤、张勤、计迁、蒋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