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指导提升听障学生听觉语言理解能力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虹口区红旗小学提升随班就读教学质量实践案例

 

王丹

 

2014年9月,听力障碍学生小黄同学被安置到虹口区红旗小学二年级随班就读。该生5岁植入人工耳蜗,但术后没有完整地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因此理解、表达和沟通都存在困难,脾气十分暴躁。前期,学校通过“走进无声的世界”等主题活动以及老师的多次耐心辅导,让班级学生理解他、接纳他,营造融合教育环境,帮助该生与同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关系。但是,该生在学习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听不懂老师的课堂教学用语,随意说话,无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基本的学习习惯。为了使该生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的环境,我们对他开展了个性化的指导。

一、基于评估确定个性化指导的目标

学校联合上海第四听障教育指导中心、虹口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专业力量,通过观察、访谈、测评等方式,对其学业水平、课堂参与情况、听觉语言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一)开展多元化评估

1.学业水平测评结果

小黄语文学业能力非常低,仅掌握一些基本笔画,能够进行简单抄写,识字量极少;能认读52.2%的声母,33.33%的韵母,不认识整体认读音节,不会拼读;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得分均未达到一年级上的水平。

小黄数学学业也未达到一年级上水平,仅具备简单的数与基本运算能力,有数的概念,能进行简单20以内的加减运算,对于较复杂的数学概念及运算没有掌握。

2.听觉语言能力测评结果

小黄的听觉补偿效果为最适,声母、韵母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结果分别为100%、96%,说明他已经解决了“听到”和“听清”的问题。从日常对话、听课表现等情况来看,他在一对一交流的情境中需对方多次重复和解释才能够作简单的交流,但是对于较书面化、结构较复杂的语言则难以理解。

在语言表达方面,小黄在单音节、双音节和短语水平清晰度较高,能够被老师和同伴听懂,除了声母zh、ch的发音不清晰以外已经习得了其他的汉语语音;问题在于他的词汇和语法,即使是十分生活化的内容,他也无法用合适的词句来表达意义,比如当指着厕所问“这是哪里”时,他会说“小便,去那里”;此外,也会出现听障学生常见的句子成分遗漏、颠倒等情况。比如他会说“我文具盒放在书包。”(正确的句子是:我把文具盒放在书包里)。

(二)分析确定教育训练目标

综合以上评估信息,我们认为:小黄的问题纷繁复杂,如果逐个解决需要花费大量的课时,无法确保其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学时;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教学切入点,使该生自身的能力逐渐完善,从而适应普通学校的课堂教学。

我们认为,这一教学切入点是听觉理解能力。理由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该生的听觉补偿效果为最适,语音识别能力较好,具备了通过听觉途径接收并理解语言的基础。第二,该生的课堂表现、表达等问题的症结在语言理解的基础不够。听不懂课文,听不懂教师的指导,当然无法参与课堂;语言理解先于表达,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作为基础,当然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第三,当学生的听觉理解能力提高后,该生获取语言的途径将得到拓宽,不再局限于一对一的个别交流,而可以从大量的同伴互动、师生互动等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因此,我们将“提高听觉理解能力”作为优先目标,并以此来制订实施方案。

二、实施个性化指导

听觉理解能力不仅需要良好的听觉信息处理能力,也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以个别化辅导和语文集体课为主,辅助以生活化的指导,多方位、多角度切入,提高小黄同学的听觉理解能力。

(一)个别化辅导

个训课从听觉注意,听觉记忆,语言积累三个纬度设计。

1.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听觉注意力

训练听觉注意力的目的是训练学习能力,让学生专心倾听,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听词做动作,给学生听一组词语,当听到某一类词(如水果)就马上举起右手,听到另一类词(如动物)就马上举起左手找差异训练,仔细听几组句子中的甲、乙两句话,快速找出两句话不同的地方;听数字训练,每个数字读一遍,听完之后凭记忆说出听到的数字;听字训练,比如,听完故事,说出故事中出现了多少个目标字。练习后,小黄同学能快速完成以上各项训练,正确率可达40%左右。

2.寻找多种途径增强听觉记忆力

听觉记忆力训练的目的是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首先,我们选择简单的童谣进行记忆训练,这些童谣都是每句两三个字,易于学生记忆。训练时,先请小黄同学仔细听,再让他一句一句地复述,最后将整个童谣复述下来。之后,开始训练孩子的听觉排序力,增强记忆难度。比如,老师连续说出几个水果的名称,“苹果,西瓜,樱桃”,让小黄同学按水果的形状,从大到小一一复述出来。又比如,学习了表示人、动作的词语之后,听一听“谁做什么”的句子,然后按顺序用词语卡片排成句子。像这样游戏式的训练,小黄同学十分喜欢,训练效果也颇好。目前,他能完成四项熟悉词语的听觉记忆,如:哥哥扫地、同学们唱歌。

