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接纳每一个 关注每一个——携手助力特殊需要学生居家学习
发布日期:2022-04-26   作者:奉贤区特教指导中心   

为确保随班就读及特殊需要学生居家学习生活更有质量和收获,在区教育局基教科指导下,区特教指导中心发布《奉贤区随班就读学生居家学习指导相关提示》,指导普通学校发挥好资源教室、特教专职教师等专业力量,从身体健康、生活适应、学业发展、心理发展、特色发展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课程支持,做好关心关爱工作,高度关注随班就读和特殊需要学生的在线教学工作。

 

共克时艰助成长,云端教学亦精彩

奉贤区实验·崇实联合中学

为确保每个学生在居家学习中有所收获,奉贤区实验·崇实联合中学在云端为随班就读学生开启个性化教学和支持服务。



落实一生一档,实施精准服务。线上教学伊始,学校就召开“实验·崇实联合中学特教工作会议”。要求特教专职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通过电话访问、微信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环境和能力,预估随班生可能达到的学业目标,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学期目标,将特别关爱无缝衔接地从线下延续到线上。



开设特色课程,满足多样需求。学校基于特殊学生的学情,开设了《休闲体育》《七彩音乐》《艺术畅想》《趣味地理》等在线资源教室课程。通过视频会议同“屏”共振的形式实现小组交流、动手操作、风采展示,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身体素质。



保持家校联系,关注居家健康。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居家期间心理健康情况,发挥全员导师作用,与学生定期线上谈心,鼓励孩子丰富居家活动,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心,让每位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感受到关注和关爱。


 

相见云端 “疫”样精彩

奉贤区实验小学

实验小学通过钉钉课堂的互动反馈、资源教室课程、全员导师个别化交流等方式,为随班就读学生居家学习、活动及心理健康等提供充足支持。



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支持。班主任通过电话家访方式,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的困难、评估学生居家学习的基础条件,与家长一同制订学生线上学习计划;为两名听障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资料与网络资源,防止由于听力受损与视觉信息受限带来的学习困难和焦虑。



心理课堂,关注身心健康。学校特教专职教师组织随班就读学生和家长参与资源教室线上心理课堂,以“积极做好心理防疫,迎接一个迟到的春天”“疫情反扑,你焦虑了吗?”“用非暴力沟通面对爱的唠叨”等为主题引导学生和家长接纳自我情绪,进行心理调适,提高心理免疫。



全员导师,给予个性支持。学校导师们积极参与随班就读学生居家学习指导,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制定生活和学习计划,参与个别化线上学科辅导;同时指导学生们合理休息、经营自己的爱好并做好疫情防控安全和居家安全教育。


 

暖心教育不断线,精准帮扶特殊学生

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

奉贤中学附属南桥中学与随班就读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环境真实情况,如线上学习设备配备情况、操作相关设备和APP使用能力情况、线上学习持续时间情况、线上学习专注力维持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坚决保障线上学习“一个都不掉队”。



建立“一生一档”帮教档案。各科教师为随班就读学生量身定制个别化学习任务单、个别化课堂互动内容、个别化作业布置,切实保障了随班就读和特殊需要学生居家学习的有效性。

  

  

保证“一天一见”家校沟通。为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缓解家长焦虑,学校特教专职教师、随班就读学生班主任和随班就读导师们通过个别化线上谈心,指导他们在不安中寻求沟通与帮助,在经历中学会思考与感恩,在等待中做好规划和学习,在居家中增进健康与亲情;同时,提供居家学习支持和学习建议,让每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感受到关注和关爱。


隔离不隔爱  开启随班就读学生线上关爱模式


面对随班就读学生线上教学的困难,钱桥学校组织教师一同研讨随班就读学生居家学习指导工作。特教专职教师提前下载好各科空中课堂的教学视频,转发给特教教学工作群,方便各科教师通过视频回放方式逐一为学生进行课后讲解;线上互动时,为随班就读学生布置了每节课喊“起立、下课”的任务,以此提示随班就读学生按时上下课,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教师还寻找各种资源素材,为学生提供了课本之外的多样化视觉支持、图片提示,从而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更好理解上课内容。


  

为保证随班就读学生保质保量参与线上学习,塘外中学老师每日进行随班就读学生一日学习反馈,精心设计在线教学和作业布置。为让随班就读学生参与线上学习、保持学生学习专注力和学习兴趣,任课老师为随班就读学生精心设计提问和活动,并给予鼓励和正面评价;同时,根据学生能力合理布置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作业难度和作业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任务。

 

接纳每一个,关注每一个。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引领下,我们同向而行,携手助力特殊需要学生居家学习,共同守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努力让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享受公平、优质、有温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