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9-02-07   作者:特教研究所   

王瑞兴

 

 回首风帆初职7年多的办学实践,我们深切地感到:要办好一所让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初级职业技术学校,首先必须打造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要不断拓展学生生存发展的空间,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和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设步伐。我们认为拓展校本培训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高速通道,也是营造教师自主性发展、适切性发展、群体性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就我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探讨。

一、校本发展意识的培训,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对初级职校来说,学生的生存发展是根本,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关键。所以,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首先确立“以学生生存发展为本”和“以教师专业技术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我校的教师80%来自于普通中小学,他们不习惯特殊教育、不适应初级职业教育的思维和教育行为方式,因此,学校必须在校本发展意识上作系统培训,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让教师从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

我们通过“邀请领导专家领衔讲座”、“校长书记专题宣讲”、“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现身说法”、“教师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开展了“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的培训、“初职校师德建设与学生发展目标”的培训、“初职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初职校发展与市场导向接轨意识”等一系列培训,帮助教师加深对自己教育对象的认识和“以学生生存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帮助教师尽快完成“三个转变” (即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向以特殊学生生存能力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转变;从单一学科教学能力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学指导能力的转变;学校教育教学观向市场就业导向需求观转变)。帮助教师尽快把握 “四个学会” (即在面对特殊学生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必须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帮助教师确立“普、特、职相互渗透,形成职校办学特色”的信念和规划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校本培训,是初职校教师师德升华,是教师队伍稳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协调发展的思想保障与动力源泉。

二、校本课程建设能力的培训,是初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

初级职校迄今没有现成教材教参、没有比较规范的课程设置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评价运作机制的初职校来说,要对学生实施基础文化和初等职业技术培训双重教学任务的初职校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何等的艰难。然而,我们在市、区各级领导和教育专家们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以学校培养目标为宗旨,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构建“学生成功成才”教材支持体系为目标,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能力的培训。

1、理论培训:为了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工作,了解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改理念,我们聘请教育局领导、特教专家、专业技师来校作有关课程理论方面专题培训,使我校教师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向,了解轻度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能运用先进的理念、经验与方法逐步胜任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工作,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2、知识培训:我们邀请区教育学院部分曾参与市统编教材的专家组织教师就“教材体系、知识结构、编写原则、编纂技能”等进行专项培训。通过培训与实践,教师们都能自觉地从课程结构的整体出发,全面理解分析学科知识的结构,对所教学科、专业的课程有了全面认识。通过教材内容的选配、练习设计的整合、教学评价的制定,不但提高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丰富了学科知识、专业知识与课程知识,还能提高教师自己驾驭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的能力,并在教学中逐步拓展教与学的知识。

3、能力培训: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的同时,我们又结合科研课题与教研组建设,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与编写。进行专业应知命题、题库建设、专业应会考纲编制和专业技能考证项目标准等专项能力的培训。一本本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一项项专业鉴定标准的制定、一套套专业题库的建立,足以证明,我校正在逐步构建“教、学、研”一体化培训模式,形成了一条“教学实践——学习型组织——团队研究——再指导实践”的培训链,使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践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形成了自主的专业发展和专业规范的教学行为,加强了教师与同事、专家、学生、家长以及与校外行家的合作,拓展了教师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的领域,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校内外互动式技能培训,是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校的重要任务。要使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自立于社会,必须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驾驭于课堂教学的能力,尽快完成适应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教师专业建设的目标。几年来,我们尝试用“校内外互动式技能培训”的方式来加以实现。

1、采取“内训外培、教练结合”的模式,进行专业校本培训。

内训:我们的教师都肩负着文化与职业双重的教学任务。随着学校的发展,专业工种的拓展,让教师在校内先由外聘专业技师或本校教师带教培训,让教师在“边教边学、边练边教”的实践中学习提高,确定专业(工种)自主发展的方向。

外培:学校根据教师专业的兴趣与特长以及学校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校外专业培训。学校为教师提供时间、经费、材料等条件保障。并通过教师自练、外聘教师陪练和教研组内互练等内外联动形式,加快教师专业技术向技能型转化,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几年来,通过这一培训模式,我校100%的教师都获得相应专业的初、中、高级专业等级证书。

2、采取“校企联手、教培结合”的模式,进行拓展型培训。

对学生进行专业应知、应会教学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只是学校层面的单一教育。而要让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行业的需要。为此,我们利用教研活动、双休日及寒暑假时间以专业对口的形式,让教师到相关的酒店、宾馆、超市等企业做调查,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用人信息,了解企业对职业规范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了解学校教育与企业要求的差异所在,思考改进教学策略的方法。通过看、听、学、练等实训方式,拓展了教师专业知识,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采取“校内互动切磋交流式”培训,促进教师和谐发展。

①、互动示范性培训:学校根据教师关心的教育教学热点、难点和发展需要等问题,每学期组织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有准备的进行示范性业务培训。

②互动切磋交流式培训:由于外聘技师和培训点有所不同,教师在专业操作技术、手势动作、产品造型和所学品种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同一专业的教师由于个人素质、理解层面、熟练程度的不同,都会影响课堂教学与考证的质量,甚至还会影响教师间或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为此,我们倡导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组内互动式专业培训,能者为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由于这种培训是教师们内需的、自发的、互补的,而且是在没有领导干预的情形下进行的,所以很受教师们的欢迎,起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③展示竞赛式培训:每学年学校党政工联手,举办教师专业操作技能竞赛,聘请专业技师作评委,邀请区教育局和社区有关领导来校观摩。这样做既展示了我校教师的风采,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④专业拓展培训: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拓展学生就业空间为目标,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开拓新的专业,扬弃旧的专业。为此,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实施“超前式培训”策略。挑选一些业务素质好、钻研能力强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超前式培训”:如2000年开设园林专业,99年我们就挑选了曹芳琴老师提前接受培训;2003年开设西点专业,2002年就让严绮玲老师提前接受培训等等。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同步发展。

四、教科研能力的培训,是促进全校教师团队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构建初职校办学目标,完善办学机制,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我校以市、区、校科研课题为引领,通过外聘专家、内请能人,就课题选题与选材、研究途径与方法、撰写形式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培训,有效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们在“实践——探索——研究——反思”过程中成长,又在“反思——研究——再实践”过程中发展。几年来,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我校领导和教师一起共同投入了《初级职业学校办学实践与思考》的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又申报了2个区级课题、15个子课题的研究计划。至今已获得了市级课研成果三等奖、区级课研成果一等奖和区课研先进集体。并编印三辑“论文集”,为初职校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的确立、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储备了知识和理论,积累了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学校从创办到今天,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和完善校本教师培训的长效管理机制与激励措施,是推进初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成熟——发展”的关键。能否坚持下去,根本在校长。校长首先要营造“培训兴校、培训强校”的氛围,使教师“操作型—→能力型—→研究型”的转化中不断得到提升。其次,从经费、时间、信息上创造条件,从“人本管理”的理念、激励机制的完善着手,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在充分发挥本校培训资源的基础上,特别要争取校外的专家、学者、能人来校指导,以此来保证和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外延又在不断延伸,我们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尝试,只是一个开端,今后还将不断深入,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没有休止符的、常抓常新的永恒课题”。

(作者单位:杨浦区风帆初级职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