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弱智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09   作者:特教研究所   

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 石筱菁*

一、研究背景

2005年,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全市范围内试行。该方案明确提出“要运用科学的语言训练方法对语言障碍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发展。建议从低年级始开设。”同年,市教委教研室确立我校为“上海市辅读学校言语沟通课程实验项目校”和开展言语训练研究的试点单位,组织开展“中重度弱智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基础来自我校承担并已结题的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重度弱智学生主题教育训练的绩效研究》,是对十五期间课题的深化研究,力图寻找新的突破点。20088月,该课题又被批准为全国“十一五”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言语康复训练”是以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为基础,根据中重度弱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言语康复需求而设置的一门特殊课程,属于上海市辅读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补偿性课程之一。本课题试图通过对中重度弱智学生言语障碍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剖析,探索学生言语障碍的规律及特点,探讨言语康复训练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并通过训练实验形成有效的言语康复训练模式。

(一)研究思路

1.整体规划,分类研究

课题组根据中重度弱智学生的言语障碍现状,将本课题划分为3个子课题实施研究,即失语症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语流障碍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研究、构音障碍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这3个子课题又派生出相关的14个卫星子课题。

2.同步推进,兼顾个性

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这3个子课题既各自独立又兼容相关,既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子课题的独立性,又考虑到相互之间的兼顾性。

3.重点突破,侧重效能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思考并认识到言语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让中重度弱智学生最终能够融入主流社会。根据训练目的,我们14个卫星子课题中各确定一个重点内容进行突破。

(二)主要观点

1.言语康复训练课程有别于实用语文课程,是一门针对学生的缺陷补偿需要设计的课程。只有注重中重度弱智学生的言语障碍差异,设置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量身定做训练计划和实施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2.与普通儿童相比,中重度弱智学生虽然智商偏低,但是他们同样具有可教育性。根据不同类型言语障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编实用又有趣的教材是实施中重度弱智学生教育训练的重要步骤。

3.对有严重言语障碍的中重度弱智学生,必须采用生动、持久的干预策略和训练方法。而细心观察语言障碍学生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兴趣特点,是对其进行康复训练的前提。

4.言语沟通训练要与医学、心理学、康复训练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中重度弱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价值

1.比较系统而具体地对失语症、语流障碍、构音障碍学生这三类中重度弱智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实用的言语康复训练,为普通学校中随班就读生及辅读学校的特殊学生的教育训练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把汉语拼音教学系统有针对地引入语训课堂和个训中,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创编的两类辅助教学活动“唇舌操”和“汉语拼音手势符号方案”。

3.多角度地对智障学生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创编了第三类辅助教学活动“言语训练歌曲”

四、研究过程

(一)开展全方位的现状调查

1.失语症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该项目的调查人员由我们课题组成员、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参与组成。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校内9名失语症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的量表有失语症学生言语评估表和失语症学生沟通行为表结果发现,有2名学生能模仿手势进行表达,有2名学生听觉辨别能力差;同时在构音器官检查中发现,89%的学生不懂得正确使用发音器官。

2.语流障碍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根据语流障碍学生言语评估表、语流障碍学生沟通行为评估表本校二年级10中重度弱智学生进行测评。调查结果显示:47.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语流障碍,具体言语障碍为:①重复发音②起音困难③言语中阻④拖长字音⑤随意停顿⑥没有停顿。

3.构音障碍学生言语康复训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成员根据构音器官检查表、构音障碍评定表、家长及教师简易筛查表-动作能力表,对26名学生进行评估。调查结果发现,我校78.2%的学生有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构音异常情况:呼吸方式大多为胸式呼吸、对气流的分配差、唇部力量弱、舌根麻痹。构音检查的具体情况为:①省略②替代③添加④口唇化⑤齿背化⑥硬颚化⑦送气音化⑧不送气化。

(二)确立多角度的实施策略

1.校内全员参与,合作开展研究学校课题组成员和条线管理人员结合起来共同研究。

2.开发校外资源,形成研究合力。课题组建有校内和校外两支研究队伍,相互配合研究。

3.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师资水平。采用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师资培训。

4.立足课堂实践,探讨训练内容。以个训组为主,同时联手语文、数学、体育等教研组共同训练。

5.创新语训途径,优化矫治方案。购买泰依格公司研制的“语言评估导航仪”和“新概念学说话”设备,定期对语障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评估测试,及时调整个别矫治方案。

