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特教所
发布日期:2019-02-10   作者:特教研究所   

——特教所让我有机会终身奉献特教

顾爱玉

仿佛就在昨天,似乎就在眼前。时光倒流,十年前的特教节前夕,原卢湾教育局领导交给我一个无法推卸的任务,承办“上海特教研究所”。当时我刚从校长岗位卸任不久,应聘担任市教委教研室兼职特教教研员,同时继续主持卢湾区教育局命名的“顾爱玉工作室”。(此时的我,卸下了校长一职衔,专心致志地干着我热爱的聋校教学研究工作,可谓心想事成。)

面对新的任务:一是无可借鉴;二是无明确目标,只有一间60平方米的空教室和16万的启动资金;一位由卢湾辅读学校推荐的青年骨干教师支炜和华师大特教系推荐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曹婕琼。

上海特教研究所怎样定位;如何操作,心中无数,只能摸着头过河。回想上海特殊教育的状况,顺应广大教师的呼声,首先设想办一份《上海物特教》的专刊,在沈幼生老师的鼓励和催动下,尝试弥补上海近百年的特教发展没有专刊的缺憾。于是,20043月迎着市人大两会的召开,有关特教的信息,《上海物特教》在广大特教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中,应运而生了。它的延生填补了空缺,满足了特教工作者的学习、交流、展示的需求。如果说:十年前编印《上海特教》是怀揣特教情结,为了印证特教所“研究服务的基地,学习交流的平台”的定位,尝试弥补上海近百年的特教发展没有刊物的缺憾,满足广大特教工作者学习、交流的要求,那么十年来在广大特教同行的呵护和浇灌下,《上海特教》渐渐枝繁叶茂,从“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逐渐呈现出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十年来,我们努力遵循“规范,专业,实效”的办刊宗旨,坚持“定位要准,内容要实,版面要活,受众面要广”的编辑思路,摸着石头过河,积跬步而致千里。如今,颇感欣慰的是本刊已越来越被广大特教同行认可、喜爱和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广大特教工作者的需要,使《上海特教》这本内刊具有影响力和保存价值,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教委领导的关心和区教育局的资助下,我们采用了“以书号代刊号”的策略,即从《上海特教》中遴选出具有专业性、借鉴性和可操作性的文章编辑成系列丛书。

2007年,《探索· 研究· 交流》第一辑出版了,时任教委主任的沈晓明为该书亲笔题字,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迄今已出版了4辑。入选的文章从广度、深度上不断突破和提升,旨在不断探索特教规律,研究各类残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医教结合的模式,交流科研成果,探索实践经验,从而有效推动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特教所在创办《上海特教》杂志的同时,还创建了“上海特教在线”网站,拾遗补缺,完善特教的平台;组织了四年一届的市特教科研课题的申报和成果评审,帮助基层单位规范有效地开展特教科研,提高特教科研水平。

虽然特教所是非实体的教育基地,但在市教委和黄浦区教育局(原卢湾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虚事实做,有效运作。区教育局历任领导在兼任特教所所长、副所长时,都给予积极支持,充分信任,让我心存感激;致使我竭尽全力,利用一切资源,尽心尽力地办好特教所,以示回报。

从办所的初衷而言:一是为给广大特教工作者搭建一个平台,促进特教发展;二是为了让三位青年教师在特教所的工作能有价值的体现,获得成就感;三是也是圆我终身从事特教的梦。

借用这样一段歌词表达我的心情:“爱是一个永远的诺言,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讲完,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当明天成为昨天,昨天成为记忆的片断,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我们特教所人少,事多,责任重大,青年教师支炜、曹婕琼、呼琼霞在担任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了正能量,并逐渐炼成了“三领合一”的复合性人才(既有“白领”的学历,又有“灰领”的操作技能,还有“蓝领”的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

有人问我们:特教所只有三四个人怎么能完成那么多的事?我们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有三支“外援队”的支持。其一是退休的特教老专家队(如:沈幼生、季佩玉、银春铭、袁进兴、王瑞兴、沈云裳等);其二是华师大特教系的教授团队;其三是广大志愿者队伍(区县特教教研员、广大特教学校校长、各校联络员、华师大特教系在读研究生等)。此外,还有与特教所一路同行的“上海市师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年来一如既往地同我们默契合作。正由于大家的鼓励、支持和参与,特教所才能走到今天。

我自1966年踏进第四聋校起,就与特殊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师到参加全国聋校语文教材编写;后又担任四聋校长;花甲之年又来到了特教所继续工作,屈指算来已有整整48年了。人生中有半个世纪投入的事业,可以说是终身奉献了,对此,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和残疾学生。

 

    在回顾特教所十年历程之际,借用这样一段歌词表达我此刻的心情:“爱是一个永远的诺言,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讲完,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当明天成为昨天,昨天成为记忆的片断,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