3.综合多种手段提高语言积累

我们原计划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配合,让小黄同学的生活语言环境尽量丰富,在生活中逐渐丰富词汇,积累语句。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家庭提供的支持非常少。此外,又由于学生语文基础弱,不会拼音,识字量极少,导致自主阅读能力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小黄同学的语言输入十分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个训课中及时加入了汉语拼音和识字这两项工具性质的内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技能。

(二)集体课调整

在语文课上,我们调整了集体教学方案,充分利用语文课文文本和各个教学环节,加强语言积累。

1.制订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由于该生已有的语文学业能力跟不上语文集体课教学,于是教师在制订语文集体教学目标时,根据学生已有能力制订了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例如,当教授课文《我喜欢的小动物》时,当集体教学目标预设为:(1)学习“鳄、蠢、鲫、旱、缸、鳖”5个生字,理解并积累“逗弄、旱、干涸”等词语;(2)理清课文脉络,重点学习逗弄“过山鲫”这件趣事,借助动词复述逗弄“过山鲫”的经过;(3)学习课文第4节的写法,用几句话介绍自己逗弄小动物的趣事。该生的个性化目标则为:(1)能通过拼音朗读“鳄、蠢、鲫、旱、缸、鳖”5个生字,尝试书写生字;(2)能朗读课文1-4小节;(3)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加强个别朗读指导

语文课注重朗读,朗读是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和积累语言的最有效快速的方法。教师在语文课上也充分利用自读、集体齐声读等环节,对学生加强朗读指导。

如在学习《红樱桃》一课时,老师对全体同学要求“请你们自读课文,说说你对‘红樱桃’有哪些理解?”当其他同学轻声朗读课文时,老师就走到小黄同学身边,请他找到第1-4节并朗读,对读音、停顿、语气等加以指导。

3.落实语文基础能力训练

语文的基础能力包括拼音、识字、书写、倾听、标记等等。小黄同学所在的三年级班级同学几乎都已达到了这些基础能力的目标。教师从语文教学中难度较低的环节作为切入口,辅助使用同伴指导的方法,逐步加强小黄同学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

例如,学习《我喜欢的小动物》这篇课文的生字时,教师出示:鳄、鲫、鳖,请小黄同学根据拼音读一读,然后全体同学再一起读一读这三个生字。教师要求“默读句子,并圈出描写作者逗弄过山鲫动作的词”,小黄同学在同桌的帮助下圈出了相应的动词,并注音,读一读。

(三)生活化指导

我们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选取、改编语文课文中与日常生活接近并易于理解的语句,同时补充生活语言,通过说与写两个途径巩固已经习得的语言。比如《茉莉花》一课中,我们选了“我和妈妈在逛花市时买了一盆茉莉花”这一句,让小黄同学用“爸爸”“姐姐”“爷爷”等人物替代“妈妈”;学习将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花卉如玫瑰花、菊花、水仙花等替代到句子中,用以巩固句式。比如《新型电影》一课中“丁丁邀请小林一同到球幕电影院看童话影片”这一句,我们结合小黄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亲身经历,让其说一说,写一写,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我们还安排同学多与他交谈,老师多布置口头任务让他完成,以充实与他生活相关的词汇。

除了个训、集体课、生活化指导以外,我们在实践中还使用了伙伴助学,优先安排座位、优先给予展示自我的机会等方式,让他更好地融入学校的教育环境。

三、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年的指导,小黄同学已经能够认读大部分的拼音;识字量约有200左右;语言表达基本正确;和同学们的交流无障碍。听障中心每月一次对语文集体课堂的观察记录结果也显示,学生在倾听、朗读、阅读和书写方面的课堂参与度有了明显提升,开始在课堂上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同时,学生观察别人的行为也减少了,由原来占总课时的15%降低为5%。总之,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学生逐渐能够听懂老师的指令并加以执行,在学习活动中他认真倾听的行为明显增多,而观察其他同学行为则减少。

对于该同学来说,个性化指导实践中比较遗憾的是,没有争取到家庭的全力配合。学校数次邀请家长来校观摩并参与个训课,家长均未参加;课后的复习巩固作业也未能完成;班主任多次家访也没能改变家长的态度。如果家庭的投入再大一些,学生的发展肯定会更加明显。因此,如何做好家庭指导的工作,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问题。

(作者单位:虹口区红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