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开拓前行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陈琪

我是一名特教岗位上的新兵,2003年接受区教育局的任命从区少年宫调到了第一聋校,当时我设想过诸多困难,更多的是踌躇满志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踏入校门后我的梦想就如一只酒坛,被现实的重锤击得粉碎,闻到的只是打翻后的阵阵余香。我迷茫、困惑,因为和少年宫少科站相比,面对的一切:教师、学生、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差异太大,当我看到教师们手语交流,碰到学生想沟通却无所适从之时,顿生无助之感,彷徨,甚至有过动摇。我怕自己不适应,更怕辜负各方的信任,引领不好这所学校。

我开始走近特教工作者们。从季佩玉、顾爱玉、何金娣,到老校长、老书记到普普通通的教职员工们。他们没奢望过硕果累累的成就体验,没想到过要人赞赏,却在不经意间显现了特教教师崇高的师爱和舍己育人的风范。他们中的更多人就如大地上的小草,可正是他们擎起了上海特殊教育的灯塔。特教工作者们用自己的青春、用行动谱就了绵延闪烁的荣耀,让我明白了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这个后来人。

六年间,我也曾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从而全身心地投入特教工作,把它当作一种理想与事业,一种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其间的过程,苦乐自知。是孩子们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力量,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鼓励,是同事们的微笑给了我信心,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支持。让我勇敢地去战胜一切困难,去领悟教育生命的真谛。

我们的学生不仅承受着生理缺陷带来的痛苦,更背负着整个家庭的叹息。我们承载着残障孩子家庭的希望和梦想,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虽然充满艰辛,但必须默默奉献。六年间,锈迹斑斑的教室门窗已不见踪影;一根教棒、一支粉笔外加黑板、白报纸的时代亦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校园硬件设施,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语训设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及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信息化、专业化、复合型的教师队伍。学生们在“绿色校园”中陶冶身心;在“书香校园”中积累底蕴;在“康复校园”中启音聪慧;在“艺术校园”中施展才华;在“活力校园”中强身健体;在“生活乐园”中体验温馨。

六十年风雨砺洗,六十载薪火相传。我愿为此挥洒无悔的激情,我坚信特殊教育事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作者系上海市第一聋校校长)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