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徐汇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西南部,是上海现代文明的发祥地,是中西荟萃、文脉悠长的文教优势区。教育是徐汇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区域发展的品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特殊教育成为徐汇区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落实教育公平和追求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现在我区已经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让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随班就读学生都受到适切的教育”始终是徐汇教育人的追求。为此我们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对随班就读人员配置、专项经费、设施设备制定文件予以具体规定。我们优化教育支持模式,开发随班就读学生拓展学习课程,形成了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落实了以资源教师为核心的个别化教育系统。我们强化指导服务系统,由特教指导中心整合调动区域资源,发挥“专业指导、课程服务、资源支持、鉴定评估”的作用。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专职资源教师辅助随班就读”是基于区域特点,体现徐汇特色的工作实践。
一、直面难题
首创集约式辅助模式
1997年,徐汇区教育局提出“构筑随班就读工作最大支持系统”的设想:要求学校为每10位随班就读学生配备1位资源教师提供服务,同时加强资源教室的配套建设。各校积极探索实践,在资源教室100%完成达标建设的同时,三个难题逐渐显现:
1.学校随班就读人数经常发生变化,资源教师配置难以落实。
2.资源教师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完全保证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落实。
3.资源教师多为兼职,流动性大,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相关培训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研究实施了“专职资源教师辅助随班就读”的工作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依托特教指导中心集中招聘管理专职资源教师,为有需求学校提供服务。专职资源教师协助学校管理资源教室,落实残障学生个别教育计划,支持随班就读工作。这一模式的意义在于:
1.
集中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应。针对随班就读服务群体较小(占全区接受义务教育人数的0.5%),普通学校基本不能配备专职资源教师的现状,集中政府有限的财力物力,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使市教委提出的“每位随班就读学生每天半小时辅导”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2.
形成专业力量,提高服务水平。采取“集中招聘、普特结合、培训先行、研训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资源教师队伍,形成随班就读的核心专业力量。
经过近四年的实践,“专职资源教师辅助随班就读”的模式基本形成,资源教师的工作成效开始显现,资源教师成为扶助随班就读学生进步的良师、家长的益友,受到学校的欢迎。
(一)专家把关
公开招聘
为贯彻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经教育局局长办公会议专题讨论,决定在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设置3名专职管理人员的同时,配置20名专职资源教师额度,人员经费由教育局统一拨付。专职资源教师采用全系统公开招聘的方式。每一位应聘者需通过市级专家主持的资格审核、专业测试和面试答辩三个评审环节,最后由专家组综合个人素质、专业背景、经历经验等因素,确定入选人员后报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本着“宁缺毋滥、按需招聘”的原则,截止至2010年9月,共有5名教师应聘成功。
(二)按需申请 行政调配
特教指导中心分派资源教师的依据是“按需配置、动态调整”。每年3月,特教指导中心在本区教育信息网上发布信息,告知关于专职资源教师的工作职责及任务,征询学校对特教中心资源教师的用人需求;6月上旬,学校在分析本校随班就读现状的前提下,向特教指导中心书面提出资源教师需求申请;6月中旬,特教指导中心汇总分析学校用人需求,提出新学年全区资源教师配置方案(优先考虑随班就读学生人数较多、随班就读工作压力较大的学校)上报教育局审批;8月,特教指导中心完成对资源教师派驻学校的调整并告知学校。
(三)学校主导
明确职责
只有当普通学校的领导、教师意识到资源教师的派驻不仅不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反而能帮助任课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时,随班就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为此,在学校共同参与调整修改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资源教师工作职责:(1)通过上门家访、深度访谈和每周不少于5课时进入课堂观察随班就读学生,全面了解特殊学生情况,协助班主任、学科老师做实做细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方案;(2)落实对每位随班就读学生每天个别训练不少于30分钟;(3)发掘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沟通、协调
(四)形成合力
确保质量
资源教师的工作形式比较特殊,平日分散在近二十所学校工作,每周半天回到特教指导中心参加教研活动。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使资源教师的敬业精神、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与高质量的随班就读工作要求相匹配呢?我们强化特教中心的服务意识,本着“服务学生,方便学校”的理念,探索了入驻学校——特教中心双重管理模式,即资源教师的工作绩效由入驻中学和特教指导中心共同考核和管理,以“学生进步评估、家长满意调查、学校评价反馈和特教中心其它任务完成情况”等要素为核心,对资源教师进行全面考核。
为保证资源教师工作顺利开展并落到实处,特教中心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每天巡回走访资源教师入驻的学校,与分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和随班就读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了解并帮助资源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为特教中心—资源教师—入驻学校形成良性互动起好桥梁纽带作用。
三、医教结合
重视信息化专业支撑
资源教师进入普通学校,首要任务是尽快科学、全面掌握特殊学生学习、康复特点与情况。医教结合工作的推进,为资源教师提供了极大帮助。教育局先后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签约,成为这两所医院的医教结合工作基地。每学年开学前,这两所医院的专业医师参与特殊学生评估,出具书面评估材料并提出教育指导、康复服务建议。资源教师通过开展“三个一”活动(做一次家访,做一次课堂观察,做一次学生测试)与专家诊断互为印证,指导实践。如家访后,资源教师们将家访获得的情况结合专家讲授的经典访问调查案例,分析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家访模式加以推广。同时资源教师也将观察记录等学生资料反馈给
随着资源教师工作日益精细化、日益深入学生个体层面、日益关注满足学生的各类特殊需求,资源与需求的矛盾就益发凸显出来。我们建成了面向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随班就读支持平台”。平台设立“随班就读学生鉴定评估模块”和“随班就读学生成长记录模块”:提供了学生的基础信息和教育经历;完善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电子化流程与格式;提供了教育目标分解库及与目标配套的评价测试库及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立方便了教师、家长获取、利用各类资源,使我区的随班就读工作更趋专业、便捷。
我区专职资源教师均来自普通学校,进行特殊教育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显得十分必要。但培训必须摆脱学科教学的束缚,纯理论学习的弊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修出发点。例如,围绕“随班就读学生资源教室课程开发”,我们渗透特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选编方法、教材教法等理论学习。我们通过“设计小组学习课程”这一主题,组织资源教师开发了“丝网花制作”、“传统节日”、“生活礼仪”、“感恩教育”等生活系列课程。在研修形式上,我们也力求活泼多样:有相对集中的专题培训,也有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案例研讨;有“讲讲做做”的相互资源教室参观、教学观摩,也有利用假期集体到书城购置特殊教育专业理论书籍……
特教指导中心每周安排半天组织资源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有各位资源教师的个别教育计划交流,有“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技巧”分享,有巡回各校资源教师汇报展示活动观摩……相互取经,启发灵感。
资源教师全部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特教学院举办的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培训,并顺利通过理论考试与课堂实践考核,获得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岗位证书。通过研修,资源教师不仅迅速掌握了基础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特点。目前资源教师已成为我区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重要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