(三)探索多元化康复训练方法

1.失语症学生言语康复训练教学

1失语自闭症学生的言语康复训练方法

①即时言语训练法。指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时机对失语自闭症学生进行言语康复训练。镜面模仿训练法。指教师通过与失语自闭症学生面对面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眼看耳听,脑想体动,模仿教师的动作姿势一起练习。同桌互动训练法。指教师精心选择同一个班级在动作、自理、交往等领域发展比较好且愿意帮助有困难的无攻击性行为的同学作为失语症自闭症患儿的同桌一起进行活动训练,可起到作为失语症自闭症患儿小老师的作用。多感官参与训练法。指通过看、听、摸、闻等多种感官组合训练,辅助学生加强记忆,提高认识。⑤可视音乐干预训练法。指运用可视音乐治疗教学辅助仪器等将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掘失语症学生的大脑潜能。音乐疗法训练。指运用钢琴、打击乐器等乐器进行音乐活动,使之成为学生和治疗者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一种沟通方式。

2)失语脑瘫学生的言语康复训练方法

①放松疗法。指教师在课中要促使失语脑瘫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紧张得到一定的放松,有利于言语康复。②模拟社区训练。如教师将失语脑瘫学生带到模拟社区,在肯德基、农工商超市和电影院等处进行训练。③“语言治疗仪”训练。指利用“启智博士”(早期语言评估与干预仪)对失语脑瘫学生进行言语干预训练。

2.语流障碍学生言语康复训练方法

1)歌唱法。指在对智障学生进行训练的时候要求学生先学会唱音阶。(2)呼吸法。指对智障学生进行呼吸训练时,先提高学生的生理呼吸能力,再逐步发展言语呼吸能力。 3)数数法。指教师利用清晰的语速数数“12……”,训练语句的长度、语速的均衡性以及发音的稳定性。(4)模仿法。指老师以标准的发音来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并由简到难逐步递进。(5)慢速说话法。指老师示范时尽可能地夸大嘴型、放慢语速、发清字音,让学生来模仿。(6)按节拍说话法。指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可以用拍手、打击各种乐器来按节拍训练说话。(7)传话游戏法。指利用教师自己设计的传话游戏,使学生得以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8)看图说话法。指先从呈现一张图片入手,当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以后,再对图片进行扩展说话。

3.构音障碍学生言语康复训练方法

1)中轻度构音障碍学生的言语康复训练方法

①唇舌运动训练。充分运用学校自编的唇舌操(经华东师范大学马红英教授指导后再次改编),对构音障碍学生的下颌、唇、舌进行训练。②听觉训练。主要通过口述或放录音,也可采取小组训练发展言语能力。③视觉训练。主要利用其视觉能力,通过图画让学生了解发音的部位和机制,指出其主要问题所在,并告诉学生准确发音的部位。

2)重度构音障碍学生的言语康复训练方法

①呼吸训练。指训练时让学生卧位或坐位,放松并平稳地呼吸,教师的手平放在学生的上腹部,在吸气末时,随着学生的呼气动作平稳地施加压力。②唇舌训练。指教师通过手法帮助学生做双唇展开、缩拢、前突运动并进行吹吸、爆破音的训练。③替换或增强交流系统。指教师利用自制《言语训练卡片》、《言语训练图》等词板或句子结构板,让言语障碍学生通过交流板上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成果要点

(一)中重度弱智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本课题对45名失语症、语流障碍和构音障碍儿童进行了为期5年的言语康复训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多方面的评估,实验中的5名学生已陆续安置到鹤北小学、华坪小学等普校随班就读。

1.70%失语症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1)提高了失语症学生沟通的主动性。失语症学生林某的沟通能力及发音技巧前后对照如下:训前表现为失语,有需求时只能发出类似于“啊”的音,不愿与人沟通,对他人的呼叫不予理睬;训后表现为在他人提醒下发出30多个常见词语的模糊发音,能主动与人打招呼,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偶尔还会主动与人交流。20099月,林某已回归普通幼儿园就读。

2提高了失语症学生的发音技巧。失语症学生在教师训练下,激发了其开口表达的欲望,促进了其发音技巧的提高,逐渐形成音节、词语,甚至是不完整的短语。如失语症学生金某刚来校时,在与人打招呼时,常用“a”或是“e”音代替了语言,而现今能较为清楚地用语言“老师早”表达他的问候,并且能用词语表达一些水果及物品。

