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聋校高中课程改革探索
王联心
为提高聋教育层次,完善聋教育体系,满足聋人中、高等教育的需求,上海于1996年9月在对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进行改革的基础上,试办了全日制聋人高级中学。
在聋校高中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依据聋生的实际合理定位课程?如何提供时间空间满足聋生的个性化发展?如何使聋生更好适应社会?这是我们思考的重点问题。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现就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科课程标准编制等方面作一介绍。
一、
形成共识,明确课程定位
(一)
改革背景
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看,尽管各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改革特点和基本趋势。
1.注重基础知识,拓宽基础课程
1993年美国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原来的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5门核心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公民和政府、经济学、艺术3门科目,使国家界定的核心课程的数量增至8门,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美国聋校课程设置,核心课程与普通教育基本一致,同时也针对聋生的需要,提供各种职业教育课程与特殊课程,体现出聋校的特色,如加州聋校的核心课程有英语、数学、历史/社会、科学、视觉和表现艺术、体育。非核心课程有手语、聋人文化、计算机、外语、健康、美术工艺、职业教育或技术课程、过渡性课程。
2.提倡宽松教育环境,提供个性化、生活化课程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作为日本“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提倡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韩国在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中,引入“区别性课程”,从一年级到十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十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
3.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台湾地区在2000年颁布的课程纲要中,提出培养学生科技与咨询、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课程目标。
4.关注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香港地区聋校课程标准在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为聋生提供学习经验,以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聋教育课程,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育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
课程定位与基本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特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追求。
聋校高中教育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它除了有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同的培养任务外,还必须满足聋生的特殊要求。因此,聋高中教育既不完全等同于健全人的普通高中,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而是融合两者所长,普特结合、特职渗透的特殊的高中教育。其关键词是聋生需要、聋生实际、聋生特点、普特结合、特职渗透。
一个基本的理念是:根据聋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注重聋生文化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在关注聋生缺陷补偿的同时,关注聋生潜能的开发,关注聋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注重基于聋生特点和水平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改善;尊重聋生与普通学生、聋生个体间的差异,满足聋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二、
形成多元的课程目标
在以聋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领下,根据聋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包括文化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学科;思想品德要求同普通学生,文化学科课程目标适当降低要求,专业课程目标适当高于普通高中。
三、
建构体现聋高中教育特点的课程结构
1.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多样性
优化课程结构,在加强德育的同时,拓宽文化基础课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为聋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具有比较扎实的学习基础和必须的专业技能提供基础、实用、多样的课程。
2.突出课程的功能价值
以提高聋生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目标,拓宽文化基础课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构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并行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结构,为聋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具有比较扎实的学习基础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提供基础、实用、多样的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与根据学生发展方向设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促进聋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现代社会对聋生素质最基本的要求,是全体聋生必修的课程。
拓展课程包括学科拓展与专业拓展课程,旨在满足聋生升学与就业以及聋生兴趣、特长与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是聋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程旨在促进聋生参与各类教育与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兴趣活动、专题教育与班团活动、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所组成,是全体聋生自主与限定相结合的选修课程。
3.课程安排计划表
(见附1)
4.课时比例
(1)
三类课程的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
课时数 |
课时比例(%) |
备 注 |
基础课程 |
3281 |
71.0 |
约7:2:1; 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另计。 |
拓展课程 |
935 |
20.2 |
|
活动课程 |
408 |
8.8 |
|
总课时 |
4624 |
100 |
三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约7:2:1(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另计)。
(2)
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
课时数 |
课时比例(%) |
备 注 |
|
基础课程 |
学科课程 |
2227 |
67.9 |
基础课程课时:3281 |
专业课程 |
1054 |
32.1 |
||
拓展课程 |
学科课程 |
357 |
38.2 |
拓展课程课时:935 |
专业课程 |
578 |
61.8 |
||
基础与 拓展课程 |
学科课程 |
2584 |
61.3 |
约6:4(活动课程课时另计) |
专业课程 |
1632 |
38.7 |
||
合
计 |
4216 |
100 |
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比例约为6:4(活动课程课时另计)。
5.课程结构特点
