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手语双语共融教育实践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九龙湾圣若翰天主教小学观感

张宁生

 

201311 ,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安排内地10位老师到九龙湾圣若翰天主教小学观摩一场十分精彩的手语双语共融教育课。手语双语共融教育计划是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持的一项教育研究项目,圣若翰天主教小学是该项目的实验基地。

此前,我看过不同类型的“聋健共融”和“手语双语”的教育方案。如:中国内地早在40多年前的“文革”时期,曾实施过一项“分散办学”(针对聋校那种“集中”办学形式而言)的计划,试图通过针灸治聋,让聋儿获得了听力之后,分派到普通小学继续学习。通常12个针灸后重获新生的聋儿进入一个班级就读。目的是让聋童利用普通学校的听觉语言环境,刺激其刚刚有了一点听力(其实并没有严格的检测)的听觉器官,使其由手语环境转变为听语环境,进而学习有声语言(听说口语)。所以那种教育安置只有“融合”而无“双语”。40多年前的这段故事,可看作那个时代的“聋健共融”吧。

其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爱德基金会、联合国儿基会、英国救助会先后在江苏、湖南、云南、天津、合肥、山东、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举办了十几个双语实验班。这三个基金会的双语计划都把手语认作一门独立的语言,目的让聋儿通过手语来学习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侧重书面语)。实施“双语”的措施仍在原聋校里面开展。这些措施包括:聋人老师走进课堂,与健听老师合作教学;对家长开展手语培训;课内课外手语的运用不受限制;鼓励健听老师尽量多用聋人自然手语和聋生沟通。这种教育安置只有“手语双语”而没有“聋健共融”。

从对比中,可以看到,香港圣若翰天主教小学的共融教育计划与上面提及的那两类计划都有所不同。我参观后的印象,概括为如下几点:

1. 圣若翰的共融计划是有自己独特特色的。最根本的一点是,让聋、健双方孩子都受益,完全是在一个平等、互动、共融的教育环境下一起同步成长,共同发展。不存在谁是受助者,谁是帮人者的界线。

2. 课堂上,聋、健儿童同用双语学习。双语既是教学的媒介语,也是学习的目的语。当然,汉语的主流语地位并没有削弱。很可贵的是,健听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没有把手语学习看作是一个负担,而是抱着“艺多不压身”的积极态度,愿学、乐学。

3. 健听教师和聋人教师配合十分默契和协调。他们能运用双语沟通,交换意见,使双方的教学活动步调一致。他们教态十分自然顺畅,可以想象,二位教师在备课环节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4. 学生中的小小手语翻译员,与聋儿的互动、互助、互励也很见成效。聋儿与健听儿童互相接纳,彼此尊重,团结和睦,努力养成健全的人格。

5. 聋儿家长的理念有了改变,家长看到聋孩子在共融计划中快乐地学习,同样可以成人、成才。

6. 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的老师们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对共融计划的强有力的支撑。从理念到技术,从财力到人力几乎是全方位的支持。这一点,也是内地做项目时要大力加强的一方面。

7. 对香港共融教育计划的总的评价是:创新、突破、成功!

8. 九龙湾圣若翰天主教小学“共融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是:课堂气氛欠热烈,小学生应是很活泼的一群。学生回答提问时,小声小气,有点拘谨。

9. 对香港共融教育计划的期望:一是能做完一个完整的周期,直到这些学生考入大学之前;然后做一个系统的总结。二是要有一个与非共融教育计划学校(班级、学生)的比较,并制作文字和视频的个案材料供政府宣传推广之用。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