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汪海萍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应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不足45%,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残疾大学生因其特殊性,就业面临更大的困境。研究发现,导致残疾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如残疾、社会排斥等),但残疾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上海是国内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最为普及的城市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残疾学生毕业人数总计533人。2011年持有残疾证的在校大学生为388人,分别在12所985和211高校、31所普通高校和32所高职院校就读。另有近千名残疾人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方式在普通班或为其专设的特教班就读。在上海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残疾大学生的劳动权利得到较好保障,就业率逐年提升。但在整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现实、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的矛盾更加凸显,就业心理冲突更为强烈,需要高校及相关部门给予关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概念界定
1.残疾大学生:指持有残疾证的在校大学生。
2.就业心理:指与就业相关的个体心理过程及心理特征,包括就业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倾向等方面。其中就业认知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以及就业形势政策认知;就业情绪情感包括就业心态和就业压力感;就业意志包括就业准备和就业执行;就业个性倾向包括就业动机和就业价值观。
二、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支持。
(二)研究对象和工具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来自上海市37所高等院校的124名残疾大学生;另一组为与残疾大学生学校、年级、专业基本匹配的115名非残疾大学生。两组调查对象的基本构成见表1。
表1 两组大学生基本情况表
类别 |
组别 |
残疾大学生 |
非残疾大学生 |
性别 |
男 女 |
55(44.4%) 69(55.6%) |
47(40.9%) 68(59.1%) |
年级 |
大一年级 中间年级 毕业年级 |
41(33.1%) 42(33.9%) 41(33.1%) |
34(29.6%) 42(36.5%) 39(33.9%) |
专业 |
文科 理工科 艺术类 |
28(22.6%) 29(23.4%) 67(54.0%) |
26(22.6%) 25(21.7%) 64(55.7%) |
残疾类型 |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肢体残疾 |
30(24.2%) 67(54.0%) 27(21.8%) |
|
残疾程度 |
轻度残疾 中度残疾 重度残疾 |
41(33.1%) 41(33.1%) 42(33.9%) |
|
2.研究工具:自编《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与《非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和特点;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提升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对策。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四)研究过程:
研究经过预调查、正式调查、正式访谈、数据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资料分析讨论等阶段。
三、
结果与讨论
(一)残疾大学生整体就业心理水平不高,且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法,每个项目从1到5计分,问卷平均标准值为3。对所有被试的问卷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被试在就业心理四个方面的平均得分,并与平均标准值3作单一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总体情况(N =124)
|
平均数 M |
标准差 SD |
与3分的显著性比较 |
t
p |
|||
认知方面 情绪情感方面 意志方面 个性倾向方面 总问卷 |
2.908 2.929 2.216 3.730 3.039 |
0.594 0.525 0.531 0.435 0.351 |
-1.734 0.085 -1.514 0.133 -16.450***
0.000
18.697***
0.000
1.241 0.217
|
注:*表示p <0.05,**表示p <0.01,***表示p <0.001,下同。
由表2可见,残疾大学生就业意志及个性倾向两个方面与标准平均值3分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被试在就业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方面都低于标准平均值3分,而个性倾向方面的得分高于平均值。说明残疾大学生整体就业心理水平不高,在就业认知、情绪情感及意志方面都低于中等水平。
此外,进一步筛选出就业心理问卷得分的前27%与后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00)。而对非残疾大学生数据进行相同处理时,未发现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239),说明在残疾大学生中,就业心理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明显。
访谈发现,“残疾”并非导致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残疾大学生所以会出现就业心理水平差异明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个体对于残疾的认识与态度不同所致。
(二)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较为消极,社会的不接纳态度造成的压力最大
调查数据显示,66.3%的残疾大学生表示面对就业会出现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李芬芳发现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逃避、等靠、偏执等心态;张宏华认为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更高。
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感上的得分低于平均分,在关于就业压力来源的题项
图1 两组大学生就业压力源选项百分比
图1可见,在就业压力源的排序上,除社会的不接纳态度,其余四个选项两组大学生的排序完全一致;社会的不接纳是绝大多数残疾大学生首要的就业压力源。王得义(2010)对109名聋生的调查也发现半数以往的学生认为就业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访谈中,研究者也发现几乎所有的残疾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均认为社会的不接纳态度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最大。
(三)残疾大学生就业准备普遍不足,尤其缺乏清晰的职业意向和职业规划
调查发现近90%的残疾大学生表示尚未确定职业意向,更未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而非残疾大学生与之相应的比例分别40%和60%左右,表明两组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差距较大,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严重不足。