(1)在重视基础文化课程的同时注重专业课程,有利聋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基础课程中,专业课程占32.1%,在拓展课程中,专业课程占61.8%,总体专业课程约占40%。专业拓展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设置。如以美术为专业为例的课程设置为(见附2)。
(2)有利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需要。在拓展课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安排课程,如学科拓展可以是文科、也可以是理科或其他学科领域;专业拓展可以是美术、也可以是计算机或其他专业领域。活动课程中的兴趣活动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
(3)有利学校自主发展。拓展课程、活动课程都可以由学校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的实际设置课程(约占30%),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很大,有利学校办出特色。
四、选择基础、实用的学科课程与专业课程内容,编制课程标准
(一)课程内容选取
课程内容的选取,贴近聋生生活,反映时代特点与科技发展,符合聋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基础性知识及其应用,加强学科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以及各课程间的整合。
内容组织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促进聋生体验与探究;以模块或主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各模块或主题围绕特定内容,整合学习经验,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内容呈现要图文并茂,有利聋生发挥视觉功能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通俗生动。
课程内容的学习水平描述要清晰、合理、科学,并从学习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应用等方面提出学习建议。
(二)各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社会、科学、美术、信息技术、体育与健身等9门学科。
课程标准的编制以聋生身心发展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为基本依据建构课程体系,从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可以操作的指导性意见。
语文、数学、英语、美术课程的内容与要求除“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外,还编制了“选学(拓展)内容和较高要求”,美术课程标准包括美术专业基础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他学科均为基础型课程标准,拓展、活动课程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实施。
如语文课程:
基本理念:开发语言潜能,打好语文基础;拓宽学习渠道,强化语文实践;形成问题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充实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基本目标:①掌握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加强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大致含义;了解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常用句式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变换方法,能结合语言环境,把握句子的大致含义;能了解句子成分、词语搭配、语序等语法知识。
②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借代、引用、反复等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主要文学及文化常识。
③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了解通假现象;了解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④形成沟通交际能力。
⑤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能比较熟练地解读应用文,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⑥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基本掌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写记叙文、说明文、常用应用文和浅显的议论文;有一定的写作速度(1小时内能写600字左右)。
五、课程评价强调适切性与发展性
从聋生的身心特点与实际出发,对聋生的评价倡导客观、适切,即要求既不能与普通高中盲目攀比,也不能因残疾而过低,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促进聋生全面发展。
六、两个附表
附1:课程计划安排表
类别 |
科目 |
年级 |
总课时 |
所占课时比例 |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四 |
||||||
基础课程 |
学科基础 |
语文 |
136 |
136 |
136 |
136 |
544 |
|
|
数学 |
102 |
102 |
102 |
102 |
408 |
|
|||
英语 |
85 |
85 |
85 |
102 |
357 |
|
|||
思想政治(含职业指导) |
68 |
68 |
68 |
34 |
238 |
|
|||
社会 |
68 |
68 |
|
|
136 |
|
|||
科学 |
68 |
|
|
|
68 |
|
|||
信息技术 |
68 |
|
|
|
68 |
|
|||
体育与健身 |
102 |
102 |
102 |
102 |
408 |
|
|||
学科课时小计 |
|
|
|
|
2227 |
|
|||
专业基础 |
170 |
306 |
306 |
272 |
1054 |
|
|||
学年课时小计 |
867 |
867 |
799 |
748 |
3281 |
71.0 |
|||
拓展课程 |
学科拓展 |
85 |
85 |
85 |
102 |
357 |
|
||
专业拓展 |
68 |
68 |
204 |
238 |
578 |
|
|||
学年课时小计 |
153 |
153 |
289 |
340 |
935 |
20.2 |
|||
活动课程 |
兴趣活动 |
102 |
102 |
34 |
34 |
272 |
|
||
专题教育 班团活动 |
34 |
34 |
34 |
34 |
136 |
|
|||
社会实践 社会服务 |
每学年2周 |
||||||||
学年课时小计 |
136 |
136 |
68 |
68 |
408 |
8.8 |
|||
学年活动总量 |
1156 |
1156 |
1156 |
1156 |
4624 |
|
|||
附2:以美术专业为例的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表
类别 |
科目 |
年级 |
总课时 |
所占课时比例 |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四 |
||||||
基础课程 |
学科基础 |
语文 |
136 |
136 |
136 |
136 |
544 |
|
|
数学 |
102 |
102 |
102 |
102 |
408 |
|
|||
英语 |
85 |
85 |
85 |
102 |
357 |
|
|||
思想政治(含职业指导) |
68 |
68 |
68 |
34 |
238 |
|
|||
社会 |
68 |
68 |
|
|
136 |
|
|||
科学 |
68 |
|
|
|
68 |
|
|||
信息技术 |
68 |
|
|
|
68 |
|
|||
体育与健身 |
102 |
102 |
102 |
102 |
408 |
|
|||
专业基础 |
素描 |
170 |
204 |
204 |
170 |
748 |
|
||
色彩 |
|
102 |
102 |
102 |
306 |
|
|||
学年课时小计 |
867 |
867 |
799 |
748 |
3281 |
71.0 |
|||
拓展课程 |
学科拓展 |
85 |
85 |
85 |
102 |
357 |
|
||
专业拓展 |
电脑绘画 |
|
|
136 |
102 |
238 |
|
||
基础设计 |
34 |
68 |
|
|
102 |
|
|||
设计与创作 |
|
|
68 |
136 |
204 |
|
|||
欣赏与评议 |
34 |
|
|
|
34 |
|
|||
学年课时小计 |
153 |
153 |
289 |
340 |
935 |
20.2 |
|||
活动课程 |
兴趣活动 |
102 |
102 |
34 |
34 |
272 |
|
||
专题教育 班团活动 |
34 |
34 |
34 |
34 |
136 |
|
|||
社会实践 社会服务 |
每学年2周 |
||||||||
学年课时小计 |
136 |
136 |
68 |
68 |
408 |
8.8 |
|||
学年活动总量 |
1156 |
1156 |
1156 |
1156 |
4624 |
|
|||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