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生
杨七平
校长如何领导和管理学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首先不是行政工作的领导,而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校长的教育思想,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学校精神的熔铸。
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至今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对聋生实施正规、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回顾我校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走过的路,我们感到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建设的过程,即对师生员工所应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教育理念、行为方式不断进行选择、凝聚、积淀、升华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既要折射时代精神,又要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学校精神。
这里,结合学校的特点我们试就自己不成熟的思考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与时俱进,确立反映时代特征的理念文化
我们认为校长领导和管理学校,首先要抓的中心环节就是从观念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文化。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一贯重视聋生职业教育,注重培养他们有自尊、自信的信念和自强、自立的本领。但是,在时势变易的今天,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原有的做法,经验和成绩,蹈故袭旧,不思变革,那就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在审时度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育残成才”的教育理念和创建一流聋人中等职校的办学目标,并以此提出“统一思想抓目标,超前思考抓规划,转变观念抓学习,班子建设抓表率,德育为首抓方向,科学管理抓常规,深化教改抓科研,重点突出抓特色,队伍提高抓骨干,同心协力抓质量”这“十个抓”的治校方略。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校管理注入崭新的时代内容。
“以人为本”,就是学校工作一切都要着眼于聋生的成长、成功、成才和终身发展。秉承这一教育理念,我们探索了一条为满足聋生多元需求的双证书、双通道、双预备教育模式的办学新路,旨在使聋生“学习有基础,专业有特长;升学有希望,就业有出路;竞争有优势,发展有空间;成长有理想,生活有质量”。这十多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基本上都在98%以上,受到有关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是在这一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
二、润物无声,营造全方位育人的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隐含在它创设的促人向上的精神氛围以及与之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中。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师生的行为得到规范、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
校园建设、教育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布置都是学校文化的实体部分。它是学校文化的有形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把环境的教育作用形象地比喻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由于这种教育大多是以潜在的、间接的方式进行的,它给置身于其间的人以正面的熏陶、无形的约束。
近十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校容校貌有了很大改观。在此过程中,我们把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是重视对校园物质文化,即硬件的功能开发,做到物尽其用;二是做到校园的物质环境要与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个性相吻合,绿化布局、环境布置,总体构思都要体现办学思想和学校精神,在净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做到功能化、艺术化、教育化。
校园除了是花园,它还应该是学生的学园、家园和乐园。我校以团委和学生会为主,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人文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和各种报告会、演讲会、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在“求知、探索、体验、感悟”中提高思想水平,培养高尚情趣,锻炼各种能力。
十多年来,我校学生中未发生一起犯罪案发率,学校连续多年来被评为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安全文明校园,这充分说明一味禁堵不如因势利导,是寓教于乐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激情得以释放,感情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三、依法治校,构筑科学高效的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行为。作为理念文化的产物,制度在运行和实施过程中渗透着相应的思想观念。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公开公正是学校管理中的基本要求,但在具体做法上各校可以从本校校情出发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文化,以实现学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我校在抓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层级管理中,自始至终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我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党政工团联手,在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时,提出“目标激励人,榜样鼓舞人,事业提高人,生活关心人,情感温暖人,活动感染人,制度规范人,氛围熏陶人”的工作要求,把管理思想具体落实到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多年来,我校领导班子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按照决策是集体的、开放的;执行是个人的、封闭的原则。在管理工作中坚持做到“六个有”,即“大事有会”,重大事宜放到会上集体研究,个人不专断拍板;“难事有议”,碰到突发性、非常规性的棘手问题及时通气,相互补台;“立事有章”,为便于师生员工执行规章制度,学校编印《管理手册》,做到常规性工作、程序性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治事有权”,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有职、有权、有责。通常情况下,不搞越俎代庖的越级请示和越级指挥;“行事有序”,理顺关系,明确分工,程序公开,过程公正,自觉接受教工监督;“凡事有果”,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结果,力戒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果的情况产生。
学校管理作为文化管理,既有科学规律可循,又有艺术运用之妙。管理中只有融入人文和情感因素,干群之间、师生之间才能关系融洽,学校才能和谐发展。
四、深化教改,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改革既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同时也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文化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深化教改、建设课程文化中,我校重点从以下“五个化”上加以推进。
首先,课程设计合理化。为满足聋生的多元需求,我校实施的是兼具升学和就业功能的双预备教育的办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和课程结构上做到文化知识类、专业技能类、生涯教育类、实践活动类这四类课程要统筹兼顾,不能偏废。我校各年级开设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虽不尽相同,但在课时总量的比例上大致掌握在1﹕1左右。我们认为,这样的课程设计和课时比例既可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为他们将来升学深造和终身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同时在学习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后,使他们具有上岗就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达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的。
其次,专业设置本土化。近几年来,我校根据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办好烹饪、工艺美术、美术设计等有关专业,以适应本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餐饮业、旅游业、广告业等服务行业人才的需求。事实上,聋人具有“眼敏、心静、手巧”的特点,扬其所长,他们在诸如中西点心、食品雕刻、电脑操作等方面与健听人相比并不逊色。由于我们从聋人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做到专业设置的本土化,做到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和上岗就业的有效对接,把残疾学生这一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三是课程模式能力化。在上海二期课改的东风吹拂下,我校在制订聋高中课程标准过程中,把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实践课三个部分。文化课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则要求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岗位变动时的职业适应能力;活动课通过校内丰富多彩的各项教育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扩大视野,活跃身心,增长才干。课程结构的有分有合有力地促进了聋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四是课程资源多元化。要躬履践行“育残成才”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树立大文化、大教育的观念,就要冲破传统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桎梏,把有利于聋生成才的因素都看作是教育资源。多年来,我们把学校小教室延伸到社会大课堂,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建立十多个校外德育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事实证明,这对育残成才是大有裨益的。
五是课程开发校本化。这几年来,我校立足自身,以教研组为基地,把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探索培训——实践——研究——编写一体化的模式,通过举办教育理论讲座、开展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研究、任务驱动研究、行动研究以及组建学习型团队,成立绿叶读书会,定期进行读书交流等各种途径推进课程开发校本化。这样做不仅开发和编写了校本课程和教材,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保持长盛不衰活力的源泉所在。我们体会到,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积极向上这个核心,赋予学校各项工作以文化内涵,用共同的教育理想去武装教师,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工作就一定能达到“创特色、争一流、上品位、育新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