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高中课程设计研究
发布日期:2019-02-18   作者:特教研究所   

徐洪妹*

 

一、研究的背景

本课题研究是参照《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试行)》、《国家教委决定对全日制盲、聋和弱智学校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通知》,并参照《上海市普通学校的课程计划进行调整的通知》,并参照上海市普通学校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结合上海的实际和盲人高中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制定出一套适合时代要求和盲高中生身心特点的、促进盲人高中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设计方案。

二、研究内容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以全纳教育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程设计

根据全纳教育和多元智能的理论,我们认为盲人高中学生虽然在视觉智能方面存在障碍,但是不能忽视他们的其他智能发展,应给予他们一些平等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

2.关注盲人高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涯发展

教育应把盲高中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关注他们的生命价值,让他们在教育中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学会与他人交往,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生命的体验、生存的技能,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并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信心,最终使他们服务社会、回归主流,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3.适应盲人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视力残疾对青少年的发展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正常人9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的,但其影响的只是某一阶段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速度,而不是使整个身心发展停止,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基本上还是与普通青少年相一致的。这就决定了盲人高中的课程设计必须大致与普通高中相一致。但同时盲生还有一些特殊性,盲人高中学生心理发展和普通学生相比具有特殊性,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不可照搬普通教育的做法,需要通过一些特殊课程将盲人高中学生缺乏的那部分补齐,使他们能像普通儿童那样正常地发展,达到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1.知识与技能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我们注意加强课程内容与盲人高中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够良好地表达和交流;掌握盲人高中生基本的职业技术,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和文明卫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基本的安全保健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我们根据盲人高中生的特点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尊重盲生的主体性,倡导盲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扬长避短,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高中课程的学习,我们旨在提高盲人高中生的自信心,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初步的科学、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平等参与的意识。

(三)课程的结构

参照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我们在学科领域充分考虑其整合性,并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领域是由若干科目组成,根据盲人高中的特点,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信息科技等12门科目。在课程模块方面,由于我校盲人高中开办于1998年,正值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二期工程刚刚启动,因此我校盲人高中的课程设置在借鉴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一期工程的“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也尽可能吸收二期课改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三类课程模式。但盲人高中的课程结构要体现发挥盲人学生个性,挖掘其潜能的特点,因此我校在选修课中和活动课中,又开设了医疗按摩、钢琴调律、器乐演奏、外语翻译、心理或法律咨询等学科,为学生升入高校对口专业学习及就业打基础。

(四)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坚持教育性

课程内容材的选择要重视对盲人高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显性或隐性课程的形式发挥它们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在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自己,提高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与基础性

盲人学生虽有视觉缺陷,但他们也具备掌握高中阶段文化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需要和可能性。根据学生的需要,各科教材在选编对要突出基础性的知识,以广泛适用的和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体现一定的先进性。

3)适应盲人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针对视觉缺陷给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带来的困难,把普通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放在四年中完成;删去一些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过于困难、对今后学习关系不大的内容;增加适合盲生学习及今后工作需要的内容,扬长避短。

2.选择课程内容

根据以上三个原则和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具体选择时,既注意保证学生掌握高中阶段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灵活处理,以避免盲人学生在某方面智能的不足,而注重发挥盲人学生的优势智能。

(五)课程管理和保障

1.成立盲人高中课程组织机构,制定相关制度

我校对盲人高中的课程设计非常重视,在市教委教研室的领导下,我校专门成立盲人高中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牵头,教导处负责盲人高中的日常教学工作,各科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负责,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

2.加强教师培训,引进高质量人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另一方面外出参观考察,吸取普通学校和兄弟盲校的宝贵经验。几年来,教师们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多种媒体综合运用法、多重感官刺激法、分类分层教学法、课内外实践活动结合法。

3.创造良好的硬件设备,为实施课程标准打下基础

为了办好盲人高中,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硬件设备,学校配备了数理化生等学科实验室,添置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备,开通了校园网,配置了盲人软件,对盲人高中学生进行视觉缺陷补偿。我们还将所有明眼教材全部打成盲文,并把许多练习册也打成盲文,供学生使用。

4.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盲人高中的支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在这方面,学校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解决学生的学费问题。二是解决课题的论证问题。三是解决学生的毕业深造的问题。

(六)课程的评价

我校确立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在评价过程中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次邀请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专家、教研员、上海市考试院的专家和长宁区教育学院各学科专家、教研员对盲人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进行论证、评估,到上海师范大学听取盲人大学生对课程标准的意见,还专门赴青岛盲校听取他们对我校盲人高中课程标准的意见,并上门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请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现场评价。

三、主要研究成果

形成了适应盲人高中教育、教学发展的课程设计理念

我们已形成了“以盲高中生的发展为本,关注盲高中生的生命价值和终身发展,适合盲人高中生身心特点,促进盲人高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盲高中生接受高等教育和回归社会生活主流做准备”的课程设计理念。

制定了一套比较科学、切合盲高中生实际的《盲高中学科课程标准》

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和专家的反复论证,我校制定的盲人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目标定位适度、结构设置合理、内容选择得当。

推动了盲人高中教育的发展

四年来我校招收了两届共12名盲人高中生,其中9 名升入上海师范大学进一步深造。虽然人数不多,但社会影响巨大,2002年我校的三名盲人学生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第一批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盲人高中毕业生,在上海和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校盲人高中教育取得的成绩实现了我校、也是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盲人教育的一个新的突破,体现了我国对盲人和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参考文献(略)

课题组成员:袁进兴、应伟忠、吕洪波、董莉、胡进、涂传法、楮英、朱敏、方雪娟、乐洁华、何玲、王琳、罗英、周芳等

 

本课题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作者单位:上海市盲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