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与“不特”之间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关于特教好课的一点思考

张洁华

最近,上海特教的微信上传了“好课推荐”,我陆陆续续地看了一些。不敢说自己完全看得懂,因为这些课涉及的对象不同:盲、聋、智障、脑瘫、自闭症;学科不同:14节课中,除了3节数学课,2节语文课,2节语训课,其他几乎没有重复的学科;学段不同,从小学到高中;课堂组织形式也不同:集体教学、个别训练,总之是门类驳杂。

但不管能看懂多少,看课总是有自己的主观评判的。以往,我常常通过学生的接受和反应来作为重要标准来评判教师的教学。而我今天想谈的是我作为一名既从事过普教又长期从事特教工作的教师对“特”与“不特”的一些思考,这就是特教的课究竟应该“特”在哪儿?特教的课要追求的是“特”还是“不特”。

一、 学生的特殊,决定了特教课堂的特殊性

特教的“特”首现体现在学生上,学生的障碍是他们某些感觉器官的缺陷,于是盲人用点字,聋人用手语(或口型),这种学习渠道的特殊性一望即知,在课堂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那么智障学生的教育呢?特别是我们特教学校目前所招收的大多是中重度智障还伴随其他障碍的孩子,他们的障碍在于感知能力弱,认知能力差,导致其接受知识、习得技能的速度慢,而且他们还具有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均很大这样一个特点。针对他们的这些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课堂学习必须是低起点、小步子、多循环、个别化与精细化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特教课堂的“特”,与普校课堂截然不同,特教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传授的知识点较少、注重技能的学习,教学的过程方法注重实践、操作并节奏缓慢,如生活课“正确着装”的教学目标是根据不同的场合、活动来选择合适的服装,语训课“喇叭花电话”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接听电话,在电话里转述一件完整的事情。这些可能对普通学生来说都不能构成课堂教学内容,他们很容易在平时的生活中习得,但作为智障学生却必须通过课堂传授才能学会这些技能。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浅显易懂,节奏很慢,引导性语言较多,这样才能保持和学生的互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在特教学校就读学生的残障程度越来越严重,个别化教育成为特殊教育的必然趋势。这就让特教课堂的“特”达到极致。如对脑瘫儿童的个训课“我的本领大”、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训课“鼻音功能亢进”这两节课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专业技能的特教课,从形式到内容在普校都是看不见的,充分体现了医教结合的理念在课堂中的应用。

因此,特殊学校的课堂教学自然是特殊的,我们的教师也想尽办法,在课堂上百花齐放,努力通过特殊手段、特殊方法达到特殊的教学目标。

但是“特”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吗?特教的好课,是不是越“特”越好?

二、 回归主流的要求,决定了特教课堂不能局限于“特”

我觉得无论“特”与“不特”,都应该是立足学生的,“特”是为了特殊学生尽可能地“不特”,同样,“不特”更是为了特殊学生的这个“特”——回归主流的要求,因此,我们特教的好课有时更要追求“不特”。

例如盲校的语文课《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如果不看视频,就听课的话,那就是一节高三的语文课,学生在语言与文字中体悟诗歌清新明朗的语言、单纯明净的意象和温暖美好的诗情,学生课堂的即时反应也表达了他们体验到了诗人的挣扎和孤独。第四聋校的心理辅导课《面对挫折,怎么办?》同样也是直接选材于每个健全的孩子都要面对的问题。上课过程中更体现了这样的平等意识。

这些课可以说,好在“不特”上,老师尊重孩子们的障碍,用平等的心态对待特殊的的孩子,和学生们一起追求普世价值的幸福。当然,在这过程中可能要用些特殊的方法来学习,可能教学目标中包含补偿性,但最终我们追求的是与这个世界一起,共享教育的美好,课堂的精彩。

盲聋学生的课堂可以做到这些,智障学生的课堂能不能做到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在好课推荐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努力。

如数学课《认识第几》,智障孩子的能力真的有限,可是他们在探索,他们在发现。他们一边数,一边在观察,他们从数的方向,物品的位置,体验到了“第几”的含义。教学语言的严谨、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活动的组织,这些都很像普通学校的数学课堂。

《我的本领大》也是这样,不谈肱四头肌,孩子愿意参与康复活动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专业不仅是体现在医学康复的专业上,更多的是对儿童心理学的掌握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老师运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把原本枯燥的医学训练变得生动而有趣,让学生从被动练习到主动训练,这才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看了这么多课,每位老师都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而师生互动的特点,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风格化。

所以我觉得,特教的课堂,老师一定要明确,学生是特殊的,我们需要特殊的方法,需要确定特殊的教学内容,需要制定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学目标,同时我们更需要明确特殊学生和所有孩子一样,具有发展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只有带领他们去探索发现,去体验感悟,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每个孩子发展的乐园。

(作者单位:宝山区培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