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
情境模拟法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茨霍恩等人提出的。本文所阐述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区特教指导中心资源,通过创设社会真实情境的模拟再现,让特殊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理解所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内提高特殊学生自我社会生活能力的一种认知训练方法。
青浦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根据本区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率先成立了资源管理部和业务管理部,并积极探索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室的建设和运行。为此,区特教指导中心建成了超市、邮局、医院、公交车站等八个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室,为全区的随班就读学生、学前特教特殊儿童、送教上门学生及辅读学校的特殊学生提供必要的训练场地等一系列的服务。
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可以较好地解决特教学校教育、家庭和社区社会化之间的衔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和系统运用,最后进入社区生活,培养他们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特殊学生今后更好地生存生活,有尊严地做人。
一、建立模拟训练区,完善管理网络
2012年,区特教指导中心依据真实的场景建设了八个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室区:超市、土特产商店、医院、邮政局、美容美发、公交车站、银行和心语茶吧。从区域划分、环境布置和操作流程设置等入手,尽可能贴近现实社区生活,展现真实社会生活场景。
二、制定管理制度,规范训练流程
社会情境模拟训练主要由特教指导中心资源管理部负责实施,为此,中心制订了管理制度,组织学生开展训练。如:教育学生学会爱护各类设施设备,做到使用物品后及时归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懂得遵守必要的公共道德及秩序;确保学生在受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
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的前提下,中心管理人员协助辅读学校学科指导教师、班主任、学前特教老师和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进行各情境模拟训练室的指导和训练。
由于在实际指导训练过程中,中心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区域相对狭小,班级集体教学易受制约,需对各模拟训练室制定必要的训练流程,便于教师组织实施教学训练,完成训练目标。为此,在社会情境模拟训练运行过程中,资源管理部还需依据中心设施及学生身心特点,研究制定各训练室的训练流程。例如:
模拟超市的购物流程
1.认识超市环境,知道超市的基本实施及布置。
2.知道超市的商品是分类陈设的,学会购物时要从“购物指引”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3.学会看商品的标价。
4.学习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
5.学习到收银台结账。
社会情境模拟室的建设、运行管理的实践,也能较好地解决特教学校教育、家庭和社区社会化之间的衔接。为特教机构提供社会情境模拟区建设范例及运行的策略、途径及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区域特教机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的开展提供指导。
三、制定训练方案,组织开展实施
根据社会情境模拟训练管理要求及基本流程,区特教指导中心资源管理部认真抓好训练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工作。自2013学年第一学期起,区辅读学校社会、生活等学科的指导教师、班主任,从事学前特教的老师及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在中心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充分利用特教指导中心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室的资源,进行各情境模拟训练的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特教指导中心精心制定了每学期训练安排表,初步形成八个系列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方案。
以辅读学校一学期开展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为例。学校依托特教指导中心资源,主要以中、高年级段特殊学生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为主,每周分别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训练。从四年级开始,每学期每个年级的训练次数不少于五次,且侧重各有所不同。中年级段的学生以社会适应能力的认知学习为主,配以中心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高年级段的学生则以中心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为主,配以一定的社区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社会适应能力的认知学习、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及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有机渗透,做到有所得益、有所提高。
特教指导中心在组织社会情境模拟训练的同时,资源管理部还积极和区域内的学前特教阶段及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教师协作组紧密合作,开展学前特殊儿童及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开发研究学前特殊儿童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方案及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生本化方案。将特教指导中心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辐射到学前特教及随班就读,真正发挥特教指导中心资源区域共享作用。
在初步形成社会情境模拟训练方案的基础上,依据特殊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不同的训练要求,特教指导中心资源管理部选择了能承担训练任务的特教学校老师、学前特教老师及部分随班就读资源教师,负责每周定期对学生实施社会情境模拟训练。每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估;然后依据评估结果,结合中心社会情境模拟训练设施,选择适合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手段开展有效训练;每学期末,对每位学生的训练结果予以评价,为后续训练提供依据。下面以辅读学校五年级的《安全乘坐公交车》(模拟实践)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目标时,把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并将班级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不同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认知和情境训练,教师还自制了一些模拟教具用于实际训练之中。
教师首先通过课堂上讲解、实物教具操作及模拟情景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而后,在公交车站的情境模拟区域,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先认识公交车、公交站点等候区、公交站牌、红绿灯等一些基本设施。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试一试,学习排队上下车、投币(刷交通卡)、找座位,尝试能独自或者在教师、家长的陪同下安全乘坐公交车。同时,教师在训练中还注重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能力。
四、成效及问题思考
(一)成效
1.开展社会情境模拟训练,有助于特教学校、学前特教等的教育、家庭和社区社会化之间的衔接。也可为区域特教机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的开展提供指导,为特教老师开展更科学的训练提供服务。
2.开展社会情境模拟训练,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知识能力等方面较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有计划、有组织针对性地实施训练,将学生在社会情境模拟的操练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特殊学生真正能够掌握一些应用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服务。
3.加强了社会情境模拟训练和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的衔接。特教指导中心资源管理部通过多方协调合作,先后和朱家角人民医院、农工商超市、农业银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立了实践基地,为特殊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后续的支持服务。
(二)开展社会情境模拟训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社会情境模拟训练运行管理评价机制不健全。应逐步建立完善课程及管理评价机制;制定教师训练评价表及学生训练测评表。通过教师社会情境模拟训练方案设计及反思训练过程,将训练方案真正落到实处。设计学生测评表,经过阶段性训练后,对学生进行训练成效的测评。
2.教师相关的社会情境模拟训练能力较为缺乏。依托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平台,对参与训练的教师队伍开展培训,并协调各方力量组织教师设计训练方案,修改、整理、提炼,形成社会情境模拟训练相关系列课程,真正服务于特殊学生。
(作者单位:青浦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