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程实践
发布日期:2019-03-04   作者:特教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 梁蔼益

一、问题与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融合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障碍程度严重、障碍类型多样化、多重残疾儿童增多。教育对象的变化,使得现有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单一领域的康复训练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二,康复课程与一般性课程有效衔接的问题。

2016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其中,《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训练课程标准》(下称《康复训练课程标准》),对康复训练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为一线教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二、课程标准核心内容与理念

康复训练课程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康复需求而设置的选择性课程。课标提出特殊学校康复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它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遵循“以学生为本”“个别化教育”“全方位支持”三大理念。《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规定了康复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主要内容,明确了不同类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评价和实施建议。

三、解读课标,更新理念

自《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校进行了多维度的课标学习与解读,有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教师参与的专题培训、全校范围课标的共同研读、教研组范围的细化课标学习等。

在学校层面,学校根据《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及《康复训练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合理的课程计划,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并依据学生的个性化康复需求设定弹性课时。

在教师层面,教师根据课标,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育评价、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灵活地实施教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康复治疗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借鉴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专业技术,开展康复训练。

四、康复训练课程的实施

在充分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校坚持以《康复训练课程标准》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对康复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康复评估与安置、教学目标及内容、康复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课程设置

《康复训练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康复训练课程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康复需求而设置的选择性课程,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它又与其他课程之间有一定的交集。因此,康复课程的设置过程有较大的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起点,与其实际发展水平相连接,让课程去适应学生。

依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分为了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大部分。以一年级为例(见表1),我校选取康复训练与校本课程构成选择性课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障碍程度重,各方面的能力水平较弱,将康复训练课程作为选择性课程的主体,包括沟通与交往训练、动作训练、感知觉训练、情绪与行为干预;此外,校本课程主要为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除了个别化的康复训练课程外还设置了四大领域的集体康复课。

表1 一年级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表(周)

单位:节

课程

周课时数

年级 一般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

康复训练 校本

生活语文 生活数学 生活适应 劳动技能 唱游与

律动 绘画与

手工 运动与

保健 沟通与

交往 动作 感知觉 情绪

行为 实践

一年级 4 3 3 1 3 3 3 1 2 4 1 2

(二)学生的评估与安置

《康复训练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强调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满足其个性化康复需求。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为学生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我校依据《康复训练课程标准》编写的康复训练课程四大领域的筛查表,可以简单快速地评估学生在动作、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四个领域大致所处的能力水平,为他们的康复训练和教育安置提供参考。

若学生在某领域的能力水平全部通过,则不需要进行该领域的康复训练。若学生在某领域所处的能力水平为L1、L2、L3,就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优先考虑能力水平L1的训练,其次是L2、L3的训练。综合学生四大领域的能力,确定学生需要单一领域的康复训练还是多领域的综合康复训练,并对学生是需要加强个别化教学,还是能适应小组教学做出初步的判断和建议。

(三)教学的实施

1. 教学目标的制订

课程目标分为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分目标。总目标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学生各方面的功能,为学生适应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以及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分目标则包括动作、感知觉、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四个子目标。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校教师在《康复训练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分目标进行解构,再在具体的康复训练情境中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将分目标和康复训练计划中的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进行有机结合,根据不同障碍类型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不同的康复训练目标,以适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

同时,依据《康复训练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康复课程作为选择性课程,是为其他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着重考虑通过康复课程的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并可逐步参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某学生在书写上有困难,则在个别化的动作训练中着重训练该项目,使其能够通过补偿训练,更好地融入其他课程的学习。

2. 教学内容的选取

《康复训练课程标准》根据总目标、分目标构建,分为动作训练、感知觉训练、沟通与交往训练、情绪与行为训练四大模块。动作训练包括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训练;感知觉训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与本体觉;沟通与交往训练包括言语准备、前沟通技能、非语言沟通、口语沟通;情绪与行为训练包括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调节、行为管理。我校教师通过课程标准的框架,分别对四大领域的内容进行条目的细化,形成教学内容的主体,以“听话”为例,详见表2。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2. 听话 2.1能对各种听觉刺激有反应 2.1.1 能注意聆听自然界中的声音