3)促进了失语症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失语症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发展缓慢。如林某的有意注意时间约为2分钟,甚至更短。训后发现,林某的注意力得到明显改善,有意注意时间能持续在6分钟左右。

4)增强了失语症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某的训前表现为:一节课中有28分钟时间在拍打桌子或者干脆离开座位,独自在走廊徘徊。训后表现为:一节课中能有20分钟时间安静地参与课堂教学,遇到同桌邀请还能上台表演。

2.82%的语流障碍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1语流障碍学生的语流障碍得到了改善。训前语流障碍学生读课文时会随意停顿,拖长字音,怪声怪调。训后他们学会了集中气息进行发音和说话,也学会了按照一定的节奏流畅而匀速地朗读课文。而对于一些语流障碍程度比较严重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会了倾听老师说话,模仿老师的发音,而不再是重复简单的发音。

2语流障碍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训前语流障碍学生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不善于与人交流。训后,他们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能每天早上、课前大声地老师和同学们问好,能流畅地朗读所学的词语和句子,下课了还能够在同学们之间进行简单地交流。

3语流障碍学生的言语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我们发现,有些语流障碍学生对音乐、儿歌有着强烈的兴趣,所以我们在进行言语训练的同时,常常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对语流障碍学生进行言语康复训练。训后的天天同学,唱歌特别动听、歌词唱得很清楚;峰峰同学可以记住几十首儿歌而且念得非常流畅……

4语流障碍学生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发展。在进行语流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大胆说话,但是也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平静缓慢地说,在一种柔和舒缓的气氛中发音和说话,让学生形成愉快说话的心理。

3.85%构音障碍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得到提高

1提高了构音障碍学生的构音能力。如构音障碍学生吴某,训前其构音器官与功能检查情况是呼吸方式为胸式呼吸,吸气浅,吐气控制能力差,保持约3秒;对气流的分配差,说话时气流不连贯;唇部力量弱。语音测试情况为所有声母发音错误。双唇音/b/替代多个音。翘舌音发成平舌音。舌根音发成舌尖中音。训后,其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吸气较深,对呼气控制力好,吐气时间约67秒。对唇、舌控制能力好,能正确完成12节唇舌操。能正确掌握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音/d//t//n/,边音/l/,舌根音/g//k//h/,舌尖后音/sh//r/以及零声母/y//w/的发音。

2促进了构音障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认真学习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在研究中注重让构音障碍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步。在构音障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表中可以看到,在2005年的初次评估中,实验对象中75%的学生是动作思维,25%的学生是动作思维伴随形象思维。在2009年的评估中,实验班学生中55%的学生是动作思维伴随形象思维,45%的学生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开发了校本化的康复训练教材

我们确立了关注智障学生发展回归主流社会个性差异的三大原则。根据个别化教育、动手练脑等理论,研究编写了用于言语障碍康复训练的文字教材和影像教材,丰富了学生言语康复教学资源。

1.编写了构音障碍学生言语康复教材。主要有汉语拼音教学全一册、对话教材全一册、说话教材全一册、言语沟通训练——辅助教学活动1——唇舌操训练小册子及唇舌操光盘。

2.编写了失语症儿童言语康复教材。主要有《失语症儿童训练纲要》、言语沟通训练——辅助教学活动2——手势符号小册子及手势符号光盘。

3.编写了语流障碍儿童言语康复教材。主要有《语流障碍学生训练纲要》,言语沟通训练——辅助教学活动3——言语训练歌曲小册子及光盘。

(三)丰富了教师言语教学资源库

1.编辑了教师论文选《点滴智慧于言语训练中》。

2.编辑了教师案例选《塑造一个学习语言的大环境》。

3.编辑了教师随笔集《感悟在笔尖下流淌》。

4.编辑了特邀家长撰写的小册子《脑瘫儿父亲谈教女经验》。

(四)构建了多层次的言语沟通评估体系

课题组参照台湾的西内量表,华师大引进的麦卡西量表等相关量表内容,设计了相关主题训练的绩效评价指标,分别是中重度弱智学生失语障碍儿童沟通训练评价表,中重度弱智学生语流障碍儿童沟通训练评价表、中重度弱智学生构音障碍儿童沟通训练评价表。这套评价表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略)

*课题组其他成员:戴宇梅、朱晓庆、朱冠馨、王永红、阮晶、张玉根、梁红、徐佳妮、计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