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区域机制建设 提升医教结合内涵
发布日期:2019-02-06   作者:特教研究所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虹口教育人的教育理想,“每一个学生”中有身心健康的孩子,也有各类残障、需要给予更多关爱的孩子。虹口区作为市医教结合项目的实验区之一,在市教委的引领下,我们以“让每一位残疾儿童少年各学段全程享有教育、康复与保健服务”为总目标开展了医教结合的探索,下面我从“完善运行机制”和“加强实践研究”两个维度与大家交流我们的思考与实践。

一、完善医教结合运行机制

医教结合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对专业性和交互性的要求很高。我们将加强区域的顶层设计、协作和保障作为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第一步。

(一)加强顶层设计

在首轮《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区教育局和卫生局共同制订并颁发了《虹口区教育局 虹口区卫生局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通知》(虹教〔2011102号),制定了《虹口区特殊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医教结合工作的实施方案》,基本架构了区域医教结合运行机制。2015年初,我区以《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为引领,研究制定了《虹口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继续将医教结合作为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举措,使医教结合成为助推特殊教育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此外,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多次开展研讨,基于本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实际,以满足区域残障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为出发点,从“建立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建设专业化的指导医生和专职教师队伍”“架构医教结合专业服务体系”等维度进行了整体性思考和规划,为我区持续推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指明方面。教育局、卫生局将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纳入每年的工作计划,整体部署,合理推进。

(二)建立协作机制

教育局主动牵头,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了医教结合的协作工作机制。首先,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教育局、卫生局由局长牵头,每年签订《区医教结合工作协议》,并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和特教机构的人员,通过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工作要点,研究医教结合重难点,制订切实有效的措施。其次,建立了学校和医院的对接机制,每学年初我们根据基层学校残障学生的康复需求,向卫生局提出指导医生的配备意向,卫生局统筹医生资源,通过“一校一医”“一校多医”“多校一医”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康复需求”和“医生的专业特长”间的有效对接。此外,还建立了指导医生协作管理机制,对指导医生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将医教结合服务纳入指导医生的日常工作,形成了两局协作的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学期中,由学校和家长对指导医生进行工作记录和满意度评价。学期末,教育局将情况反馈给卫生局,卫生局以此为依据,根据“绩效考核指标”,对指导医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三)提供支持保障

我们着力从“人员、制度、经费”三个维度为医教结合提供支持保障。在人员保障方面,我们积极落实市教委《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经费配备的意见》精神,颁发了文件《虹口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普通学校特教专职教师配备的通知》(虹教〔201387号),对“学校定编政策、周任课时数、教师福利待遇”等作了明确的规定。目前已组建了一支40人的普通学校专职特教教师队伍,有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均配备了特教专职教师,满足了普通学校的特教师资需求。在制度保障方面,我们调整原有的《虹口区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工作评价表》内容,增加与细化医教结合专项评价指标,还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督导、小学飞行调研和学年办学绩效评估。在经费保障方面,教育局设立了指导医生专项工作津贴、、特教机构专项绩效奖励、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奖励三个类别的专项经费,提高基层学校参与医教结合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医教结合实践研究

在新一轮的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注重以特殊儿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医教结合内涵提升为目标,开展实践研究。

(一)加强特教中心队伍建设和职能发挥

我区为特教中心提供相对独立的办公场地,增加事业编制20名,目前已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特教中心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成为我区开展医教结合工作的中坚力量。特教中心以“医学与教育双评估机制建设”“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教师实务培训”“特殊教育咨询服务”“规范化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与实施”等工作为重要抓手,将医学与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为基层学校开展医教结合工作,全程提供“支架式”服务,并通过“嵌入法”把中心的管理、指导、服务与研究等各种职能有机融合各个工作项目之中,在区域医教结合工作推进过程中,积极发挥核心作用。

(二)加强不同安置形式下的医教结合实践

为了使不同残障类型的学生能够享受针对性的教育康复服务,我们结合不同安置形式的工作实际,各有侧重,开展医教结合的实践研究。

1. 学前特教探索“游戏化教育康复训练方法”。曲阳二幼特教班以“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幼儿医教结合康复的途径与方法”为切入口,医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设计,在“语言”“情绪与行为”“认知能力”等方面,形成了图文配对法、眼耳协同法、游戏吹气法等13种生动的训练方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有效的康复训练。

2.密云学校聚焦“医教结合康复训练课程建设”。学校针对学生的语言、运动、心理、认知等障碍,将“补偿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为医教结合工作的着力点,与指导医生合作开发了肢体康复训练、多感官康复训练等六门个训课程,并不断优化课程的实施方式,初步实现了教育和康复的有机结合。

3. 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教学有效性研究”。我们以“随班就读教学有效性项目研究”“医学与教育双评估机制研究”为抓手,联动实验校,充分利用评估信息,在“制订适切的教育康复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康复内容和方法”“提供个性化教辅具与环境支持”“设计针对性的个训课程”等方面积极探索。如凉城四小通过“随班就读多重障碍学生个性化课程实施的案例研究”,形成了“学科教学,多维调整”“运动康复,多方合作”等有效策略,积累了为普校残障学生实施有效的个别化教育的案例。

4)送教上门研究“基于ICF的教育康复案例”。我们组建了一支由学校、医疗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工作团队,基于ICF理念,为重度肢残学生提供医教结合送教上门服务,从“医学康复”“教育教学”“社会适应”三个维度开展针对性的送教、送康复服务,保障了重度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也为这些孩子的家庭带去了政府、社会的关爱。

医教结合,任重道远,为残疾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服务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教育局的责任所在。虹口教育将一如既往以《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完成《虹口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既定目标和任务,打造一支符合医教结合需要的教师、医生队伍,齐心协力,深化实践,使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机制支撑更完善,管理指导更到位,工作内涵更丰富,为每一个残障孩子提供更科学有效的个别化教育与康复服务,整体提升虹口特教的教育教学和康复水平。