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学校生活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18   作者:特教研究所   

朱银珍

 

生活教育取自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精神实质,从内涵上讲,是适应于中重度弱智儿童生活实际需要的实用性教育。长宁区辅读学校自1999年起组织专家和教师开展《弱智学校生活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课题研究,目前已经构筑了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校本课程计划、教学方案和教材,为弱智学校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下面就研究思路、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做一概括介绍。

一、开发“生活教育”课程的起因

自轻度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教育开展以来,辅读学校的招生对象已经转变为以中重度的弱智儿童以及兼有其他严重残疾的弱智儿童为主。原来的适合于轻度弱智儿童特殊教育的教学文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辅读学校的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制定出一套适合于新情况的教育教学文件。这使辅读学校普遍面临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中重度弱智儿童少年教什么“和“如何教”。

这个问题早已为国内外专业工作者所认识。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对这类教育群体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形成了从整体目标到教学内容、方法的基本课程框架,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而我国大陆的弱智教育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速,各地辅读学校都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不少弱智学校也在探索适合于这类教育对象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时往往摆脱不了学科观念的束缚,仍然是从语文和数学等学科体系中寻找适合于这类对象学习的内容,因而很难真正解决目前辅读学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开发“生活教育”课程的宗旨

我们的研究力求摆脱传统的学科观念的束缚,不是从学科的观念出发,而是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为了生活、通过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生活”的理念,研究适合于这类教育对象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以便真正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生活教育”针对中重度弱智儿童的特点,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生长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实行以饮食、用厕、衣着、睡眠、个人卫生及安全等为中心内容的生活教育,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丰富其知识,开发其智力,塑造其人格,形成生活自理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教育”是根据中重度弱智儿童当前和未来的生活需要,组织学习与基本生存需要密切相关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必要的家务劳动及社会交往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弱智儿童就能顺利地完成学校教育,进入社会,较好适应每日的生活,将来能够在生活上自立或半自立,尽可能减轻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

三、开发“生活教育”课程的策略

本研究始于19992000学年度,以当时的一年级为研究对象,该班学生8人,后来又来了几个插班生,学生智障程度重,个别差异大。20002001学年度又把新招的一年级作为研究对象,该班有13人,情况好于前个实验班。2003学年度起,又把编制的生活教育教材放在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中试教。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以往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实验过程中教师以及其他人员获得的经验。运用行动研究法,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教育研究人员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共同进行研究,边思考边实践、边评估、边改进、边提高。运用个案研究法,对特定的教育对象就某一个具体研究科目进行调查与跟踪,实行点和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力求提高效果。

(一)调查摸底

    了解低年级中重度弱智儿童生活知识与技能的状况,为确定教学内容作准备,我们对儿童进行多方面前测评估工作:

    1、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及相关的生活自理技能;

    2、对常用衣物的认识及其使用技能;

    3、对常用食物的认识及其使用技能;

    4、对家庭基本认识;

    5、对学校基本认识;

    6、对住处和所在社区的基本认识;

    7、对城市交通及其他主要市政设施的基本认识;

    8、对基本的自然现象的认识。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低年级中重度弱智儿童心理发展严重迟缓,仍然处于早期婴儿或幼儿的发展阶段,缺乏最基础的日常生活知识与技能。如:不知道自己身体主要部位及器官叫什么;不知道常吃的东西叫什么;不知道穿的是什么衣服,什么时间穿什么衣服,如何穿;对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基本的时间观念几乎一无所知。

(二)制定生活教育内容的方案

根据以上调查摸底情况及低年级段中重度弱智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我们以“我”为中心,确定了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七大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又根据实际需要划分为34个小课题,即:

为便于操作,教师围绕着每个课题制定教学方案。方案包括教学内容、目标、教具准备、课时安排、途径和方法等。教学内容是方案的中心环节,本身包括认知、语言、识数、技能(生活技能和感知运动技能)及养成教育。教学内容经过适当的处理,打印出来,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依据,即“教材”。

这七个由“我”开始,由近及远的教学单元,概括了低中高各年级阶段中重度弱智儿童基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低年级阶段对于单元中各个课题都是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对当前生活最有用的,他们的发展水平所能允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到了中高年级阶段,这些单元主题又进一步的重复加深学习,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再认识”。与此同时,也适当增加大的主题,如“我的国家”,在每个单元主题下也根据需要增加适当的课题内容,如在“我的生存环境”中增加“环境的保护”的内容。

(四)形成实施生活教育的综合效益层次

我们确定了七个主题单元,分成22个教学课题。在集体教学课题的教学上,我们追求的是综合效益。从认知、语言、感知运动、生活技能、数学和养成教育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

认知:帮助学生认识相应的常见生活事物;

语言:帮助学生学会相应事物的名称,认读词语卡片,进行适当的说话训练、指导书写少量的字词;

数学:对课题内容涉及到的事物进行计数和计算;

感知运动:结合具体的事物对儿童的感觉功能及精细与粗大动作进行训练;

生活技能:相应生活自理技能及简单家务劳动技能的训练;

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社会行为;

例如《我的家庭》中的《家庭成员的初步认识》及《家庭环境的初步认识》。

四、开发与研究“生活教育”的效果

(一)学生方面

1、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

2、获得了最为需要的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

3、提高了常用语言能力;

4、当前的生活质量有了提高。

(二)教师方面

1、逐步形成了为了生活、通过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生活的思想;

2、提高参加开展生活教育课程研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非实验组的教师也受到感染,对生活教育产生兴趣。

(三)家长方面

1、转变了传统的“上学”观念,认识到学习掌握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

2、开始配合学校开展生活教育课程的研究。

(四)专家意见

20043月我校召开了《低年级段较严重弱智儿童生活教育课程开发与研究》研究成果的汇报活动,到场专家对这项研究给予了肯定的评价:生活教育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从当前弱智教育的实际出发,以环境导向课程为理论基础,在充分分析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和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7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将传统意义上的各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该课程的设计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当前的弱智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

          (作者单位:长宁区辅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