2.1.2 能注意聆听日常生活中特定的声音

2.2.3 能注意聆听警示的声音

2.2能追踪声源 2.2.1 能眼神注视声音源方向

2.2.2 能注视说话对象

2.2.3 能注视说话场景

2.3能辨别不同声音 2.3.1 能在聆听的过程中,以眼神做出回应

2.3.2 能在聆听的过程中,以表情做出回应

2.3.3 能在聆听的过程中,以肢体动作做出回应

2.4能对相同的声音再次出现时做出相似的反应 2.4.1 能对特定声音做出眼神反应

2.4.2 能对特定声音做出肢体反应

表2 分目标与内容

《康复训练课程标准》提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动作、感知觉、沟通等功能障碍,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方案。因此,我校在康复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同于其他学科类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不分等级,不分年段,将教学内容贯穿于康复教育全过程,力争做到教学内容个性化、弹性化。

3. 教学策略的运用

(1)满足需求,拓展教学资源

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倡导《康复训练课程标准》的理念,全方位拓展课程资源,我校逐步将康复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结合。

如在实施动作领域的康复课程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更多地结合学校、医院、家庭、社区等多方资源,为学生康复提供多方的支持。与复旦儿科医院康复科合作,专业康复治疗师定期为学生进行评估、训练指导;与学生家庭联合,为家庭康复提供教辅具,提出家庭康复环境改造建议,设计家庭康复任务单;与社区联合,充分利用社区无障碍资源,特殊医疗资源,为学生提供社区活动的便利条件。

除了通过四大模块为核心的康复训练课程,还将康复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结合。如沟通与交往训练与语文学科相结合,以语文内容为载体训练沟通与交往的技巧。又如,动作训练与《运动与保健》相结合,以运动教学内容为载体训练动作技能。除此以外,康复课程也与其他隐性课程融合,如与校本课程中传统文化实践等活动相结合,渗透感知觉、情绪与行为等各种康复目标。

(2)针对差异,个性化教育服务

《康复课程标准》要求在个别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基于评估,对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做出科学的诊断,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心理生理年龄及认知水平,适时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个性化支持的课程,充分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活。

每位学生的障碍类型以及程度不一,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在我校每位特殊学生都能享受个别化的教育服务,每位学生都有专属的个别化训练计划。相同训练领域,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即使相同的训练内容也因会学生程度不一,而运用不同的支持策略。

以下是一名学生个别化言语与沟通领域的个性化支持性教育课例。通过测评,该学生圆唇交替、唇齿接触均不能完成,韵母/u/有模仿发音意识,但不能正确发音。因此本课的训练内容为触觉感知、圆唇运动。单纯的构音练习非常枯燥,教师为此设计了各种活动,运用多种支持性策略。在引入课题的过程中完成学生的前测;用协助指压法进行肌肉的被动活动。在练习圆唇部分利用吸管喝水、运吸管、吹卷卷龙和亲一亲的小游戏进行练习。在发音部分,利用压舌板进行构音运动、唱音练习,利用镜子等辅助器材进行构音语音练习。最后在iPad游戏中完成后测,检验本次训练效果。

(3)持续发展,突显环境生态性

在《康复训练课程标准》全方位支持的理念下,我校注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要,针对其身心障碍导致的功能受限,提供全方位的自然支持和专业支持,包括提供辅具和环境改造等,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补偿学生缺陷,改善其身心障碍状况,提升其活动和参与能力。

教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开展,最终回归生活。如在进行“能在不同情境下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训练时,首先对学生进行情绪绘本的导读,建立正确行为模式,当学生达到稳定情况后,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运用所学的技能。教师先是分析学生所处环境中的障碍,寻找适当的环境支持及尽力消除令学生不适的环境,利用生态系统的个别化支持,从家庭、社区到学校,从教育到医学、心理、社会等各专业都提供相关的支持与服务。在学生日常生活领域(家庭、学校、社区环境)中依次进行该项目的练习。教学立足于真实生活环境,教会学生学会适当表达情绪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4. 教学的评价体系

采用“评估—训练—再评估”的程序。学期初教师利用评估工具“评估”学生的现有水平,并制订康复训练方案;依据方案开展针对性的“训练”,通过阶段性检测,在训练中适时调整目标和内容;学期末对训练效果进行全面的“再评估”,进而制订后续的康复训练方案。

评价系统专业化,如前期评估就包括筛选性评估、模块评估;过程性评估分为分项目评估和动态评估;终结性评估则有模块评估以及筛选性评估。

评价方式趋向多元化,除了以往较为单一的量表化评价外,我校正逐步完善评价系统,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评价时引入多方人员,包括教师、专业人员、家长甚至学生本人等。评价方式有日常观察、客观记录,也有通过访谈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

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康复训练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反馈,基于课标的教学给了教师方向感,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学生得到了更加专业化、个别化的支持性服务。与此同时,在康复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康复训练课程与其他课程,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则有待进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