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敏
“活教育”是由著名教育家、我校创办人
作为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实验基地,近年来,我们在践行“活教育”思想,探寻聋高中语文教改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是:
一、理念要“激活”
语文是聋高中阶段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它既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任务,又肩负着为聋生补偿听觉缺陷、发展语文能力的职责。在践行“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能沿袭长期以来一直奉为圭臬的“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考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遵循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影响了他们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但是,他们视觉敏锐、观察力强,对于生活中接触过的事物容易理解和把握。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语文课堂融入生活中,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十分有益。
比如:在执教《山中访友》这篇写景散文时,老师把课堂“搬”到校园中,指导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亲近自然时油然而生的愉悦感。有了这番亲身体验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便多了几分真情真意,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再如:在指导学生以“信任”为题构思作文时,老师首先带大家做起了内容为“测试相互间的信任度”的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让聋生去感受“信任”的力量;随后,老师又列举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缺乏信任而相互猜疑、引发矛盾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信任”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来指导学生写作。结果,聋生不但对于“信任”二字的深刻含义有了比较真切的感受,能较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更学到了如何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
(二)加强生活中的语文实践
语文学习的天地十分广阔,生活中可以处处学语文、用语文。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把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社团活动与他们的语文实践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练兵”,提高听(看)、说、读、写的能力。
例如,在校“人文节”期间,我们与校团委联合举办了围绕某一主题的辩论赛;在教师节前夕,开展“我给老师写封信”的慰问活动;在校“读书节”上,举行课本剧展演活动;在校“体育节”期间,举办“阳光体育”征文竞赛……我们还组建了口语朗诵、课本剧表演、小记者团等学生社团,定期出版以在校学生为主创班底的校级刊物——《聋生之音》。
上述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更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都大有裨益。
二、教材要“鲜活”
目前,由于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编写的聋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我校只能参照使用上海市普通初、高中语文(试用)教材。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聋生在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的健听生,完全照搬普校教材不仅不能有效补偿聋生的听力损失,还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此时,“活教育”中的“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思想激活了我们原先把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内、教材中的思维定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一)开展生活语言的训练
为了改变由于听力言语障碍,聋生在语言能力发展上所呈现的“短腿”现状,我们多方探索把生活源头的“活水”引入课堂,努力做到把他们的生活体验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的操练和实践。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开展生活语言训练,将日常的生活内容作为聋生语文学习的载体和语言表达的对象,通过看(听)话写句子、看手语句子、回答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写一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学生所写的语句、语段经教师批改后要进行背诵、默写,使之不断巩固和积累。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笔聊天天写”、“作文周周练”等生活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勤思勤笔,逐步养成以文字形式进行日常表达的习惯。
(二)撷取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话题作为“活教材”
2008年5月,汶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聋生和全国人民一样牵挂着地震灾区,他们从报纸、电视和网络上及时了解救灾的最新进展。同学们关注着灾情,他们有许多话要说。我们想,这不就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吗?于是我们多位青年教师从网上选取了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几篇新闻、诗作、时文,经过精心备课写出教案。结果,这几堂辅之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音像手段的语文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但激发了聋生们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感情,而且体会到“情动而辞发”,文贵在真、情贵在深。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只有“情动于中”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好文章,这对他们学写情真意切的文章是有很大启发的。
这让我们认识到: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一座蕴藏着能为聋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丰富资源的宝库。正如
(三)启动校本教材的编写
随着上海地区聋校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我校的学生入学率已接近零拒绝。对于一些患有智障、脑瘫等多重残疾的聋生而言,尽管降低了教学要求和教学难度,他们仍然无法像其他学生那样使用现有的教材课本来进行学习。为了满足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需要,我们除了在教学中穿插使用若干生活性、实用性较强,通俗易懂并具有一定教育性、趣味性的课外短文外,已开始尝试为烹饪专业的聋生编写一套符合学情的校本教材。
三、方法要“灵活”
(一)因残施教
如上所述,我校现有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很大,既有来自上海聋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又有从普校初三毕业后转学过来的随班就读学生,还有从西藏拉萨特教学校毕业后来上海读聋高中的藏族学生。
面对这些学习水平悬殊、残疾程度不同的聋生,我们采用了分层教学加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备课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语文能力确立分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级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除了全班必做的练习外,再布置适合不同层级的选做题。由于聋高中学生多已成年,自尊心较强,老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通常采取隐性分层法,不把学生的层级状况公诸于众,只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把握有度即可。
2011学年,我们依据九年级毕业会考的语文成绩,对新入学的计算机应用和烹饪专业的学生实行走班制教学。A班学生基础较好,采用现有的课本教材;B班学生基础较差,还有数名多重残疾的学生,改学《开明国语课本》等教材。经过一年的教学,两个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因材施教
聋生虽然失去了听觉能力,但视觉补偿机制使得他们在观察力、模仿力及动手能力上更胜一筹。如何利用他们的才能、特长来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呢?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聋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每个学习小组采用异质构成法,即在四至五名组成的学生中,由其中一名学习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再有一至两名具有绘画或表演才能的学生、一至两名口语或手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各小组之间为同质水平。在教学中,老师经常以小组团队合作或竞赛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这种体现团队精神的合作学习模式颇受学生欢迎。
比如,在执教《上海的几处景观》这篇课文时,老师就让各学习小组自己选择课文中的一处景观介绍进行研究,然后让绘画好的学生依文画景,让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导游”,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质疑提问。于是,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有了用武之地,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也有了提高。
(三)因文施教
我们现在所用的语文教材中,文体种类颇为丰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一应俱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应有尽有。除了现代文之外,还有不少最让聋生“头痛”的文言文。遵照
在执教议论文和复杂的说明文时,教师采用图示思路教学法。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指导学生画出课文的思路结构图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材料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再来探讨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或说明顺序,就比较容易了。
在教授文言文时,不照搬所谓的串讲法:教师一字一句地翻译课文,学生一字一句地做记录。教师在课前预习时,可以先把译文发给学生,布置学生在对照原文、译文后进行逐句地翻译,并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除了常用的诵读、品读之外,还尝试想象写作法。教师挑出诗歌中的某些片断,让学生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基调,对某些场景展开想象,进行补写、扩写。比如,在教《木兰诗》时,可以让学生扩写“木兰返乡”;在教《卖炭翁》时,可以补写“失炭之后”。
在教小说或戏剧时,在学生理解、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还可采用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评价要“变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实施情况的检测,也是我们反思教学、做出调整的重要依据。应该说,改变以往仅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的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践行“活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关注聋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除了学校采取的统一考试之外,我们还尝试在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班级采取师生合作出考卷的考试形式,即:教师出闭卷,学生统一在课上完成;每位学生在课后再自编一份考卷并写好答案上交。这种新颖的考试模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通过践行“活教育”思想,我校的语文教学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仅仅还只是开头,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努力前行,积极为聋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