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促进学前自闭症幼儿社会化发展
发布日期:2019-02-19   作者:特教研究所   

卢湾区辅读学校  肖萌

人,是在社会生活的彼此交往中学习语言、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人际交往经验的。这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闭症儿童心灵上自我封闭,行为和情感上远离社会人群。这严重地妨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为促进这些儿童的社会化,必须积极发展他们的语言,引导他们融入社会生活。为此我校学前部专门设置了自闭症儿童游戏训练课,建立了普特融合制度——定期组织自闭症儿童与海粟幼儿园小朋友的互访,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考察及春秋游活动等,尽量为他们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与伙伴交往提供机会和空间。

一、游戏训练,增强参与意识

游戏训练课旨在组织自闭症儿童参加集体活动,使之习得行为规范,学习与人相处、进行交往的能力。如集体游戏“走圆圈”,二位老师双手分别牵着两个自闭症小朋友的手,与班内其他小伙伴围成一个大圆圈,大家先向圆心走成一个小圆圈,再后退离开圆心走成一个大圆圈,要求踏着节拍边走边唱歌或说儿歌;还有在早晨全校的体育大锻炼、学前班的律动系列操等,可以训练儿童的动作协调、听从指令和集体意识等。刚开始,自闭症儿童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老师们拽拉着,走得既费劲又不整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们慢慢地适应了这种边走、边唱、边说的集体游戏,活动变得自然而轻松多了。就这样,歌声伴随着动作,儿童体验到了节奏和韵律之美。他们身心的和谐和舒展以及灿烂的笑容,为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在户外活动玩“滑滑梯”时,要求他们依次登上滑梯,按顺序滑下,使之逐步领悟到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告诉他们前面和后面小朋友的名字,因为相互认识是交往的前提。

组织自闭症儿童参与到集体游戏中,虽然是一件十分艰辛的教育训练工作,但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儿童走出了自闭,融入到了集体之中。

二、普特融合活动,体验同龄儿童生活

为使自闭症儿童真真实实地融入社会生活,体验同龄伙伴的学习、游戏和活动,进而能与之沟通,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下,卢湾辅读学前部与海粟幼儿园签订了融合活动的协议书:老师们定期组织学前班的儿童(包括自闭症)去海粟幼儿园参观、学习和游玩,实地观看他们小朋友的上课和课外活动,以便培养自闭症儿童适应新环境、与新伙伴的互动能力。比如,带自闭症儿童坐到教室里看小朋友上课。他们的目光显得游移不定、拘束不安,一副恍恍惚惚的模样。让他们看看老师上课时,小朋友要起立问好,讲课时大家注意听讲,发言要先举手,回答老师提问要站起来……这一切对孩子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他们显得迷迷惘惘、懵懵懂懂;随着听课次数的增多,他们渐渐地适应了课堂的环境和氛围,意识到课堂上师生如何互动,对课堂学习的懵懂和迷惘也似乎化解了几分,心理上也不再畏缩不前。

除了听课外,还让自闭症儿童与小朋友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虽然是被小朋友们带着玩这玩那,但随着伙伴们一起奔跑、跳跃、相互追逐的欢乐情绪还是感染了他们的心灵,使之跃跃欲试,萌生出参与的欲望。这欲望就是自闭症儿童日后较自觉参与集体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

学校也定期请海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校参观游玩。先让他们参观校园,观看自闭症儿童的专业训练课。然后在视听室看动画片,在大型组合玩具上攀登、钻圈和坐滑梯,或一起在室外玩沙、戏水、采摘等活动。这样的互访、交流,参与彼此的学习、训练和活动,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实践活动,也会使正常儿童扩展视野,丰富心灵,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在语言和交往上有困难、需要关爱的特殊小伙伴。这有助于他们从小形成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触摸多姿多彩的世界,还是去领略同龄人生动、有趣的学习生活,都对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融入社会生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三、亲近大自然,学习接触社会

每年的春、秋游活动,以及班级组织的社会考察(主要是各大公园、博物馆等地方)活动,老师都要求自闭症儿童积极参加,以便利用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来开阔儿童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之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激活儿童大脑的兴奋性、开启他们自闭的心灵大有裨益。

双休日,请家长多带儿童去农贸市场、超市购物。因为在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里,可以认识各种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粮食、油料、水产等,听到讨价还价声,看人们的钱物交易。看的听的次数多了,就可让儿童自己尝试着去购物。这时就告诉儿童:购物前要先称呼人,再表达自己的要求,如说阿姨(或叫叔叔)我要买苹果,付钱后拿到了苹果要说谢谢。在超市里,也可以让他们亲自去选购爱吃的食品或喜欢的衣服,并学习如何付款。给儿童选择权,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与人交往的技能。这些实践活动对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化无疑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

四、创设情境,巩固交往技能

学校里的老师利用一切机会,为自闭症儿童创设交往,互动的空间。如每天早上来校(下午放学)时,在校门口执勤的老师会主动与他们问好:“ΧΧ同学早(再见)!”要求自闭症儿童主动回应“ΧΧ老师早(再见)!”进入校园内,也要求儿童见着其他的老师或同伴,能打招呼问好。连连的问候声,相互间的道好,为自闭症儿童营造了一个充满着温馨、自由与和谐的环境。

由于学龄前的自闭症儿童的种种怪异表现,家长也很少带他们外出或做客,他们就缺乏与同年龄孩子及成人的交流,其社会性发展就比较迟缓。儿童礼貌待人的行为规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要经常为他们提供“教育情境”,让他们不断地练习、巩固礼貌待人的行为。这对幼儿思想品德、学识能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不断积累经验,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逐步提高。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迎世博——学做文明小客人”的主题活动。通过“做客”活动,让自闭症儿童感受接待客人的过程,学习礼貌用语及待客礼节。在与伙伴们一起玩耍的过程中,自闭症儿童渐渐地接纳别人,会拿糖果给人吃,拿玩具给人玩,其互动交往能力得到改善,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又迈出可喜的一步。

综上所述,自闭症儿童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课内与课外、自然与社会、校内与校外的情境中,全方位多层次地与大自然实际接触、与社会交流沟通,从而不仅学到社会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经验,也更体验到其中的欢欣和愉悦。他们对社会不再陌生,对同龄人不再疏远,对人际交往不再逃避。这就意味着我们为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化所作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令人欣慰、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