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特色发展——上海特教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3-06-16   作者:特教研究所   

为落实《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6月13日上午,由上海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以“提质增效 特色发展”为主题的上海特教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讨会在闵行区启智学校顺利举行。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刘中正、上海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东珍、上海市教委基教处特教专干魏倩、闵行区教育局普教二科科长马卫锋、特教专干陈瑾、上海市特教专委会副理事长张洁华、杨七平、王熙珍以及上海市特教专委会全体理事、会员单位负责人、各特教学校(特教班)校长、教师代表和各区的特教教研员等近13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交流两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观摩环节,启智学校的三位老师展示了不同课型、风格各异的三堂课。

一年级运动与保健课《丛林小卫士》,以“球”和“圈”为载体,设计“打地鼠”游戏教学,通过情境式游戏环节贯穿整课,激发了学生们积极参与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我能行”的自信心。

二年级生活语文课《毛巾》,着重落实课程标准中关于倾听与说话领域目标要求,结合图片和视频,通过情景教学,运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理解、仿说句子,达成教学目标。

四年级艺术休闲课《野餐——纸杯蛋糕》,通过情境创设、观察感知、游戏教学和小组合作等方式,重点教授学生学会用叠加的技巧完成纸杯蛋糕的制作。

研讨交流由上海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洁华主持。

马卫锋代表闵行区教育局致欢迎词。他谈到,闵行区坚持“特殊教育、特教特办、特教优先、政策倾斜”的原则,积极发展特殊教育。2023年3月召开的闵行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明确提出了开创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品质提升,闵行区一定会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逐步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的精准对接。

启智学校校长石筱菁作题为《提升“三启”课程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交流。学校立足学生未来生活适应的需求,从顶层设计构建“三启”课程体系、多种途径地有效实施课程、丰富的校本研修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以及整合各种资源保障课程实施等方面汇报了培智学校校本化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

上海市第四聋校校长吴蓓芬作《有效实施国家课程 促进听障学生更好成长》的交流。学校构建了适应听力障碍学生发展需要的“补偿-发展”课程,通过康复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技艺课程的整体架构,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听障儿童获得适切的教育,阐述了聋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的经验。

上海市盲童学校副校长韩玉萍作《基于视障学生个性化需求 精准实施康复教育》的交流。她从课程实施的背景、开发与建设、校本化实施与成效、未来展望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盲校个性化教育康复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其个性化的评估和教育康复课程的实施,促进了盲生的充分发展。

陈东珍作专家点评,她认为三所学校的发言体现了特殊教育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做法和经验,学校从国家课程的关键要素出发,通过研读课标、比较差异、确定课程定位,整体设计校本课程;推进以个别化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实施,通过多维度的教育评估、合理安排课程计划、丰富课程内容,提质增效;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注重信息技术赋能,在研究、教研活动中提升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

最后,刘中正用“亲切、感谢、精品、创新、保重”十个字概括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及活动感受。他表示特教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生动地融入教育教学中,贯穿于评估、教学、作业、评价、资源的全过程;以科学为逻辑起点伴随过程,通过校本化个别化的教学将课程转化为学生的素养;以教师的内动力激活为核心,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效能、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凸显医教结合为特点,使课程实施形成整合力,多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多个领域展示自我。希望特殊教育学校在实现“十四五”的教育普惠目标中,担当起引领者、排头兵作用,做到守正创新,遵循特殊学生身心规律,注重专业引领,实现特殊教育优质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