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推荐之二:上海市第四聋校心理辅导课《面对挫折,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9-03-31   作者:特教研究所   

由上海市第四聋校推荐的,岑琦老师执教的心理辅导课《面对挫折,怎么办?》,该课曾获得2008年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特殊教育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一等奖。残障学生有哪些心理障碍?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施教?围绕岑琦老师的这节课,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岑琦)

挫折是指人们在受到阻碍和干扰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我们的聋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呵护、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成长的路途还是比较平静的。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练,缺乏面对挫折的经历。因此,有必要给他们上“面对挫折,怎么办?”的教育课。为了便于聋生理解,我采用游戏体验,并通过名人事例、身边的事例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对如何应对挫折有所感悟,初步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心态。

 

教学反思(岑琦)

这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始终较高,发言积极,让我感受颇深:

(一)注意从学生的切身感受中让学生领悟

要让聋生有话可“说”,就要根据聋生的特点,从他们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情境出发,选择具有普遍性的话题或情境,这样聋生的参与面才会广,人人都觉得有话说。如从学生遇到的具体的挫折事例出发来导出“挫折”的含义,就比较自然,而且便于聋生理解含义,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游戏活动与事例感悟的结合,事例感悟与自身实际的结合

游戏为每个参与的学生提供了体验的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经验、获得感受,教师根据聋生实际,帮助他们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中搭建桥梁,即借助聋生已学过的文本,帮助聋生在理性基础上去体验、感悟。运用聋生已有的文本经验或者聋生感兴趣的、熟悉的、便于理解的材料,这样能引发聋生持续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因为他们感到材料熟悉,易理解,于是就愿意参与,觉得有话可说,有建议可提,他们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起来,这样也更有利于聋生将课堂学习内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三)运用板书加以提炼

在聋生体会、感悟基础上,教师及时加以提炼、出示板书,能进一步帮助聋生巩固理解,同时也加强了聋生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及提高对文本、事例的领悟力。

(四)加强对学生应对挫折的具体方法的引导

最后让学生针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挫折,想应对挫折的方法。聋生感到交流的是自己的事,有话可说。课堂中学生反馈较积极,比以往爱说。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我没有为两组交流的结果作点评,只是让学生交流一下就结束了,实际是针对两种不同的挫折,两组学生的回答不同,一组更偏重于具体的应对方法,而另一组则偏重于情绪上的激励。教师应加以引导,更有助于聋生对具体的应对方法的学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