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推荐之十八:密云学校自闭症沟通个训课《“想要玩”“想要吃”》
发布日期:2019-03-31   作者:特教研究所   
   本期的教学实录是由虹口区密云学校推荐的、谢昱超师执教的自闭症学生沟通个训课《“想要玩”“想要吃”》。本节课曾获2014年本市“六区八校”联动特教青年教师个训课比赛一等奖。该学生认知能力差,但能听懂一些基本的言语指令,在先前的训练中学习了“想要”这个词,因此本节课的核心训练是让学生通过AAC辅具表达“想要玩”“想要吃”。本节课展示了教师如何运动辅助沟通系统(简称ACC)帮助自闭症学生正确表达。自闭症学生的沟通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难点,而ACC是一种通过使用辅助的或非辅助符号来扩大或代替自然语言或书写技能的工具。如何运用这些辅助技术、工具帮助和提高自闭症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做法和经验,以供分享。
                

教学设计谢昱超

(一)学情分析

小胡为二年级自闭症学生,IQ<40。该学生无言语,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通常采用抢的形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如果无法得到目标物,就会发脾气,拍打,投掷身边物品。同时,该学生情绪并不稳定,时常无故的哭闹,发脾气,也可能是由于无法正确表达内心想法所致。因此对于该学生使用AAC技术帮助其沟通,以利于正确表达意愿,改变一些问题行为。

通过入学六大板块评估可以看出该生精细动作整体较差,但是运用手指的能力尚可,有使用AAC辅具的基本条件,但按键的精准度不是很高,因此精细动作整体还有待加强。

同时该生认知较差,但是言语理解尚可,能听得懂一些基本的指令,因此训练核心主要集中在基础的表达。单元目标是表达简单的“主谓宾”结构(我想要玩沙球)。在先前的训练中已经训练了“想要”,自主的AAC表达已经能达到80%以上,因此就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想要吃”“想要玩”。

通过询问家长及日常观察可以看出该生兴趣爱好较少。平时主要喜欢爬高及一些有声响的物品,因此,本节课以沙球作为第一个游戏项目,诱导学生表达。

(二)个训流程

1.准备活动

1)创设情境:去沙滩举办沙滩音乐会

2)玩“找兔子“游戏

2.玩沙球

1)讲解规则(每人摇5下球)

2)与教师轮流玩球(使用AAC辅具表达“想要”“玩”)

3.吃零食

1)展示零食,诱导学生用AAC辅具表达“想要”“吃”

2)零食分完,教师说“没有”学生能正确理解,停止搜寻零食的行为。

4.串串珠(串贝壳项链)

1)讲解规则(每人串一颗)

2)与教师轮流串珠(使用AAC辅具表达“想要”“玩”)


教学反思谢昱超

(一)教学目标

从目标上来说,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使用AAC辅具或肢体语言正确表达“想要玩”“想要吃”。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即用“想要”加“玩”的结构进行表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方面教师通过自己按,作为演示,同时结合手把手辅导,帮助学生将表达与行为结果进行联系。另一方面,我会遮蔽目标词。由于在先前训练中,学生只要按一个词,比如“玩”就能得到强化物了,因此本节课学生仍然认为按一个词就能得到强化物了。例如在本节课中小胡多次都只按“想要”来得到强化物,我就会将“想要”这个词遮蔽,只留下“玩”,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再把“想要”加入,练习结构的表达。从结果上来说,以“想要玩”“想要吃”这个结构来看,自主AAC表达仅占8.7%处于较低水平,而自主表达加教师辅助表达占43.5%,如果以本节课新授的内容为评价总体来看,自主AAC表达占20%,就这个指标来看,还是可以的,但是“想要玩”“想要吃”自主表达的次数并不高,只有2次,并且这两次都是在进行遮蔽操作后发生的,因此在后续课程中还应灵活的对词进行添加和遮蔽。

第二个目标是通过AAC辅具,表达“想要玩”“想要吃”的意愿,提高自主表达,提高沟通兴趣及沟通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从本节课学生表现来说,学习过的内容,即单独的“想要”、“吃”和“玩”,自主表达达到了76.9%,而本节课整体AAC自主表达达到了52%。总的来说,作为“想要吃”“想要玩”第一课时,成果比较满意。

(二)教学流程

从教学环节上来说,本节课一共有3个主要环节,分别为玩沙球,吃零食和串串珠。

“玩沙球”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但是在本节课中训练的地点并不是学生平时的训练房间,场地有些大,不易掌控。在本节课中,小胡经常在教室里到处乱窜,我只能跟随他,并用玩具,零食吸引他。因此在场地选择上还应更加关注。同时本节课我在处理小胡情绪不稳定时,使用了音乐放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学生伴随音乐摇摆,情绪得到一定控制,因此在后续课程中可以多多加入音乐的内容。

“吃零食”环节是这节课比较满意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由学生自主开启的,而不是由教师发起的,显得很自然。不过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也发现了学生对于“吃”和“玩”有一定混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以前在训“想要”时,学生自主AAC表达能达到80%以上,而本次学习过的内容自主表达只有76.9%,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两者的混淆。本节课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采用了自然结果加指导的应对模式,即学生按“玩”就给他玩具,让学在再意识到不是要玩具,而是要零食后,再指导学生按“吃”,而这种处理在后续课程中还应加强。

“串串珠”环节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效果不佳。分析原因可能是训练到了后半段,学生注意力已经无法集中了,情绪有些躁动。另一方面也可能学生本来就缺少兴趣。因此在后续课程中可以先将这个环节前移,看看学生的反应,如果反应不好就要更换训练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