在关于坚守职业理想的题项中,48.4%的残疾大学生对“我会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努力”表示同意,29.8%明确表示不同意;而非残疾大学生中表示同意的占80.9%,不同意的仅为4.3%。显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意志整体弱于非残疾大学生。
(四)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个性倾向鲜明,尤为注重环境和精神因素
两组大学生关于就业动机选项的得分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两组大学生就业动机选项百分比
图2可见,在反映就业动机的四个选项中,残疾大学生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实现47.58%、生活理想37.90%、从众37.9%、社会贡献17.74%,非残疾大学生与之相应的得分是71.3%、41.7%、50.4%和47.8%。两组大学生中自我实现型的就业动机均为最高,就业动机不明显的比例也都较高,但非残疾大学生的比例更高。就业动机倾向于社会贡献的残疾大学生比例远低于非残疾大学生,表明残疾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图3 两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选项百分比
图3可见,在反映就业价值观的四个选项中,残疾大学生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发展机会90.32%、工作环境90.32%、精神因素84.68%、物质条件83.87%,非残疾大学生与之相应的得分是85.2%、65.2%、72.2%和80.0%。数据显示,残疾大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残疾大学生;两组大学生都把发展机会放在首位;残疾大学生视环境因素与发展机会同等重要,并且认为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都很重要,但精神因素更重要,反映了残疾大学生群体的特殊需求。
(五)家庭亲密度、学校及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与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显著正相关
从表3可以看出,个体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就业心理的各个方面呈显著正相关;家庭亲密度、学校及社会支持与就业认知、意志、个性倾向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表3 各因素与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相关
|
认知方面 |
情绪情感方面 |
意志方面 |
个性倾向方面 |
总问卷 |
支持利用度 |
0.201* |
0.250** |
0.472** |
0.424** |
0.240** |
家庭亲密度 |
0.465** |
0.017 |
0.604** |
0.479** |
0.503** |
学校及社会支持 |
0.350** |
0.131 |
0.631** |
0.359** |
0.366** |
家庭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程度。张微(2008)认为残疾大学生的父母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性格特点,较易给予切合需要的信息、建议和指导,家庭的情感支持是残疾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寻求精神慰藉、形成健康就业心理的重要渠道。
学校及社会的支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访谈研究发现,残疾大学生对于学校或社会的物质支持(主要是物资补贴及无障碍设施)要求并不高,相反他们认为学校及残联等组织的关心和推介对他们就业的认知及情绪情感方面影响很大。相比学校及社会所提供的物质支持,残疾大学生在精神方面的支持中受益更大。
支持利用度是指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或疑惑时,向周围支持系统主动寻求帮助的频率。一个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人,在遇到困难时会在支持系统的安慰和帮助下找寻新的方法去解决所遭遇的困境,这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已成功就业的残疾大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更注重与家庭、朋友及残联工作人员的关系维系,在产生消极情绪时更主动地向他们寻求支持;在择业过程中,他们更具主见及独立性,能清楚了解自身的需要。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实施差别化的指导策略
上海市残疾人高等教育以融合教育为主,绝大多数残疾大学生都在普通高校就读。虽然高校设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就业指导部门,但由于各高校残疾大学生人数甚少,加之对这一群体缺乏关注与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并未成为普通高校就业心理指导的有机组成部分。本研究的调查数据与个别访谈表明,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亟需提上议事日程。
就业心理指导的开展可以促进残疾大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学时期是青少年就业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调查显示残疾大学生较非残疾大学生,在确定职业意向方面更需要辅助,如果从刚入学时就给予其就业意识的培养,对于残疾大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提早进行就业准备会有很大帮助。
相对非残疾大学生,残疾大学生中的就业心理呈现出两级分化的倾向,这提示我们在开展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时,更应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别化的就业心理指导策略。
(二)增进与残疾大学生情感层面的沟通,提高家庭亲密度
无论是普通学生或特殊学生的家长,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沟而不通”的情况。残疾大学生因其敏感细腻的个性,家长如果不注意表达方式,更容易出现亲子关系问题,进而影响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萨提亚冰山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家长在与残疾大学生的沟通中,不应只关注到大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更应该试着通过温和理解的语言,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其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三)主动寻找实践机会,充分利用现有社会支持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作用下,择业者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职业理想和价值。残疾大学生较之非残疾大学生更容易退缩,在遇到求职挫折时,更容易放大“残疾”,进而产生“任何努力都会因残疾而没意义”的消极想法,最终导致不敢面对外界环境的压力,缺乏融入社会的主动性。因此,培养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竞争意识及积极主动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实践可以使残疾大学生更早获得职业的初步经验与实践智慧,及时调整对于职业的认知偏差。在实践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大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尽早熟悉岗位内容及要求,为用人单位节省培训及上岗过渡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工作中找寻到自己的就业兴趣点,及早调整认知,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大大缓解学生的就业焦虑情绪。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