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需求的“IEP”设计与实施
发布日期:2019-02-21   作者:特教研究所   

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

 

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9名。学生情况日趋复杂,本市学生、外省市贫困地区学生;适龄入学生、超龄入学生(16岁才就读一年级,年龄最大的已有21岁);接受过语言康复训练的学生、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及长年封闭在家的学生;特别是障碍程度越来越重,障碍类型越发多样化,多重残疾的学生逐渐增多,已达到34%。学生来源不仅地域跨度大,学业素养、智力水平、生理等各方面也参差不齐。面对这一情况,如何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医教结合理念下开展有效教学,成为了我们全新的研究课题。

针对我校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现状和学校发展的要求,我们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发展领域IEP追踪研究”项目为引领(IEP为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简称),聚焦学生多元发展,采取了以下相应策略。

    一、管理支撑,转变机制

1.目标引领。学校将“医教结合、按需施教、超越障碍、多元发展”作为学校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开发听障学生多元智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平台搭建。学校成立了个别化教学研究项目组,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组长,组织核心团队开展相关教学研讨和实践。

3.制度保障。学校建立《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度》、《个别化教育计划团队各人员的定义与职责》、《言语训练教师岗位职责与实施细则》,并保证经费投入,从多方面确保IEP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专业培训,卓见实效

根据IEP工作的新要求,秉持“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多重干预,潜能开发”的理念,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实效性为目标。通过自培、送培、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培训形式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如委托华师大及各专业培训机构,开展了《学生IEP计划制定》、《学生发展领域评估报告解读》、《认知评估》等培训;委托新华医院开展了听力学、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基础知识等医学培训;选送教师参加言语训练康复师、感觉统合、脑瘫训练师、儿童小肌肉发展评估师等各项培训。目前,学校有4位专职言语康复教师,2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4位兼职多重残疾康复训练教师,1位保健教师。4人拥有言语语言康复教师、听力语言训练证书;2人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书;2人拥有数字化干预训练师证书;2人拥有儿童行为训练师证书;2人拥有沙盘游戏治疗师(中级)证书;14人参加过感觉统合初级职业课程培训;20人拥有蒙台梭利3—6岁教师资格证书,专兼职康复教师队伍正不断加强,专业化水平正不断提升。

    三、科学评估,优化设备

恰当的评估方式、严格的评估程序、科学的评估工具、适宜的评估环境,有助于帮助我们对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类别及程度、发展潜能与缺陷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为给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康复训练、使用特殊的教育资源等做好准备,最终使这些学生能够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为此,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点,学校重新规划,进一步拓展评估及康复训练场地,改建了听语苑、心智园,开辟了认知训练室等;新建了体能训练室、学业评估室等。此外,学校还购置了一对一FM调频设备、耳鼻喉科诊疗台、真耳测量及声场测试系统、助听器验配及分析系统、学前儿童小肌肉评估工具、艺术积木、视觉圈等专用康复、教学设备。

    四、课程改革,创新模式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教育对象的障碍程度日趋严重,障碍类型越发多重化,以前的教材与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了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自2008年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个别化教育课程改革。

1. 从分层教学到个别化

20082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分层教学模式研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改单一的教学目标为多维目标;在教学指导上改统一的教学指导为多层次的教学指导;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分层考核、评价及多种评估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每位学生。如:低年级语文试点口语、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客观评价;语、数科目采取基本考核和“智多星”相结合的多元的学生学习评价形式与方法;美术、律动、体育等综合类科目则采取一人一考核及与才艺展演相结合方式。20119月,学校在全面分层教学基础上,设立综合班开展个别化评估,为学生量身制定个别化课表和教案,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将语言、认知等个别化康复训练纳入课表管理,做到定时、定点、定教师、定学生。同年,建立了诊断评估—康复训练—疗效监控的个别化康复教育流程,通过一对一个别化训练、一对多集体化训练、多对一强制化训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感觉统合、认知等训练及心理、营养保健指导。20122月,学校又根据学生学业情况,大胆试点跨班教学,让学有余力及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其最适合的年级进行学习,有效促进其个体发展。

2. 个别化的教学研究

20132月,在跨班教学、成立综合班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展IEP教学研究。学校为此成立了个别化教学研究项目组开展相关教学研讨和实践,制订了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的制度;尝试设立了IEP教学实验班,委派有教学经验的相关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于素红老师给全体教师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讲座,让教师们牢固树立“为了聋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聋生”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于素红老师还对实验班的相关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是语言与沟通、感知、运动、认知、社会适应性、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与方法;为了更好地做好评估工作,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编写了一至九年级《聋校学生学业评估指导手册(语文、数学)》,以此来了解学生学业上的优势与不足。这些个别化教育工作的开展足以让我们骄傲地说:在IEP教学研究的征途上我们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 个别化的试点

20139月,学校以“学生发展领域IEP追踪研究”项目为引领,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进一步推动IEP教学的深入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IEP教学研究试点工作。学校与第三方评估机构以长期战略合作为导向,开展学生发展领域IEP追踪研究项目。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的科学的测评工具,对学校近1/3的学生的情绪与行为、身体动作、认知、适应性领域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评估报告及学校学生发展评估总报告,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解读及帮助下,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并真正理解了评估的内涵和意义。在评估及解读报告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8名具有普适性需求的学生,教师全员参与,组成IEP教师团队,在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指导下,开展课堂观察,并初步制定了IEP计划。各IEP组依据计划,每周落实方案,及时调整方法与策略,并详细填写实施记录表。学生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细节,团队更加注重协作与交流。

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具备国际视野,顺应国际特教发展的主流,形成鲜明特色,以先进的理念、技术为引领,使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此外,我们要善于整合资源,实现智力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听障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还要注重改革创新,提升研究水平,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上不断探索,为听障学生提供更充沛的发展资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虽然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但我们坚信只要持之以恒,这条路定会走得更坚实、更宽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