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聋校一年级语文教学整合的实验报告
发布日期:2019-02-08   作者:特教研究所   

代秀琴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在教育改革进程中,现代技术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给耳聋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听力改善,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现代教育理念与手段的更新。因此,在当前聋校语文教学改革中,根据耳聋学生认知特点,充分、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启蒙阶段中,依据学生的听能与言语的实际能力,实施有效的语言教学?就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了新的思考、实践与研究。

二、研究过程

在以人发展为本的思想统领下,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优秀教学经验的结合,以应用语言文字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为目标,以贴近聋童生活实际为内容,采用“1+X+Y”的教学形式,开展一年级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目标

将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进行整合,经过教学实验,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标:能正确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正确、熟练地听、说、读、写词语和句子,发展思维能力;能正确地、熟练地在教学活动中、生活中应用词语、句子进行沟通交流;能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中举一反三,扩大句子数量,在反复应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时能进行积累和巩固。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第四聋校一年级的8名学生,他们在听力损失、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方面差异较大。

按听力补偿效果来划分,其中1位学生为重度耳聋,7位为全聋;在佩戴语训设备后,效果为较适级的有2位;6位学生为看话级,处于以目代耳的状态。

从早期干预的角度来看,有1位学生进行过学前语训,有一点言语习惯,但构音能力相对薄弱,一般只能通过猜测,略知说话的内容;而其他7个学生完全不会发声。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智力测试,该班有1位学生的瑞文智力测验分数分别为65,属于智力落后儿童。

(三)实施方法

采用1+X+Y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即“1”:课堂主题语言教育;“X”: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听觉康复、言语矫治、个别辅导;“Y”:家长参与辅导。

1.“1以主题语言教育为主的集体课堂教学

我们将有关参与研究、开发符合耳聋学生语言启蒙教育使用学习平台的成果运用在一年级语言启蒙教育中,18个主题、6个级别,4个不同学习纬度,为语言启蒙教育提供载体。我们用主题组织相关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开口说话的意识;在合理组合学习材料中,注重举一反三的语言训练,注重对话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诱发聋童应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配以生活情景,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学习语言文字,应用正确、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保存语言文字。

2.“X”以听觉言语学习为主的个别辅导

在耳聋学生语言教育启蒙阶段中,语言的学习包含着言语的形成。依靠现代信息设备中实时反馈技术,为单一受试者进行设计与分析。通过单基线实验设计,以A-BA-B-A形式开展个别言语矫治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个别诊断、方案制定与辅导,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言语呼吸、喉部发音与口腔构音协调运动,降低滥用嗓音,改善言语的清晰度,从而提高口语技能。

3.“Y”以家长参与的生活化学习指导

通过培训,让家长掌握自己孩子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拼音、词语、简单句的不同阶段教学中,学习运用各种媒体,特别是应用已有的学习平台,复习巩固已有的语言,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使用语言,养成口语习惯;与教师一起,帮助自己的孩子建立语言素材库,为提高耳聋学生语言能力跨出坚实的第一步。

三、研究结果

(一)耳聋学生语言能力评估

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了两次语文标准化测试,测试内容包含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概念理解、逻辑判断、举一反三和自主表达的能力。题型包括看图连词、词语概念的上下位判断、句子概念的逻辑判断、排词成句、图句搭配、看图写句等六个方面。两次语文平行测试的结果如表1所示。

1 学生语文能力的前、后测结果

 

学生

1

2

3

4

5

6

7

8

平均分

前测

50

10

8

0

2

0

0

0

88

后测

100

100

100

97

94

84.5

80

68.5

89.8

 

 

 

从表1的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在一年级初始阶段时的语文能力有着明显差异,一半学生语言能力为0。在实施整合教育后,全体学生都有了明显进步,那些曾经大大落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同学进步则更大。并且,从第二次测试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落后的学生也赶了上来。

结合平时的教学评价和两次测验的结果,对学生词汇和句子积累、语言形成与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和统计,详见表2

2教学前后学生词汇量和句式/句子量的比较

 

学生

词汇量

句式/句子量

1

2

3

1

2

3

1

50

350

1000

2/2

6/50

20/200

2

10

350

1000

0

6/50

20/260

3

8

350

951

0

6/50

16/180

4

0

350

892

0

6/50

14/160

5

3

350

720

0

6/50

14/160

6

0

350

890

0

6/50

10/100

7

0

350

789

0

6/50

10/120

8

0

350

720

0

6/50

12/120

 











 

 

 

:1)表示教学前;(2)表示大纲要求掌握;(3)教学后掌握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学生不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并且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相对丰富的语库,说说、读读、写写的意识与激情明显提升。

(二)耳聋学生听觉言语能力评估

听觉言语能力的提高与聋童的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表3分别从背听能力、语音清晰度和言语流畅性三个方面说明了该班聋生的言语听觉能力在“X”个别化辅导前后发生的变化。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提高与进步。

 

 

 

研究结论

(一)传统教学经验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尤其是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形象生动,优化情景,和语言文字紧密结合,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语言文字、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突破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延伸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使低年级耳聋学生在认知渠道多元化,在生动、形象、直观的学习活动中,习得语言文字,发展抽象思维,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将优秀的传统教学经验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整理大量的信息资料或动态画面展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聋童在短时间内建立正确词语概念和正确把握句子的意义,领悟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通过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聋童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表达的欲望,为逐步形成聋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养成语言表达的习惯奠定基础。

(二)言语学习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言语学习辅导科学化

由于各种原因,耳聋学生听觉言语能力存在极大差异,而听觉言语能力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因此聋校语文教学面临双重任务:一是进行缺陷补偿,提高学生听觉康复水平与言语能力;二是进行语言教育,提高学生言语语言能力,促进各项能力发展。我们在实施“X”教学中充分运用《言语学习计算机专家决策系统》为教学服务,以多媒体为核心,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实现学生言语功能的定量诊断、言语功能异常的实时矫治以及个别辅导学习效果的实时监控。显示多媒体技术在耳聋学生言语学习过程中就系统化、科学化诊断、现代化辅助,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随着学科的拓展,观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听觉言语康复工作架起了通向成功的桥梁。实践告诉我们:以聋童个体发展需要为本,在实施听觉语言康复过程中,就聋童个体嗓音言语问题,通过个别诊断、方案制订与矫正,使聋童在原来的基础上,在用声的方法与言语的清晰度有所改善,从而提高口语技能。

五、后续思考

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聋校一年级语文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确实能促进耳聋学生的语言学习。要恰如其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语言学习与发展需要服务,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与发展,而且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对聋童言语学习实施诊断、个别化辅助与实时监控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提供一条对聋生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语言训练的途径。今后,我们还将在对聋生低年级的语言教学中继续进行实验,不断提高聋校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