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四十年 持真守拙谱新篇
发布日期:2019-10-11   作者:特教研究所   

蔡蓓瑛

转眼又到金桂飘香、果实累累的秋季,不知不觉中,上海的智障教育已走过了四十个年头。19792月,上海市第二聋哑学校附设辅读班正式开办,拉开了我国及上海智障教育的帷幕。随后几年间,各区县纷纷建立辅读班与辅读学校,开展智力障碍儿童的学校教育。回首初办的那些岁月,几间略显破旧的教室,几位两鬓已染白发的教师,面对一批理解力、记忆力明显落后的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用普通学校教材,降低要求教、小步子、多循环,让这些学生最后能小学毕业、初中毕业、走向社会。1997年,本市全面推开随班就读后,大量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进入普通学校,辅读学校的教学对象转变为以中、重度智力障碍为主并伴随自闭症、脑瘫等障碍的学生。不同的安置方式、不同残疾类别与程度的学生,智障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专业化。一批批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在这四十年中艰辛探索、孜孜以求、默默奉献,怀着呵护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初心,寻求着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20世纪末,知识经济时代掀起的广泛而深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汹涌而来,上海的各所辅读学校回应时代召唤,进行积极探索,如卢湾辅读开展了智障学生“生存教育”的课程研究,以“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社区”等8个主题为线索编写了《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生活》成套教材,出版并推广至本市与外省市培智学校,成为这一阶段智障学生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长宁区辅读学校以生活化教育思想为导向编写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学科的教师教学用书,还有的学校探索了综合主题教育、智障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言语与运动康复训练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进入21世纪之后,上海市对辅读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了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基础性、发展性、补偿性三类课程,丰富多元的课程结构满足了智障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辅读学校的课堂在遵循“小步子、多循环”的基础上,越来越强调“真实情境”“现场体验”,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走进家庭、走入校园、走向社区,以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为导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进下,上海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工作理解与开展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21世纪之后,本市各区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包括行政管理力度的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专职资源教师配备等,为随班就读学生在学校的全方位融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随班就读学生的主要群体为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在普通教育课程框架内,以科学评估为基础,合理调整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评价要求,探索适合这些学生认知与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这是近十年来本市特殊教育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也是需要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共同携手谱写的新篇章。

而今,我们已迈入信息社会,全球教育发展已被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现在的教育,同时也在塑造未来的教育。如果说语音输入、盲文输入配套软件、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为各类残障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持,那么,我们有理由期待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带给我们基于网络环境更开放的教育前景,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对残障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更有力量的支持!

(作者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殊教育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