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学习任务单在辅读学校课堂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2019-02-10   作者:特教研究所   

曹霞

一、案例背景

认识和使用人民币是一个人独立生存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项生活技能。根据《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高学段(七-九年级)学生在《钱币》的学习中应掌握简单的购物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会正确计算出百元以内2-3种面值人民币的总额”。目前学生虽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也学会了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但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很难将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到实际生活中。以及这些学生容易遗忘的特点,且个体之间的智力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会正确数出同面值人民币的张数并计算出百元以内2-3种面值人民币的总额,难点是掌握计算出2-3种不同面值人民币总额的方法。

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单,并让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突破难点,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能,对此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二、实践过程

我班共有学生8人,人数虽少,但个体差异极大。任务设置简单,无法满足能力强的学生;任务设置难,能力弱的学生无法操作;任务设置适中,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做不了。因此,单一的任务单,根本无法兼顾到能力各不相同的这8位学生。因此,我在进行了详细的学情分析后才开始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单。

在任务单的设计过程中我坚持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个性化设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及能力水平,设计了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单,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帮助学生在发展能力的同时获得自信,激发学习兴趣。第二、目标明确。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特点及本节课预设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单。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需要做的是什么,并能借助任务单的步骤,提示帮助自己完成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1.针对已熟练掌握百以内连加;能独立数出百元以内单一面值人民币的总数,但需要数两~三种面值的人民币时,他们往往数到第二或第三种面值人民币时已经不记得第一种金额的学生,我设计了一号任务单:

课堂反馈:当我给这类学生2-3种面值的人民币请他们数出总额时,通过任务单的提示,让他们每数完一种面值的人民币后,按提示分别记录下来,等全部数完之后,他们只要运用已经熟练掌握的连加的本领算一算就可以知道总额。三名学生使用一号任务单,其中两名学生能独立借助任务单完成巩固练习,一名学生能准确数出每一种票面的金额但无法准确记录,导致任务失败。

2. 针对已熟练掌握百以内整十数加法;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可以在指导下将数数的技能迁移到数人民币的操作中——数出单一面值人民币的总数;但在视觉移动过程中容易丢失信息的学生,我设计了二号任务单:

课堂反馈:该生对人民币比较陌生,但对图片非常熟悉。因此,当我将人民币作为图片直接打印在任务单上,并最大限度缩短图间距,减少了视觉移动所需的时间,让该生通过点数后直接在人民币的下方记录下结果,有效地保证了该生学习的准确性。

3 针对计算需要依赖计算器,对人民币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但在数人民币时难以数出单一面值人民币的总数的学生,我设计了三号任务单:

课堂反馈:通过淡化张数,着重指导学生根据面值提示,通过数纸币(如:10元的票面,就1010元地数,数到几张就是几十元)直接获得单一面值人民币的总数,然后独立使用计算器计算出总额。

4 针对熟练掌握数数技能,但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我设计了四号任务单:

课堂反馈:在独立练习时,任务单上只呈现了一种面值的人民币,只需借助数数技能去数人民币,然后直接记录结果即可完成任务,因此该生很快就独立完成了练习,并有明显再练习的愿望。

5 针对班内一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缺乏学习兴趣,容易游离于集体教学,目前尚处于学习3以内按数取物和认识1元的硬币,需要教师给予“特殊关注”的重度智障学生,我设计了五号任务单:

备注:穿插在集体教学中进行训练,每完成一次,在相应的任务下方打上一个五角星。

课堂反馈:贯穿整堂课,在兼顾整体教学的同时,对其穿插进行“认识人民币”和借助1元硬币进行“按数取物”的训练,在他每一次获得成功后马上给予五角星奖励,激发他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保证其在能力范围内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案例反思

1. 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单有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以往,在集体教学中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总感到难以兼顾。使用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单促使我更深入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针对性强,能切合每一位学生能力水平,真正起到学习支架的作用。课堂中,学生完成任务单的过程就是他们利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任务单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欲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2. 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单能成为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的有效手段

学习任务单不仅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帮手,更有助老师通过任务单的完成情况清晰地了解学生具体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如在课堂中,我发现使用一号任务单的三名学生中有一名学生没能完成,以后针对这名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将任务单进一步细化。而针对使用4号任务单的学生,由于设计了适合他使用的任务单,让他很快获得了成功而激发了进一步练习的欲望,让我意识到在今后任务单的设计中,应为每一类别的任务单准备好难度小、步步提升的备用任务单,把握住学生的“欲望”,在增加训练密度的同时,逐步递进,以真正做到提升效能。

(作者单位:静安区南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