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英国纽卡斯儿聋健一体化教育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方力敏 戎佩芬

今年6月,应英国贺尔.汤普(HILL TOP)学校的邀请,我们有幸到英国纽卡斯儿(NEWCASLE)的特殊学校进行了为期2周的学习、交流。在访英期间,我们受到了英国政府及特殊教育部人士的热情欢迎,纽卡斯儿(NEWCASLE)市市长、特教部部长等分别接见了我们。在特教部副部长伊莲女士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先后参观了六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环境的自然、和谐;教师的认真态度和热情投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英国的特殊教育体系确实有许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之处。在聆听了听力衰弱联络教师比尔先生关于纽卡斯儿聋教育的报告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英国纽卡斯儿聋健一体化教育。

一、先进的理念:在主流学校接受一体化教育

英国的特教观念是尽可能地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让他们在主流学校和正常社区生活中,接受一体化教育。英国是世界上聋教育发展最早也是最具影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20多年中,越来越多的聋童进入主流学校接受一体化教育。像正常儿童一样,聋童从3岁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直至18岁左右。在纽卡斯儿(NEWCASLE)已经没有专为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学习而设置的聋校,听力衰弱的儿童都就近进入主流学校学习,并配以相应的措施和专业联络教师。

二、有效的措施:科学的诊断与配套的跟进服务

在英国,政府对新生儿提供科学的诊断,并对听力衰弱者采取以下各项有效的措施。

1、听力衰弱的鉴定

政府通过专业的ENT/听力医学部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检测;并进行纯音调听力甄别和脑干唤起反应测试。

2、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

为了让学生得到的声音信息最大化,大部分听力衰弱儿童适用后耳助听器。幼童常适用迷你后耳助听器,但是越来越多的儿童配备了其它可编程或全数码助听器。尽管助听器形状大小各异,但是都基于同一种作用——给听力衰弱儿童以额外的声音体验,而不是恢复正常听力。

听力衰弱儿童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绕过已损伤,且伤势不可逆转的内耳,直接刺激听力神经。然后,由外耳捕捉并将之传入内耳,或由麦克风捕捉声音,并将声音传入语音处理器。

3、选择性交流

在选配助听器的同时,为了使语言能力得以发展,必须让一些孩子使用选择性交流模式。即运用英国手语,包括手指拼字,进行对话交流。

4、发挥联络教师的作用

在纽卡斯儿(NEWCASLE)听力衰弱的儿童都就近进入主流学校学习,并配以专业联络教师。这些联络教师负责监控听力环境,监控助听器的工作和使用,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听力装置,并开设专门的听力、治疗讲座,给学校提供建议和指导,保证效果的达成和融入情况。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学习以后,联络教师给予正式及非正式评估,并经常与家庭合作,给予支持。

5、多元评估,提高效率

政府通过联络教师,对在主流学校学习的听力衰弱儿童进行评估,主要从其听力和唇型辨识、表达性语言、接受性语言、语言的社会使用以及读写能力几方面来进行。在发现问题后,帮助教师分析原因,提供指导。

6、重视个别化教育

对聋童除配有辅助教师,为他们配备资源教室外,还根据聋童的自身条件为他们配备助听器、电脑,进行人工耳蜗移植。同时,一体化学校非常重视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的内容包括诊断报告、阶段性活动计划、教育心理学家评价和建议、听力学家训练计划、口语治疗方案、课程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等。一体化学校还接受专业联络教师的巡回辅导。一体化教育使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融为-体,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主流。

三、以人为本,凸现多元文化的特征和需要

在访问、考察期间,我们发现英国政府为聋人及各类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可能的社会服务,使我们觉得让残疾人能顺利地回归主流,能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正落实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这也使我们对回归主流平等、充分参与的思想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首先,回归社会主流并不否认聋人群体独特性,不排斥聋人文化。聋人可以有自己的活动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他们能够在保持自己独特风格的基础上与所有的健听人社会的主流文化平等相处,共同繁荣人类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特征和需要。

其次,聋人要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还要靠聋人自己的努力争取。聋人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要能够乐观地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困难,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以理性的方式方法宣传自己,以正确的手段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的权利和权益。在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树立起自立自强、奋发进取、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聋人群体形象。英国聋人组织非常注重调动聋人的积极性,主动地向社会宣传自己,让社会真正地了解自己,与健听人合作,共同创建有利于回归主流社会的环境。

在体验了英国纽卡斯儿聋健一体化教育后,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油然而生。虽然中英两国特殊教育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包括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途径和方法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面对的都是残疾人这样一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的弱势群体,因此,中英两国的特殊教育有着共性和相通的地方。可以相信,这次学习交流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肯定有着很大的帮助。

备注:即巡回指导教师。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