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童”的蜕变
发布日期:2019-02-10   作者:特教研究所   

——智障学生情绪、行为障碍矫正案例一则

火惠慧   蔡文蓉

 

“啊!怎么会这样?”一年级教室里传来突如其来的惊呼,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震惊、质疑和掩不住的心疼,刹那间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是什么状况让平时镇定自若的老师失声惊叫?

只见新生小宇(化名)不经意间撩起的衣服下,遍布着斑驳的伤痕,一道道的淤青、红肿触目惊心,难怪老师会惊呼起来。随后,闻讯赶来的卫生老师仔细检查后得出结论:皮下血肿。

小宇的伤究竟是疾病引起还是另有蹊跷?在与小宇家长交流过后,事件得以水落石出:小宇身上的伤来自于父母的粗暴“管教”。他的父母无奈而又痛心疾首地表示:小宇在家就像一个“小魔童”,实在太“顽劣不堪”,任何方法都不起作用,只能“棍棒底下出孝子”,并要求老师也要对他“严格要求”。

随后的几天,家长口中的“小魔童”又受伤了——不同的是,伤害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由于不满意同伴对他美术作品的评价,小宇暴怒而起,一把将自己的作品撕得粉碎,老师劝阻不及,他又躺到地板上使劲地扇自己耳光。课堂中的他情绪极不稳定,经常发怒,有时甚至会做出“抱起自己的脚啃鞋子”的怪异举止。情绪失控+行为冲动+自伤,小宇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魔童”。

看似偶然的“小宇事件”,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触动着我们去思考,更推动着我们去不断探究……

一、发现问题,探寻事件隐情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小宇不是个案,因为学校里有类似情绪、行为障碍的孩子不止他一个。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重度甚至极重度智障和多重障碍儿童进入学校。由于他们不能充分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及时宣泄负面情绪,因而往往用抑郁、哭叫、发怒、自虐以及各类挑衅性行为等不良表现来诉求自己的心理需求与变化。

我校在两年前曾随机对24名智障学生作了调查,经统计,发现有80%智障学生都存在着轻重不同的情绪、行为障碍,其中典型的个案达6例,主要的障碍表现是:课堂上莫名的哭叫、喜怒无常;情绪极不稳定并常带有攻击性;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正常学生。由此看来,除了智商,特殊学生在情绪、行为上同样存在较大障碍,长期的多重障碍的困扰阻碍着他们的发展,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二、转变观念,寻求突破点

综合小宇这一类学生的情况,我们认为,情绪和行为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他们易冲动、容易受语言和动作的暗示,并伴有极端化破坏性行为,单靠传统的教育力量显得“独木难支”。

为突破教育难题,学校开始寻求医学和心理学力量的加入,先后请来市心理辅导协会机构德瑞姆心理辅导团队、黄浦区心理教研员、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资深教师、市精卫中心医生等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课程培训,普及医学常识,丰富心理教育知识。通过“特殊儿童常见的不良行为”、“行为矫正程序”等总共十讲的系列课程培训,教师们转变了教育观念,学会了从医学和教育的视角审视特殊儿童常见的教育问题,也对有情绪、行为问题的病童有了更理性而科学的认识,为教育教学工作找到了依据。

在此基础上,学校为小宇制定了“问题行为矫正计划”,采用了“正强化+负强化”、“行为消退”等矫正方法,但在 “引导”、“鼓励”等爱的教育手段影响下,小宇虽然偶然也会表现出喜欢同学、喜欢老师、喜欢学校的积极情感,但是他的问题行为仍未得到根本改善,情绪仍会时常失控,难以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教育效果。

三、医学介入,孕育“蜕变”希望

在学校的帮助与转介、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下,“魔童”小宇及时来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就医,诊断结果表明:孩子属精神分裂早期,需尽快尽早治疗。

接受了药物治疗后的小宇,提高了夜间睡眠质量,同时情绪开始稳定下来,自伤、自虐行为明显减少,父母也对他的疾病有了正确的认知,不再坚持原有的“棍棒式”教育,“小魔童”开始慢慢地变了……

学校对医学介入的接纳与推动,惠及了小宇和其他更多有情绪、行为障碍的病童。近年来,学校除了请医学和教育专家来校定期开讲,还邀请专家“坐堂把脉”,为学生开出专属的“教育处方”,并由心理老师根据“处方”实施个别化干预。此外,对于个别因季节变化突发情绪、行为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学校一方面安排医生来校为家长提供医疗咨询,从专业医学角度为家长答疑解惑,消除家长的偏见、顾虑,正确认识疾病,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医院开辟绿色通道,由专业医生到校来为他们调整服药剂量或事先挂号直接预约专家门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保障。

四、“医”“教”结合,促进快乐变身

在小宇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的教育步伐也紧紧跟上,学校曾与医生一起讨论小宇在校的教育方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阶段式训练方案”,同时由心理老师对他进行个别辅导。

2009年起,学校就尝试通过这种跨领域的医教合作,最大限度地引导像小宇这一类特殊学生宣泄不良情绪,转化负面能量,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康复。为此,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课程建设,开发游戏性心理健康课程,帮助更多的特殊儿童解决情绪、行为障碍问题,完善积极人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从心理课程的体验与感悟中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降低了自我防卫心理机制,学会了调整和改善心理状态。学校还培养了多位学校心理咨询师,运用音乐治疗、箱庭疗法、认知疗法等方法积极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与个案跟踪。教育与康复课程的保障和普及,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了心理免疫力,最大限度地维护着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

昔日的“小魔童”,如今已变成了一个情绪正常的活泼男孩。最近,表现良好的他还被推荐当上了升旗手、中队长、礼貌示范员,孩子的快乐与进步也令家长欣喜万分。

在学校最近一项针对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再次测评结果显示:他们的情况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好转。在“医学+教育”的合作模式下,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素质等方面的变化是可喜的:冲动、爱发脾气的小汤变温和了,学会了用文字表达感情,他的作品成功入围了“‘奥运精神及其与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特殊学生征文竞赛活动”;针对孤僻且伴有攻击性行为的杰杰的“刻板动作价值化”研究取得了成功,他成为了班里最称职的“小管家”……类似的快乐变身还有更多,“小魔童”和其他孩子们的“破茧成蝶”,都得益于“医”和“教”的有机结合。

五、插上隐形翅膀,期待更好未来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这是最好的未来。” 医学药物的介入治疗和学校教育的课程保障,犹如一双隐形的翅膀,守护着小宇,守护着和他一样需要医学和教育双倍关怀的特殊孩子。

爱需要信心。在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中,许多家长讳病忌医,“我害怕,怕医生的诊断结果……已经是智商不好了,如果再有其它病……”这是大部分家长最真实的想法和心理写照。面对家长的“鸵鸟”心态,学校通过加强培训宣传、开展“家长沙龙活动”、创造“医生坐堂”咨询机会等方式激励家长鼓舞起直面疾病的勇气,推动家长们共同学习,互相传授教育心得。

医教结合首先需要改变社会、家长、教师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不易改变的,但改变又是必须的。

爱需要坚持。“医教结合”不但体现了特殊教育的科学性、先进性,更展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从事医教结合工作的学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需要打造一支掌握普通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拥有丰富而又系统的各类相关知识储备的师资队伍,才能满足不同障碍的特殊学生的发展需求,爱需要坚持不懈,才能为他们提供有效而专业的教育支持。


(作者单位:黄浦区阳光学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