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爱创造生命的奇迹
发布日期:2019-02-18   作者:特教研究所   

陆雅芳

 

 “热腾腾地挥洒,蓝天下的至爱……”一曲抒情悠扬的《蓝天下的至爱》久久回荡在绿意盎然的校园里。伴随着歌声,师生们陆续地排着队走向前台鲜红的“爱心”募捐箱,5元、10元、20元、100元……每一张钱币都镌刻着老师、同学、家长们浓浓的情意,为患病在家的小诗怡捎去了爱心、寄去了真情。

小诗怡是一个活泼可爱、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好队员,曾被评为“嘉定区苗苗小能手”,并连续两年荣获“校优秀队员”的称号。然而她从小患有“原发性多囊肾”,所以一直以来她都要靠药物来维持幼弱的生命。由于病情的恶化,开学没多久,小诗怡就住进了医院,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住院费加治疗费就花去了整整5万元,平均每天就要用去800元的医疗费用,相当于一个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的工资。这一下子就耗尽了她家所有的积蓄。为了维持生命,她必须每天接受治疗,然而面对昂贵的医疗费,家庭已无力承受,无奈之下,小诗怡只能回到家里,进行最基本的透析治疗。即便这样,每个月也要花去3000多元。而她爸爸为了照顾她,也不得不辞去工作,全家的生活来源仅靠妈妈1000多元的工资来艰难地维持。学校领导、老师得知此事后,立即向全校发出爱心倡议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为小诗怡的不幸遭遇而深深动容。于是,我们看到了开头那动人的一幕,而就是在这样一所家长、学生、教师合起来总人数不超过180人的学校里,短短的20分钟,共捐得钱款6953.8元。当小诗怡全家手捧这笔用爱心筹集的钱款时,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千言万语融汇成两个字:谢谢!谢谢老师,谢谢同学,谢谢学校,谢谢所有关爱小诗怡的爱心人士!

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们又自发地为小诗怡开展了“爱心接力行动”,卫生张老师主动担起了每周两次为小诗怡上门进行注射的的任务,还为小诗怡捎去学校的最新消息,让她在家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班主任老师经常上门为她辅导功课,同时利用学校的社会实践课,带领同学们前去探望,让小诗怡感受到了同学的友谊和集体的温暖;图书室的老师,细心为小诗怡挑选了适龄的图书,赠于她阅读;美术老师在了解到小诗怡对画画十分感兴趣后,为其带去了画纸和蜡笔……一份份精心挑选的礼物,承载着老师们真挚的祝福与期望,一次又一次地沁入了小诗怡的心田。

涓涓爱心,付之病孩。正是老师们无私的关爱,唤起了小诗怡对生命的渴望。半年后,小诗怡终于重新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校园。学校考虑到她的身体,几年如一日,坚持为她开小灶,烹饪适合她健康需要的菜肴。如今,就连当初预言她仅能活两个月的医生也惊叹,小诗怡竟然又如此快乐、活泼地度过了整整两年。

是的,小诗怡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如此地幸运,因为在她的周围充满了爱心和真情,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里,她的生命变得如此丰富,如此精彩!

(作者单位:嘉定区成佳学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